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簾炫
(佳木斯大學,佳木斯 157000)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非常重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新時代“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九大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的引領作用。”高等院校必須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高校的引領作用。培育和踐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堅持在思想與實踐相結合上下功夫,在推動高校社團工作、志愿服務常態化、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健全社會實踐長效機制活動中,把核心價值觀轉化為精神追求,落實到自覺的實際行動上。
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順利有序開展,首先必須對社會實踐活動有明確的認識。在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中,既要看到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作用,積極開展各項有意義的活動,還要做好活動的各項保障,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別要防止盲目活動。比如探險活動,由于缺乏對活動的可行性的策劃和安排,參與者的人身安全就沒有保障。尤其要克服兩種傾向:一是認為活動越多越好,結果是活動太濫太頻繁,參與者感到疲憊不堪,既影響了中心工作,又沖淡了大學生的參與熱情;二是由于在活動中出現問題而不敢開展活動,存在“怕”的心理,認為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越多,出問題就越多,出了問題不是去思考問題的原因,總結社會實踐活動的經驗教訓,而是把問題簡單歸咎于活動本身,認為不開展活動事故就不會發生。這兩種傾向對于充分利用社會實踐活動載體都是有害的,必須在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中統籌規劃,杜絕事故的發生。
高校學生社團以“培養能力、開闊視野、增強素質”為目的,以“實踐活動”為紐帶,打破專業學科的界限,日益成為大學生課外的活動空間。學生社團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積極引導大學生參加,極大地推動了共青團工作的不斷發展,同時促進了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使大學生培養工作永葆生機與活力。
為了有效克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的弊端,高校以新載體的形式極大地促進了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發展,把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融入寓教于樂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得到了大學生的極大接受和認可。在社團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學生作為主體能夠主動地去策劃、組織實施具體的活動,在這一過程中使大學生的主動意識、參與意識得到加強,有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立足高校和學生發展實際,切實改善社團組織建設,發揮其育人功能和價值引導力量。
1.成立學生社團領導小組,全面部署協調社團工作
負責具體指導的校團委要把社團工作納入團學工作的整體格局,積極支持社團活動,切實加強對社團的管理,引導社團健康發展。
2.完善制度和組織建設
大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自發組織成不同的大學生社團,組織性不強是大學生社團存在的一個缺陷,而制度化和規范化管理是加強學生社團管理極為重要的方面。高校必須把社團管理制度重視起來,不斷改進和完善,讓大學生抱著自發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提高社團的輻射性和創造性,實現社團的可持續發展。
1.學生公寓服務
學生公寓是大學校園占據面積最大的載體,整潔文明的公寓環境既是學生們的追求,也是校園環境優化的要求。必須維持公寓整潔文明,這不僅需要每個學生的良好文明行為習慣,也需要保護環境。公寓服務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到服務人員、管理工作的艱辛,更能增強學生的責任心。
2.學生餐廳服務
餐廳是每所大學必備的就餐場所,餐廳按來自不同地區學生的飲食習慣提供飲食服務。餐廳的飯菜是否新鮮,餐廳的衛生是否過關,都是學生關心的問題。當然,餐廳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需要高水平、高素質、責任心強的管理人員提升餐廳的管理效益;需要大量高素質的服務人員提升餐廳的服務質量;需要改善餐廳飯菜質量。如果學生參與餐廳管理或服務,能提升餐廳的管理效益和服務質量。
3.校園保潔服務
大學校園內的公共設施,如田徑場、籃球場、網球場,不僅是校內學生和教職工的學習娛樂場所,也是周邊居民學習、娛樂的公共場所。所以,這些場所不僅需要專人負責打掃,更需要學生自主維護、自覺保護,才能保持校園干凈整潔。
4.大學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不僅藏有大量書籍,更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最佳場所。圖書館不僅要經常整理大量書籍,更要每日保持館內整潔。學生在服務期間不僅能學習歸類、歸檔等專業知識技能,更能養成良好的借還習慣。
