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羽杰

專家支持∣趙勇(重慶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劉彪(伊利集團奶粉事業部,技術研發部總監);蘇紅文(伊利集團奶粉事業部,技術研發部醫學總監)
嬰幼兒便秘、腹瀉是常見的消化道問題。分析寶寶便秘、腹瀉的原因時,到底有多少真正的關鍵因素被遺漏?這些問題很難解答,而在醫學與各種其他學科的融合中,未來也許我們能找到一些更精確的答案。
腹瀉、便秘發生的差異性
遺傳背景的差異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我們遺傳物質DNA上的某些特殊點的位置與某些疾病的易感性有關,比如,牛奶蛋白過敏的易感性。另外,最新研究指出,功能性便秘發病年齡越小的患兒,遺傳因素對其意義越大,其父母至少一方有便秘癥狀的情況更多。
環境的差異
有研究顯示,居家環境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社會經濟狀態、社會文化背景甚至家庭文化的差異、家中有幾個孩子等都會影響到便秘、腹瀉的發生率以及家長的處理態度、實際防治策略行動及其最終效果。
孩子生長發育的個體差異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生長規律和發育速度,會出現出乎意料的便便特殊情況。這時候要積極借助醫學專家的診斷意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是片面地認為都是奶粉惹的禍。
未來:個性化解決腹瀉、便秘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工智能與各個行業融合的趨勢,未來的社會將能夠更加全面地收集到每個人、每個家庭更多的真實數據,包括各種社會、經濟、文化、生物、物理和化學等暴露因素,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行為數據,人的不同時期的各種癥狀體征,形成更為全面的大數據,醫生未來將會有更多的途徑去了解、評估和指導家長的喂養行為,并通過更直接有效的方式幫助家長糾正那些難以察覺的誤操作細節,大大減少寶寶發生便秘、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