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民華 張艷霞 莫建平
摘 要:地方應用型高校為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培養了各類實用型人才,面對汽車行業發展,尤其是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的迅速推廣導致了汽車行業人才略顯不足,使得汽車類專業在地方應用型高校的開設較為普遍,并且其開設率有增長的趨勢,但是相應專業人才的培養卻面臨著一些問題,主要存在掌握知識結構不合理、實踐能力較差、視野不夠開闊等問題。通過分析地方應用型高校汽車類專業的特點,總結其實驗教學和中存在的不足,發現及時有效地改革實驗教學手段、變換實驗教學內容、更新教學評價方法是提高學生實驗水平的有效途徑,能夠有效提高和發揮學生能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 汽車專業 教學改革 實驗教學
Research 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of Automobile Majors in Local Applied Universities
Lan Minhua Zhang Yanxia Mo Jianping
Abstract: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cultivate all kinds of practical talents for the local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auto industry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es requires more and more car industry talent, and makes the specialized car clas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s relatively common, and the opening rate of the car class tends to increase. However, the training of corresponding professionals is faced with some problems, such as unreasonable knowledge structure, poor practical ability and not enough open vis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l applied university majoring in auto,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insufficiency in its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finds effective means to reform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in tim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update of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 ar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tudents' experime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and exert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and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automobile major,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al teaching
1 前言
汽車是現代人們生活出行的必備品,汽車行業的“新四化”導致對口人才極為短缺,地方應用型高校普遍開設了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服務與營銷等專業或專業方向[1-2]。然而現代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汽車類專業涉及多個學科和理論,對理論和實驗教學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伴隨著“1+X”證書制度的實施,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很難適應現代汽車行業對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4]。面對復雜的人才需求,地方應用型高校在對口人才培養上存在著不足,改革汽車類專業實驗教學迫在眉睫,其目的旨在更好的培養和鍛煉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訓練提高其實踐技能,培養學生在實驗中的主動性和激發其創新意識。
2 地方應用型高校汽車類專業情況
地方應用型高校汽車類專業的就業方向主要分為汽車制造、汽車維保營銷服務、汽車電子技術等幾個方向。汽車制造和汽車維保營銷服務以傳統技術為主,因此其理論和實驗教學內容都比較成熟[5]。汽車電子技術方向來源于現代汽車技術,現在已經成為一門新的專業發展方向,尤其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大力發展,涉及的領域更為廣闊深邃。專業主要涉及機械、電子、液壓、控制、微機、信息、金融、保險、交通和傳感器技術等領域,要求學生專業對課程理論和理解能力特別強,對理論和實驗教學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2.1 汽車類專業的特點
現代汽車專業的發展不再局限于傳統機械類課程,更為強調電子與機械并重。機械類課程包括機械原理與設計、工程圖學、工程力學、汽車構造等[6]。電子類課程包括電工學、微機原理、單片機技術、汽車電控技術、汽車電器與電子設備、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傳感器、汽車空調等。此外圍繞汽車營銷保險方向還開設了汽車金融、汽車保險與營銷、汽車售后服務管理等課程。另外對于汽車營銷保險方向還開設了諸如汽車金融、汽車保險與營銷、汽車售后服務管理、汽車文化等課程[7]。
2.2 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汽車類專業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各課程的實驗是獨立的、局限的,在不同的課程之間往往開設了相像的實驗,面臨內容重復和教學深度不夠等問題。隨著汽車技術的升級,地方應用型高校的對口師資和實驗設備都較為缺乏[8]。受教師不足、實驗設備簡陋等條件的限制,實驗教學內容無法緊密聯系具體生產生活實際,無法顯現專業方向的特點,且缺乏足夠的新實驗。由于使用了大量的初級實驗教學模式,所以有很多綜合型和設計型較新的實驗,受到現狀的限制。此外,實驗教學內容陳舊,內容過于淺顯乏味,缺乏關聯性。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缺乏獨自解析問題的本領。這削弱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新思維、表達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受傳統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的限制,實驗教學無法突破課程、課時和實驗組織體系。
