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妙雯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上海 20162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作為我國行動上、思想上的先進群體,其堅定的理想信念會對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直接影響,關乎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新時期,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勢頭迅速,但是在西方國家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也不容忽視,一些大學生黨員在入黨后并未嚴格要求自身,同時黨組織在基層管理方面更為關注大學生在入黨前的思想教育工作,對于其入黨后的管理與持續教育工作等缺乏重視。當前大學黨建工作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便是加強對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力度。
關于入黨的問題,不少大學生黨員認為黨員身份能夠帶來自豪感,是一種榮譽,希望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現理想抱負,學到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超過一半的人認為黨員需要從行動與思想上更高要求自身,要不斷激勵與約束自身朝前邁步,以實現自身價值。然而,仍有一部分大學生黨員認為,入黨能為今后的晉升、任職帶來便利,能夠獲得更多的求職機會,甚至少部分人覺得黨員身份是校內評獎評優的籌碼,或是認為入黨有面子。由此可見,大學生入黨動機不一,部分學生入黨存在著不良動機,功利化情況較為明顯。
在談及入黨前后的差異時,很多大學生黨員都表示成為正式黨員后逐漸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因為各高校在發展學生黨員時,流程與程序都十分嚴格:先要進行入黨申請書的遞交,在確定為積極分子后,再展開為期一年以上的培養與考察,之后確定發展成為預備黨員,最后通過一年的考察才可轉為正式黨員。因此,很多大學生都認為入黨前要求過嚴,既要在校綜合表現良好,又要成績優秀,如此才可能獲得發展機會。發展過程中的考察及學習的要求都非常高。
為了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動。但就理想信念教育而言,學習形式不夠豐富,同時實質內容缺乏。雖然時常進行組織生活與活動,有著多樣的形式,但活動的持續時間短、開展間隔長,在內容上有待深入,更多的是停留在宣傳報道方面,缺少對黨員心得及個人收獲等方面的關注。
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陣地是思政教育課,每所高校都發揮了其作用,但常常忽視了此種單向理論知識灌輸或填鴨式的教育理念,難以使當前大學生黨員的實際需要得到滿足。大學生黨員常認為當前學校所開展的思政理論課程比較枯燥,多為單一的理論知識。與此同時,還有的大學生黨員認為學校組織的理想信念教育在本質上就是社會主義理論知識,是缺乏參與性的“報告”。許多大學生黨員指出,希望能夠參與實踐,走進社會,走出校園,去接受理想信念教育,但當前實踐教育活動很少。由此可知,當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存在輕實踐、重理論的情況。
一方面,在發展黨員時,黨組織應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嚴格遵照黨員發展標準,按照黨員發展流程來發展黨員,加強對黨員發展質量關的把控。首先,學校要加強入黨前的基礎教育,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等的作用,使大學生能夠更多地了解黨,并引導其行動、思想不斷向黨組織靠攏。其次,黨組織在發展黨員的過程中,既要注重考核學生的學習成績、思想政治素質,也要通過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切實掌握學生入黨的動機,以保證所吸收的黨員均為思想純正的大學生。
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黨員考評機制。首先,學校應定期開展黨組織主題生活會與黨性知識考核,重點考核黨性修養、大學生黨員工作學習進步情況、國家時事政治、政治理論學習范圍及深度等方面。在黨組織主題生活會上,要求大學生黨員就日常行為習慣,展開黨員之間的互評與自評。要求大學生黨員向黨組織定期進行思想匯報,匯報內容要與日常生活、政治理論課程學習水平及專業學習進度密切關聯,內容要實,重點反映思想動態。其次,黨組織要著手建立合理的榮譽獎勵機制。通過定期開展的黨組織主題生活會與黨性知識考核,學校黨組織能對大學生黨員發展情況和理想信念教育的落實程度及時進行檢查、了解。而針對部分大學生黨員在各方面均表現優秀的情況,可在黨組織生活會上頒發榮譽證書,給予適當表彰。
首先,優化教育內容。當今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多集中在生活理想和職業理想上,較少關注道德理想與社會理想。對此,高校基層黨組織應在內容方面下更多功夫。比如:做好“兩課”教育,使大學生黨員能夠了解現階段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國共產黨的輝煌歷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果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等;將學生黨員在校期間出現的情感生活問題、人際交往問題、專業學習問題,以及社會上的環境問題、住房問題、就業問題等融入教育內容。在課堂上講解大學生黨員面臨的實際問題,既有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又有助于引導大學生黨員采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與觀念對問題展開分析及解決,以使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得到增強。
其次,重視教育方式的創新。高校基層黨組織應創新傳統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黨組織當前的教育及培養多為單調的口頭說教與理論講解,對大學生黨員的吸引力不強,不易使之學習積極性得以調動。因此,相關教育工作者應摒棄傳統照本宣科的形式,更多地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更形象、更生動地講解理論知識,使學生能夠展開積極討論。并且,可積極采用大學生黨員更容易接受的形式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吸引學生黨員的注意力,如借助抖音等媒介,每日發送有關理想信念教育的簡短小視頻。
高校基層黨組織在注重傳統理想信念教育陣地如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之外,還應結合新時期的時代現實和大學生的興趣特點,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積極融入新媒體元素。在運用學院官網開展工作的同時,還可借助抖音、QQ、微信、微博等媒介,發揮網絡的力量,使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更為高效地開展,并促使學生黨員更好地開展自我教育。既要利用學校網站設置思想教育專題板塊,進行最新理論學習資料的定期上傳,如最新方針政策和黨政新聞等,也要著手開通理想信念教育微信公眾號,完成大學生黨員、學院、高校三級公眾號體系的建立,互相交流與關注,討論時事熱點話題,或是推送更為豐富、更為形象、更為立體的教育內容,使學生黨員能夠結合自身喜好展開自我學習,而不只是依賴于集中教育。
一方面,著手理想信念教育活動基地的建設。學校基層黨組織可聯系學生現實需要,把實踐教育和求職體驗、社會服務、專業學習進行結合,將實踐活動作為平臺,設立“黨員志愿活動服務月”,開展一系列黨員先進示范實踐活動,如“義務支教”“義務敬老”“關愛留守學生”等。另外,為使大學生黨員能更多參與到“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中,學校要加大“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的推動力度,讓大學生黨員經過實踐鍛煉與教育培訓,持續提升自身政策理論水平、思想政治素質,使之理想信念得以堅定,自覺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另一方面,組織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實踐活動。要想提高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的教育成效,應借助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教育實踐活動。具體而言,高校基層黨組織應積極著手創新教育平臺的搭建,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不斷發動大學生黨員參與學術課題的申報,圍繞課題進行社會調查與研究,以使其自身的社會思考力與觀察力得以提升。或者借助大學生“挑戰杯”“創青春”等競賽,進一步在科技創新實踐中培養和提升大學生黨員的能力。并且,積極培育及選拔出大學生黨員中的優秀創新團隊或作品,參與省市和全國各級各類科技活動、賽事,支持與鼓勵大學生黨員勇于創新、學以致用。
雖然從整體上講,我國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總體情況較為良好,但也存在著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的因素較多,國內社會經濟的發展改革,以及當前國際形勢的錯綜復雜,都會極大地侵襲與沖擊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進而導致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面臨種種具有時代特點的新要求與新問題。為了始終保證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就需要學校定期調查和分析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情況,從中提煉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探索可行的教育對策,從而良好發揮學生黨員的“火車頭”作用,在推動學校良好發展的同時,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源泉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