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妹
摘要:在開展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對語法教學的把握,有利于使學生對語言的規則進行把握,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初中英語圍繞語法教學工作開展,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語法規則和內容進行深入地學習和理解,以提升語法學習的效果,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本文立足于學生的學習興趣視角,將情景教學法與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進行緊密結合,借助于情景教學,促進初中語法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學習興趣;情景教學;語法教學
引言:
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中,語法教學一直是其中的重點與難點,初中英語教師傳授英語知識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英語交流習慣,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以促進學生學生今后向著國際化方向發展。同時,根據當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現狀來看,現有的教學內容與形式較為單一、乏味,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面對英語這門課程,多數學生在學習時往往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這樣的學習效果微乎其微,無法做到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作用。因此,在英語語法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師應用情景教學策略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基于情景開展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重要性
首先,基于情景開展初中英語語法教學能吸引學生融入課堂之中,體會語法學習的樂趣。教師通過呈現聲音、圖片、視頻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學資源,創設真實、生動的教學情景,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增強其學習體驗,增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從而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構建高效英語課堂。其次,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其學習熱情。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開始時沒有機會說話,久而久之就變得不敢說也不想說,對語法學習提不起興趣。而教學情景,尤其是學生喜歡的生活化情景、游戲情景、角色扮演情景等,能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脫離原本枯燥的語法課堂,融入情景之中享受學習過程,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最后是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提升其核心素養。在情景教學中,教師的權威被淡化,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這種情況下他們敢說、敢想、敢做,勇于嘗試、自主探索從而獲得進步。而且學生在參與各種課堂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充分挖掘自身潛力,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實現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
二、基于情景開展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加強情景創設,實現精講精練
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進行精講精練,使學生在學習和練習過程中,對初中語法知識點進行深入學習和認知,提升語法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注重將學習生活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以此來挖掘語法教學的素材和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景對語法教學內容進行滲透,拉近語法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英語語法能夠有效地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情景創設,引導學生進行口語表達,從而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并且對語法知識有效地理解和認知。同時,借助于情景創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語法想象的理解,使語法教學氛圍變得更加輕松。
(二)設計角色扮演情景,幫助學生體驗語法
為了更好地實現英語語法教學,初中教師應當深入研究教材中的語法、句子對話等內容,當學生掌柜一定的語法知識后,積極引導學生自主發揮對話交流,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實現情景再現,讓初中生充分領悟到英語語法的作用。對于各模塊中所涉及的語法內容,教師可以事先進行歸納與總結,然后在通過角色扮演的情景再現進行模擬,以便提高學生的語法應用能力。
比如教師在講解《Shopping》中的購物語法對話時,在進行角色扮演語法訓練前,應事先做好相關的基礎知識教學工作,讓初中生掌握該節相關的核心詞匯,如“mall、gift、money”等詞匯以及“buy sb sth”等詞組,另外還有掌握“I need you to carry all the bags”等句型。當同學們掌柜了一定的詞匯與句型后,教師便可在課堂上創設出相關的課堂教學角色扮演情景,讓學生通過對話交流感受其中的語法應用特點。
(三)引入生動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們無疑都是愛玩的,尤其是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與單純的聽課相比,在玩的過程中學生會自主、自愿地投入其中,而且會想盡辦法克服遇到的困難,這也是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往往更受歡迎、效果也更好的原因。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生動的游戲活動,創設一個游戲情景,讓學生邊玩邊學,既能享受學習的樂趣,又能掌握語法知識,還能滿足其多元化的學習需求。
比如,講解《What does he look like?》時,教師可以提前收集班內所有學生和任課教師的照片,然后在課堂上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4~5人,各組的水平相當。教師在講臺前的計算機上隨機選擇一張照片,每組選一名代表作為描述者,抽簽決定描述順序,而座位上的其他成員則根據描述猜測照片上是誰。學生可以用“He is a teacher.”“He is a little fat.”“He is tall and thin.”等句子描述,但不能說到具體的名字或所教科目。代表描述時,只有本組的成員可以猜,描述時間限制為10秒,猜錯后輪到下一組,最先猜出來的得十分。游戲開始后,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各組代表爭分奪秒地描述,其他成員則認真猜測,教學效果十分理想。
結論: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方式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自該教學模式發展至今,在情境創設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發展。為了更好的適應新時代下的英語教學活動,教師必須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結合初中英語教學要求,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情境學習中。總之,只有將情境教學模式與實際英語教學活動充分結合到一起,才能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席小愛.農村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開展[J].西部素質教育,2017(21):67.
[2]付愛萍.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如何巧妙創設情景[J].中學教學參考,2011(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