3 實驗教學改革研究
3.1 改革實驗教學手段
汽車類專業課程涉及多學科,理論和實驗教學內容綜合性強,要求深度更高和廣度更大,課堂中可以根據實驗開展的狀態,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合理重視現代媒體技術,可使用網絡課堂等加強對學生的全方位輔導,給學生恰到好處的幫助[9]。專業的實驗教學方法應作出變換,在諸如發動機拆裝、底盤拆裝等驗證型實驗中,要求學生預習實驗報告。在設計型的實驗中,要求學生理解實驗內容和掌握規則和方法。可以開設提供一些諸如汽車常規檢車實驗、電動汽車電池管理系統常規檢查、汽車媒體設備檢測、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系統故障診斷、混合動力汽車結構等實驗。通過這樣做,鍛煉學生使其可以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和理解科學規律。
3.2 變換實驗教學內容
汽車類專業實驗內容主要有演示型實驗、驗證型實驗、綜合型實驗、設計型和研究型實驗等[5]。設計型實驗和研究型實驗是多門課程的知識組合,對提高學生的能力非常有用。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專業課程的實驗教學應與傳統的實驗教學內容有所不同[10]。由于課時和要求的不同,教學模式、內容結構、工作原理、對實驗項目的理解和掌握也有所不同。可以為汽車類專業設計了一些新的實驗,這些新實驗可以有:汽車虛擬裝配、汽車總線系統故障排除、汽車仿真駕駛、汽車儀表故障診斷、汽車能源管理系統等實驗。通過這些實驗的開設,學生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涉獵更廣的專業知識。
3.3 更新教學評價方法
要實現優良的實驗教學效果,需要教師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11]。教師只有通過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才能提高理論和實踐水平。要求教師做好備課準備工作,應盡量將測試儀器和設備保持在較好的狀態,將實驗設備的原因降到最低。對于教學評價,需要重新組織新的評價標準,不再局限于單次考核學生,可以實模式、多進程、階梯目標的考核方式[12]。在實施“1+X”證書制度過程中,配合專業教學內容和模式的改革,對學生的考核內容、考核方式相應的也進行改革。在課程考核的過程中,開展項目制的評價方式,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考核可通過項目的分配,讓學生組織合作團隊,對學生進行綜合應用水平、溝通交流才能、團隊協作程度等多方面能力進行考核。實驗成績評價結果應實時反饋給學生,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并有針對性的進行鞏固補足。
4 結語
地方應用型高校汽車類專業旨在培養汽車技術服務和經營管理方面的復合型高級技術人才。實踐證明,通過對汽車類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調整和優化,同時對實驗教學改革進行了研究和實踐,經過實施階段性的多種實驗教學改革工作,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這些實驗教學改革對其他地方應用型高校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基金項目:2020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GXGZJG2020A021)
基金項目:2020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一般A類項目《應用型本科一流專業建設研究與實踐-以汽車服務工程為例》(2020JGA350)。
參考文獻:
[1]尹新權,王珺,杜遙,等.應用技術大學汽車類專業實驗教學體系優化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03):83-85+89.
[2]蘇頻.地方工科院校汽車類專業推進課程思政路徑探析[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9,32(05):78-80.
[3]潘定海.汽車技術發展的電子化、一體化集成和智能化趨勢及其對國內發展現狀的反思和建議[J].中國集成電路,2013,22(07):47-60.
[4]柴草.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推進路徑探討[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6):4-7.
[5]屈敏,丁左武.應用型本科車輛電子專業方向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17):105-107.
[6]麻友良.機電類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2(36):242-244.
[7]李助軍,劉怡飛,張楊,等.學分制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課程設計的實踐——以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0):195-196.
[8]葉智彪,黃經元,吳炳理.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探索與研究[J].河南科技,2014(16):281-282.
[9]黃輝鍍.基于云班課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以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為例[J].知識文庫,2021(10):89-90.
[10]邱會東.高校專業課程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中國冶金教育,2008(06):31-32.
[11]孫錦,郭世榮,束勝,等.構建農業高校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運行機制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6(03):100-103.
[12]常海軍,謝娜娜,王崇均,等.基于卓越農林人才培養的食品專業實踐創新能力研究與探索——以重慶工商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J].農產品加工,2019(21):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