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倩
(西安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77)
伴隨著我國社會高速的發展和經濟持續的增長,互聯網技術從未停止過革新的腳步,以高速的發展的態勢將人們帶到了互聯網時代。據了解,我國網民數量每年都呈現出快速上升的趨勢,特別是大學生群體,無論是運用互聯網的廣度還是深度都在不斷增加當中,便捷的操作方式、海量的信息開拓了大學生的視野、增長了其知識和見識。但是網絡所具有的虛擬性質、網絡平臺監督不到位等等問題也不容小覷和忽視,特別是最近幾年所出現的“網絡貸”等情況導致許多大學生走到了歧途,甚至有自殺行為的出現,給大學生的身心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與傷害,所以在網絡時代的大背景之下,一定要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訓。基于此,文章主要對于網絡時代之下大學生法律意識缺失的表現、原因及對策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1]
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是否具備法律意識對于自身的發展會產生極大的影響,與此同時,法律意識的強弱也會對于社會的發展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和意義。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強弱能夠直接地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法治水平,所以需要加大對于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力度,讓每一位大學生都擁有一定量的法律知識,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健康、有序的發展,并滿足高速發展社會對于當代大學生的要求。
因為在網絡當中,可以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言論或者是帖子,都不需要運用實名制,所以許許多多的大學生都將自己在現實生活當中不敢說出的話發表在網上,甚至有些大學生出于某種不健康的心理,將其他人的個人信息、照片、日記等等內容全部發布到網上,給他人的工作、生活等等各方面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眾所周知,網絡上經常會出現一些話題,有些話題的爭議性非常大,這時有些大學生常常將熱點的話題進行放大,例如:在聊天室或者是微博當中對他人實行謾罵,所運用的語言極其的污穢。許多的言論非常的不實,對于事件的真相產生了忽視的心理,輿論將關注的重點進行大肆地渲染,誤導社會和他人。
網絡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等等各個方面都帶來了極大的便捷,但是所出現的侵犯知識產權等問題也不容忽視和小覷。眾所周知,大學生是書籍、音樂等等的主力消費者,但是如果出現將作品放到網上供人下載觀看等等行為,那么就會給出版行業帶來極大的影響,對于專利權人的創作、研發的積極性產生了極大的制約。[2]
雖然說互聯網技術呈現出了高速的發展態勢,但是對于網絡平臺監督與管理的能力卻非常的低,這給一些不法分子帶來了可乘之機。他們往往會利用大學生好奇心非常強這一特點,將許多的熱點話題進行炒作,以此來吸引他人的注意,于是一些不良信息、垃圾信息快速地出現。當代大學生受到了這些不良的網絡文化的影響,必然其思想觀、價值觀等等各方面會出現偏差。因為網絡監督管理偏低等原因,大學生在面對一些熱點事件評論的過程當中,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將自己的評論發表上去或者是跟隨他人的想法,以泄憤的方式在網絡上進行謾罵,對于種種的情況,政府和相關部門要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和力量,切實地做好輿論疏導工作。
現階段的大學生因為年齡、心理等等各方面不成熟等等情況,常常經受不住金錢和名利的誘惑,故而走上了歧途。伴隨互聯網的發展,許多的網絡游戲層出不窮,許多大學生無心學業,紛紛將自己的關注力全部投入到了網絡當中去,在互聯網當中接受著暴力、色情等等內容的誘惑。
近幾年來,網絡犯罪的年齡呈現出了年輕化,學生占據網絡犯罪群體當中的極大比例,大學生的犯罪率也呈現出了不斷上升的趨勢,這一情況更是需要相關部門和學校的關注和重視。[3]
不良網絡貸事件的出現,必然會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極大的影響,一些大學生通過網絡貸等方式獲得大量的金錢,之后將獲得的網絡貸款用到不良的用途當中,最終因為無法償還而出現自殺等情況也時有發生,許許多多不良網貸事件的背后,都足可以說明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缺乏。
互聯網對于現代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等等各方面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網絡犯罪事件時有發生的情況之下,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將自己的作用全部發揮出來,加大對于立法工作的重視。首先,需要始終堅持法律精神,在立法的過程當中,絕不可以出現立法過多、救濟途徑不明確等等問題,還要對于網絡媒體管理機構的數量加強控制,避免出現管理部門過多、權責界定模糊情況。其次,在立法的過程當中,還要確保立法具有專業性與權威性,立法需要緊緊跟隨互聯網發展的方向與特點來進行制定,讓立法工作具有極高的操作性。最后,各媒體平臺需要對于用戶所發布的所有信息進行嚴格、全面的審查,對于熱點問題要及時地進行關注,并給予正確的指導,大幅度地提高責任意識與擔當。
高校作為學生學習的主陣地,需要將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全部發揮出來,加大校園網絡平臺建設的力度。首先,各大高校需要對于網絡平臺進行細致的分析和研究,之后充分地運用網絡平臺來將法律知識進行宣傳,讓當代大學生真正地認識到法律的權威性,并從思想上去踐行。將課堂作為法制宣傳的陣地和渠道,把互聯網技術和教育教學融合在一起,讓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幫助,在相輔相成當中進一步地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其次,還需要建設出一支綜合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法律教師團隊,運用教師的力量,激發出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與熱情,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最后,還要科學、合理地運用校園網、校報等等方式來加大法律知識宣傳的力度,通過對于法律案件進行細致、全面的解讀,來讓大學生們真正地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并鼓勵大學生主動參與到校園建設當中去。
將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體系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較,還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我國的大學生在自愿接受法律教育等方面還存在著程度不高等情況,所以必須要加大對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力度,讓當代大學生都具備法律意識。首先,將媒介素養加入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去,通過正式的課堂來加深學生對于媒介素養的理解和認識。其次,通過比賽、講座等等方式來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法律知識當中來,以多形式、多樣化的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法律的熱情。最后,還要將家庭、社會等等多方面的力量全部發揮出來,為當代大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和成長環境。[4]
總而言之,如果新時代的大學生缺乏了法律意識,勢必會對社會的健康、有序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所以無論是相關部門還是校園家庭等等各方面,都需要對于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加強關注與重視。在網絡時代的大背景之下,運用多形式、多樣化的方法對于大學生進行教育與引導,以此來激發出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熱情和積極性,將校園當中的每一位大學生都培養成為法律意識極高的復合型人才,讓其成為新時代下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