廖 娟
(福建省邵武市水北幼兒園 福建 邵武 354000)
。戶外游戲是幼兒戶外游戲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主游戲",不是指教師就放開手讓孩子"瞎玩"。教師在游戲中對幼兒游戲的推進和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對身心健康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教師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如何組織、指導孩子進行戶外自主游戲進行了較深入的探討。
1.1 戶外自主游戲內容的選擇
1.1.1 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設置游戲內容時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要在幼兒的現有游戲水平之上在提高一些難度,體現最近發展區的原則。例如,在戶外玩水區的活動中,在設定游戲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大班的幼兒可以開展"水的守恒"、"如何過濾清水"等科學性操作性較強的活動;中班的幼兒可以開展"物體的沉浮"等活動。而上述幾個活動如果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那就比較難了。
1.1.2 游戲應充滿趣味性與挑戰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游戲過程中增加挑戰性可以增強幼兒游戲的興趣,讓幼兒對游戲始終充滿興趣。例如在戶外自主活動"小小野戰兵"中,孩子們對于解放軍叔叔都充滿了敬佩,經常模仿解放軍叔叔踏步走、打仗等行為。針對孩子的興趣,我們開展了"小小野戰兵"的游戲,讓孩子在游戲可以扮演自己喜歡解放軍,學習踏步走、攀爬、投彈等技能。還以在游戲中增加游戲角色如:軍醫、護士、炊事員等角色來豐富游戲內容提高了幼兒的游戲水平。
1.2 戶外自主游戲的組織
1.2.1 讓孩子有自主權。"自主游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體現"自主"。教師在組織幼兒游戲時通過為幼兒提供游戲的環境、游戲時需要的材料等,同時鼓勵幼兒自己決定怎么玩,和誰玩。教師在游戲的過程中是扮演著和孩子們相對平等的角色,或者還可以扮演與孩子的共同游戲者等,但不能強制要求孩子一定要按自己的要求來進行游戲。
1.2.2 在游戲中發揮孩子的創造力。在游戲的過程中在為孩子提供各種所需要的物質材料的基礎上也要積極豐富孩子的知識經驗。在游戲中,教師要鼓勵孩子在自主選擇游戲后更好的與游戲當中的角色、情景相互動,使得幼兒的游戲中創造的欲望得到滿足。教師對幼兒在游戲過程進行觀察,在不影響幼兒的游戲的情況下進行一些必要的指導。
2.1 游戲前的指導
2.1.1 游戲環境的選擇。幼兒在自主選擇游戲時由于經驗有限,在投放游戲材料的時候會有些不合適的地方。例如,在運動區的材料擺設上,由于運用區的游戲涉及到攀爬、跳躍、跨等動作,擺設材料時就應該引導幼兒在地面平整、寬闊的地方進行游戲。像操場、寬跑道比較合適,而比較不平的草地就不合適。
2.1.2 熟悉游戲場地和內容。在戶外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場地特點劃分合適的游戲地點。在自主游戲開始的初期,教師應當和孩子共同熟悉整個校園場地的分布。讓幼兒了解每個戶外區域的游戲內容,幼兒才能在選擇游戲時更符合自己的需要。
2.2 游戲過程的指導
2.2.1 觀察游戲,發現問題。教師在游戲中要及時關注幼兒的游戲情況,利于教師了解幼兒在游戲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及時的調整游戲和提供材料,使得幼兒的游戲得以順利進行下去。例如,在戶外涂鴉區活動中教師觀察到孩子在洗畫筆、取清水調和顏料的時候都在一個桶里進行,如果桶里的水先被清洗畫筆的孩子用過了后面調和顏料的孩子就用不了,因為這件事情孩子們發生了爭執。教師觀察到這一現象適當的增加了一些橡皮泥的小拎桶給孩子們,孩子們用這些小桶到大桶里去取水,自己的小桶自己用,誰也不不會妨礙誰了。
2.2.2 妥善解決游戲中遇到的問題。雖然經歷失敗的過程可以給孩子累計經驗為下次的游戲打下基礎,但是在這過程中孩子的情緒是比較壓抑的,在游戲中的積極性情感沒有良好的發展。在游戲中,教師發下幼兒幼兒的游戲遇到困難,剛開始可以鼓勵孩子換個方式繼續探索嘗試,如果還是沒有結果,幼兒已經表現出心灰意冷的情緒的時候教師就要適時的介入孩子的游戲,在與幼兒的游戲中引導幼兒完成游戲。
幼兒的游戲往往是現實社會的縮影。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是時候要注意對幼兒正面的知識經驗進行引導,減少對幼兒的負面影響。例如,在"野戰區"的游戲中,受傷的戰士送到了野戰醫院進行搶救,"醫生"在搶救后宣布"死亡",這時候有的孩子就提出要把"死亡"的戰士埋了,另一個孩子不同意,表示他們家有人去世都要先做一些法事念經,于是大伙開始有的哭有的模仿和尚念經超度"死去"的戰士。面對幼兒的消極游戲,教師可以采用交叉式介入發介入到幼兒的游戲中去,假裝醫生再聽一聽他的胸口說:"還有心跳,趕緊搶救"并組織幼兒一同為傷員搶救,將消極內容轉化為積極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