5.大型活動服務
每所高校都十分重視文化建設,同時也會每年定期舉行各種文化活動。在這些活動舉行期間,大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從事接待、引領、翻譯、后勤服務等服務工作。
1.重實踐創新,優化大學生志愿者服務
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志愿者服務,必須遵循志愿者服務的規律,精心設計活動項目,廣泛搭建平臺載體。
(1)深化社區大學生志愿者服務。社區是人們生活的基本單位。鄰里和睦、互幫互助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也是和諧社會的“黏合劑”。抓好社區志愿服務,既要依靠社區志愿者,也要善借外力。大學生志愿者是一支重要力量,能夠推動社區志愿者與文明單位志愿服務隊建設。
(2)做好重點志愿者服務。社會發展熱點難點領域都離不開志愿服務,學校應該圍繞保護環境、保護文化遺存、應急救援、無償捐獻等方面,組織引導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志愿活動。在車站、碼頭、圖書館、博物館、旅游景區等人員密集的地方,組織大學生志愿者開展服務。
2.完善機制,推動大學生志愿服務常態化
(1)完善志愿者服務制度,加強科學管理。一是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的同時,學校應遵從學生的意愿,考慮學生時間、精力的限制,實施個別化和自愿服務。二是必須將志愿服務納入學生各項評優、評獎、考核項目中,精細考量,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標準,使志愿者服務工作更加公平、公正。三是一些學生還存在認識上的不足,即使在參加志愿服務時也是應付了事,這給志愿者服務機構和其他同學都會帶來不良影響。
(2)加強培訓和督導,提升志愿服務的實效性。必須增進大學生志愿服務專業知識和技能。大學生志愿服務社團組織必須加強與服務機構的聯系、溝通,高校要配備專業教師督導大學生的志愿服務。建立志愿服務分享機制,使優秀志愿者能夠傳授服務經驗,同時使志愿服務者之間能夠互相支持和鼓勵,保證學生志愿服務活動能夠做到良性循環,做到可持續發展。同時,還要拓展志愿服務范圍,豐富服務形式。
大學生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實踐形式。高校精神文明創建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
努力構建愉悅的文體活動氛圍;制定系統的日常行為規范,大學生班級群體教育必須注重運用各種行為規范來約束成員的行為,有獎有罰,獎罰分明;樹立班級目標,結合專業特色科學確定本班級的目標,并使班級成員明確要實現目標需進行哪些努力。
引導大學生閱讀,對不斷提升大學生文明素質具有重要意義。要通過大學生讀書節活動引導大學生樹立文明禮儀,具體可以設置的活動有:比賽類活動、展覽類活動及宣傳類活動等。
素質教育是大學生培養環節中的關鍵部分,是高校人才培養工程的起點工程。同時,高校的學習環境較為寬松,因此高校必須重視新生的素質與養成教育。
為更好地推動文明教育活動的開展,高校必須積極開發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校本課程,并通過學校開設的各種課程匯總深入發掘文明禮儀養成教育資源,開展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等活動。
以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僅要考慮社會實踐活動的必要性,而且要研究可行性和針對性,力求社會實踐活動有意義并取得好的效果。
社會實踐活動的最終受益者是學生。若學生在活動中沒有積極性,而是被動地參與,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就沒有什么實效性。所以,必須從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可獲得什么,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能給予學生什么這兩個根本問題出發,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
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很重要,大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并不多,生活和交際的圈子比較小,這就造成大學生社會關系單純,社會化的程度不高,限制了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范圍。大學生為了尋找到適合的實踐單位,一般依靠家庭社會關系網、自主聯系等方式,但這樣的實踐方式必然會存在著種種弊端,不能滿足社會調查、社會服務等的需要。同時,由于各種因素的關系,實踐單位不會毫無保留地讓大學生對其進行調查參觀,這就造成社會實踐活動僅僅停留在表面上,不能獲得更全面深刻的調查資料,影響了實踐活動的實效性。
1.把握時代脈搏,以“三維”為核心,推進大學生實踐基地建設
實踐基地主要包括社會實踐基地、科技實踐基地和創業實踐基地。
2.提高實踐基地的連續性
連續性就是社會實踐基地能長效運行、形成機制化管理的關鍵因素,實踐基地建設的連續性能使基地建設情況從以往實踐中得到持續發展,也能夠使學生更了解基地情況,防止為聯系基地到處奔波。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靈活多變的方式,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不要拘泥于傳統的實踐方式,必須結合時代背景和大學生的身心特點組織實施具有時代特征的社會實踐。社會實踐還必須充分與社會發展結合起來,這不僅能鍛煉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提高綜合能力和自身素質,還能為社會實踐地區提供一定的幫助,為地區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