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絢
(山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山東 濟南 250358)
進入新時代,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中取得了較之以往的更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更為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特別是外來風險挑戰更為復雜難解,這深刻影響著我國的國家安全。青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面對我國所面臨的日益復雜的國際形勢,高校必須加強對廣大青年特別是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教育。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展開和市場經濟的縱深推進,我國與國際社會的交流往來日益頻繁,這在促進我國走向世界舞臺中央、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的同時,也給國外的反華勢力抓住機會對我國進行滲透提供了便利,使得我國面臨的國際形勢更為復雜嚴峻。由于大學生是使用網絡等平臺的重要群體,西方對我國的滲透通過這些渠道和形式為大學生所廣泛接觸,對我國大學生的思想產生了消極的影響,甚至使其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產生了懷疑情緒。這不僅不利于大學生自身的健康發展,而且由于大學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柱力量,大學生思想的消極變化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穩步持續推進產生的阻礙作用也不容小覷。
對于這種情況,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變化新特點新趨勢,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1]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全體會議更是將國家安全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重要內容,寫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足以看出國家對加強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加強高校學生的國家安全教育,對于維護新時代我國的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為社會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面對我國當前所處的發展環境,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得以和平穩定持續推進的現實需要和重要前提。中國社會發展的這一需要,從客觀上對高校加強對學生的國家安全教育提出了要求。
高校加強對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加強對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理論等的思想文化教育,幫助學生端正其對待社會主義的態度,而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不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指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科學,對學生進行國家安全的教育培養,事實上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地充實完善自身科學理論、推動自身改革創新的主觀要求。可見,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來看,也需要加強對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教育。
大學生作為當代中國青年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推動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使命。但是由于大學生尚未真正與社會相接觸,對社會的復雜性認識不深,對西方隱蔽的文化滲透的辨識能力和警惕性也不夠,這就使得一部分大學生存在被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所左右和影響的風險。
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的核心內容在于個人利益至上。受其影響,中國一部分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及踏上工作崗位后,會不自覺地出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低、缺乏集體意識、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問題。顯然,這些問題的存在,既不利于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也不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要減少這種不利影響,就必須對大學生進行國家安全教育,增強大學生辨別和抵御西方腐朽思想的能力,使其以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學習和生活。
由于我國的國家安全教育剛剛起步,很多方面都還不夠完善,因此與取得的成就相比,新時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面臨的現實挑戰更應當得到關注。新時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主要可以從作為教育者的高校和作為受教育者的大學生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從高校角度來看,首先,我國高校的國家安全教育的完整理論體系尚未完全形成,教學內容尚顯空洞。當前高校國家安全教育并沒有專門的關于國家安全的課本、專著,關于國家安全的教學內容沒有一個準確的教學標準和評判標準,這增加了高校教師對學生進行國家安全教育的教學難度,并且由于我國的國家安全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它不僅對學生來說是一項新課程,對教師來說也是一項新事物,這就會出現教師的知識體系不能滿足國家希望達到的教學效果的問題。第二,我國高校專門的國家安全教育學科沒有形成,缺乏對國家安全教育的系統性、專業性的研究。國家安全教育應當隨著國家安全形勢的變化而與時俱進。而專門學科尚未形成的問題,不僅不利于提升教師的國家安全教學水平,不利于形成具有專業水平的高素質國家安全教育的教師隊伍,而且會使國家安全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影響我國國家安全教育自身的長期持續發展。第三,我國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的國家安全教育仍以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傳統課堂教學為主要手段,教學方式方法有待創新。大學生本身是一個思想活躍、自主意識很強的青年群體,新時代網絡信息技術的發達更是使大學生獲取國內外信息的渠道更多,眼界也更開闊。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網絡信息平臺相比,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地講授國家安全的相關理論自然難以吸引大學生的興趣,這就影響了國家安全教育的教學效果。
