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勝中 楊 達
(1.廣西防城港市東興市消防救援大隊,廣西 防城港 538100;2.廣西防城港市港口區消防救援大隊,廣西 防城港 538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辦法》(文中簡稱為《廣西實施消防法辦法》)于2012年9月19日經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并實施以來,對防范和遏制火災危害,保護公民人身和財產安全發揮了舉足輕重的法制保障作用[1]。2019年4月23日通過《消防法》修正實施、2019年7月29日《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印發執行,現行《廣西實施消防法辦法》已經難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實際需要,無法為消防執法改革提供法律支撐,因此,有必要對《廣西實施消防法辦法》相關條文進行修正。
(一)《廣西實施消防法辦法》需要與新《消防法》相適應。新修正的《消防法》修改了十一項,涉及三十五個條文,在消防機構的稱謂、部門間消防工作職責、法律責任等方面都發生了重大變革,致使現行《廣西實施消防法辦法》部分條款與之不能銜接。加之,現行《廣西實施消防法辦法》自2012年修訂距今近10年,隨著我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各種新工藝、新技術的逐步使用,各類高層、地下、異形建筑的不斷出現,引發火災事故的因素也逐步增加,《廣西實施消防法辦法》已不能解決新形勢下消防工作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予以完善與修訂。
(二)《廣西實施消防法辦法》需要與中央改革精神相統一。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19年5月30日印發了《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并于7月2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提出了消防執法改革五個方面12項主要任務,內容涉及取消和精簡3項消防審批、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規范執法行為、嚴格執法隊伍管理、優化便民服務等內容[2]。《廣西實施消防法辦法》對改革任務缺失相應的規定,無法為執法改革提供強有力的法制保障,亟待修訂。
(三)《廣西實施消防法辦法》需要對執法權限進行調整。新修正的《消防法》明確由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承擔消防設計審查驗收職責,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召開專門會議、形成會議紀要,明確了消防與住建的職責移交時間、步驟、任務,并已于2019年6月30日順利完成移交;《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取消了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的資質許可,取消了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消防安全評估機構資質許可制度,《廣西實施消防法辦法》需要對上述不相適應條文進行修訂。
(四)《廣西實施消防法辦法》需要變更消防主體稱謂。新修正的《消防法》修改了消防機構的稱謂,將“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公安消防隊”等稱謂修改為“消防救援機構”“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同時明確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的法律地位,《廣西實施消防法辦法》應按《消防法》的規定變更消防主體稱謂。
(五)《廣西實施消防法辦法》需要對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法律固化。一是優化營商環境,落實“放管服”和深化消防執法改革要求。廣西消防救援總隊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放管服”改革和深化消防執法改革以及消防救援局出臺的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措施、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結合廣西實際制定了《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和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五項暫行規定》,明確了公眾聚集場所取得營業執照或者依法具備投入使用條件后,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向消防救援機構做出符合消防安全標準、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承諾,并提供相關材料后即可投入使用、營業[3]。這一措施極大地簡化了審批程序,優化了營商環境。二是夯實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初期成果,為下一步工作推進指明方向。
(一)需要進一步明確相關部門的消防職責。一是《消防法》修正通過以后,消防行政許可、監督檢查等職責已重新劃分,因此,有必要通過立法進行重新細化規定,確保部門職責落到實處;二是根據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修正案,消防部門的稱謂已變更為消防救援機構,消防救援局已隸屬應急管理部,因此,有必要對原稱謂進行變更,保持與上位法一致;三是根據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部分單位機構合并重組后的稱謂也有所變更,因此,亦有必要對原稱謂進行變更,保持與上位法一致。
(二)部門間消防工作聯動協作意識和責任意識有待增強。總的來說就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各個消防安全管理部門之間的協調不夠到位;二是在消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政府的領帶作用較弱。
(三)需要進一步強化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措施。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消防技術標準設置的建筑消防設施,是預防火災發生、及時撲救初起火災、保障人員安全疏散的有效措施,保障建筑消防設施完好有效在社會火災防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四)需要進一步預防和遏制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近年來,廣西區內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頻發且呈逐年上升趨勢,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一)重新確定消防救援機構的主體地位。按照新修正的《消防法》的規定,對《廣西實施消防法辦法》中消防救援機構的地位進行重新定義、變更名稱,進一步明確主體地位和工作職能,確保改革的任務落實到位,適應消防職能轉變和消防現實斗爭的需要。
(二)取消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驗收、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的資質許可手續。按照新修正的《消防法》的規定,明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相應職責,修改第十一條第(四)項、第十九條、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第五十七條相關內容。按照《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中“取消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消防安全評估機構資質許可制度”的要求,修改第二十二條相關內容。
(三)改變消防監督執法管理模式。一是按照《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的規定,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寫入《消防條例》。
(四)深度推進火災調查處理及協作工作。一是加強火災調查工作。改革轉隸后,消防救援機構移交了事前行政審批的職權,當前工作主要是開展事中和事后監管。事中主要是監督執法,事后就是火災事故調查處理。二是加強部門協作。火災調查處理不是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的事情,需要多個部門通力協作、形成合力。
(五)增加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的相關內容。一是按照新修正的《消防法》的規定,進一步確立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的法律地位,將第四十八條等條文中“公安消防隊”修改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增加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等相關內容,推動消防救援隊伍從理念、職能、能力、裝備、方式、機制等方面轉型升級。
(六)理順執法主體之間的關系。一是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將第十一條第(四)項、第十九條、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第五十七條規定的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的監督檢查、處罰權力,調整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將“使用領域”消防產品的監督管理拆分為“工程建設”和“投入使用后”兩個階段,住建部門取得工程建設階段的消防產品質量監管職權。二是將第四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的對社會經濟和社會生活影響較大的責令停產停業,由公安機關報請本級人民政府依法決定,改為由應急管理部門報請。
(七)加強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管理。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要求,應加強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的監管,嚴格落實廣西《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范》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