從大學生的角度看,我國國家安全教育面臨的挑戰主要是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較為薄弱,對國家安全教育缺乏興趣。這不僅是因為我國高校對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教育教學能力的欠缺,無法有效吸引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當前我國所處的國內外環境對大學生自身國家安全意識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使其對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認識。這是因為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縱深推進,我國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偉大成就,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和豐富程度也前所未有地得到了提高,但是我國文化領域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沒有與經濟建設一齊得到發展,甚至有的方面還存在滯后現象。在國家安全方面,這種滯后主要體現在國家安全教育的學科體系、理論體系的不完善及國家安全教育尚未普及兩個方面。與此同時,日益發達的網絡信息技術為西方資本主義對我國的文化滲透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這使得金錢至上、享樂主義等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并且以更隱蔽的形式在社會上進行傳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由于大學生主要以校園生活為主,尚未踏上社會,社會經驗的缺乏使其對這些危險缺少成熟清晰的認知,對這些危險的辨別和抵御能力不足,并且由于大學時代是青年人成長成才的關鍵階段,這更增加了這些消極思想對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和未來工作生活的負面影響,使一部分大學生更加關注個人的物質生活和享樂而忽視了國家社會的集體利益,淡化了自己肩負的、為國家做貢獻的責任意識,甚至被西方勢力所利用,做出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新時代大學生是中國青年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家的重要人才,加強對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教育是國家和人民的迫切需要。為此,必須根據新時代我國對大學生進行國家安全教育的現實困境,有針對性地采取應對策略,以提高我國加強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教學效果。
從教學內容的充實完善方面看,首先,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中與國家安全相關的理論教育。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思想,在國家安全教育中加強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的教育,有利于大學生以唯物史觀的視角理解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光輝歷史,有利于其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正確認識和對待新時代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及其實施。這對增強新時代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和使命擔當具有重要意義。第二,必須結合新時代以來我國面臨的國內外形勢對大學生進行國家安全教育。特別是要將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對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教育教學內容中,幫助大學生打牢國家安全學習的理論基礎。第三,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通過提升大學生的愛國意識,增加大學生對國家安全教育的體會。只有先讓大學生從心底里認同黨和國家的領導,才能真正使其自覺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正是增強其愛國意識的重要手段。
在國家安全教學方式的創新方面,一方面要為大學生提供更加充分的國家安全實踐技能訓練。為此,高校應當在加強對大學生在國家安全理論教育方面的教學內容的完善的同時,注重理論向實踐的轉化。例如高校應當增加對大學生入學軍訓的重視力度,盡可能地豐富大學生軍訓時的軍訓項目。另一方面,要用好網絡等新媒體,增強國家安全教育對大學生的吸引力。新時代國家安全教育既要加強對網絡平臺的監管力度,為大學生提供充滿正能量的網絡環境,也要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豐富多樣的信息資源,拓寬教育教學渠道,增強國家安全教育的趣味性,吸引大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我國高校方面在國家安全教育理論體系的不成熟問題,最重要的應對方法是推進與國家安全相關學科體系的形成和發展。[2]只有形成專門的學科體系,當前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國家安全教育的教學內容的豐富才能有實在的基礎。
要建立專門的學科體系,首先要找準國家安全學科體系的學科定位,對國家安全的具體的學術研究方向有所明確。只有明確了學術研究方向,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國家安全進行系統、全面的研究。第二,學科體系的建立與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不斷研究。因此,必須鼓勵和支持有關人才積極參與對國家安全的研究,組建專門的研究隊伍,并為其提供足夠的科研經費和良好的研究環境。這樣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國家安全教育的理論水平,有利于加快我國高校國家安全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3]第三,要推動國家安全教育的專門教材的編寫和完善。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要重視將新時代的社會現實和大學生的實際需要有機結合起來,提升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效性,還要注意借鑒其他國家進行國家安全教育的有益經驗,以進一步增強我國國家安全教育教材內容的全面性、科學性。
首先,要加強高校教師的國家安全教育。教師擔負著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職責。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國家安全教育的同時,還必須加強對教師的國家安全教育,以保證教師能夠真正領會國家安全教育內容的核心精神,從而在對學生進行國家安全教育時,能夠向學生正確傳達和解釋國家安全的相關知識。第二,要注重對高校教師正確政治意識的培養。要保證國家安全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就必須保證對大學生進行國家安全教育的教師具有正確的政治意識。為此,必須對教師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理論的培養。第三,要提高高校教師對黨中央相關政策的理解能力。隨著我國面臨的國內外形勢不斷變化,黨中央對于國家安全的相關政策也會隨之不斷完善發展。為此,就必須加強高校教師對黨中央相關政策的理解水平和能力,以保證高校教師在對大學生進行國家安全教育時,能夠緊跟黨中央的腳步,為大學生提供更為準確、及時的關于我國實際情況的教學內容。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新時代我國所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更加復雜,挑戰更加嚴峻,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新時代青年的中國大學生,既有責任也有義務去維護國家安全。因此,廣大高校師生應當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增強國家安全意識,為國家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