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俊
(河南警察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犯罪偵查中的陣地,是指偵查機關可能與違法犯罪嫌疑人員直接進行斗爭的各種場所和行業。這些場所和行業是違法犯罪人員可能經常涉足的區域,偵查機關通過前期調查、分析、研判確定下來,然后在這些場所、行業布置監控力量秘密查控,達到及早、快速發現犯罪、控制犯罪之目的。
陣地控制,是指偵查機關對易受各種違法犯罪嫌疑人員侵害、利用以及經常涉足的行業、場所,通過公開和秘密方式進行控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同時也是偵查機關同犯罪作斗爭的一項主動進攻性偵查措施。陣地控制的作用主要有:
第一,有利于及時發現偵查線索,提高破案率。通過陣地控制,可以根據犯罪嫌疑人的體貌特征、損失財物情況和系列案件規律及特點,來發現犯罪嫌疑人作案后逃跑、落腳藏身、銷贓的線索,及時破案。
第二,有利于搜集動態犯罪情報,為偵查決策提供依據。通過陣地控制搜集研究動態犯罪情報資料,對預測一個地區、一個時期的犯罪發展趨勢,制定偵防對策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有利于及時發現現行犯罪活動。陣地控制是一種張網以待、公私結合、人控技控結合的專門手段,可以及時發現并控制現行犯罪活動,防止和減少危害的發生。
第四,發現、監控、查緝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作案后要么逃匿,要么找一些特殊場所隱匿藏身,只要加強對一些區域和場合的控制,就能夠發現、監控和查緝到犯罪嫌疑人。
陣地控制的范圍沒有固定的限制,從偵查實踐來看,陣地控制的范圍主要有以下幾個區域。
第一,與交通運輸有關的場所。主要包括火車站、汽車站、碼頭、機場、汽車收費站、城鎮附近的三岔路口、公共交通工具等。這是犯罪嫌疑人逃跑、轉移贓物以及進行扒竊、詐騙、搶劫等犯罪活動經常涉足的場所,主要控制犯罪嫌疑人作案和作案后逃離本地區。
第二,復雜地區和場所。主要包括繁華商業區、大型商場、集貿市場等各種交易場所;夜總會、俱樂部、歌舞劇院、影劇院等公共娛樂場所;公園、展覽館等游覽場所;居住人員復雜的地段等。這是犯罪嫌疑人經常伺機作案、揮霍享樂、銷售贓物以及隱匿藏身的地方。
第三,特種行業。主要是指:出租車行業、旅店業、舊貨業、印鑄刻字業、修理業、黑市等。這是犯罪嫌疑人落腳藏身、處理贓物經常涉足的地方,有的是犯罪嫌疑人經常利用或者為其作案做好準備的行業。
第四,物流行業。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員、財物的流動量大、速度快,物流行業成為犯罪嫌疑人運贓、銷贓的地點區域。因此,應當加強對物流行業的監視,以滿足偵查機關偵破刑事案件的需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偵查機關應當進一步拓寬陣地控制的范圍,重點研究與犯罪活動相關的場所、行業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有控制必要的就納入陣地控制的范圍。
根據偵查陣地的不同類型,不同地區、行業、場所的不同特點,陣地控制采用的控制方法各不相同。在偵查實踐中,陣地控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組織專門力量控制。偵查機關的專門力量是進行偵查陣地控制的主導力量,在犯罪活動頻繁,對社會治安影響重大的場所,要建立專門力量對偵查陣地進行控制。如組建反扒竊偵查隊對城市公共汽車、大型商場和集貿市場等場所進行控制;在車站、碼頭,組建由地方、鐵路、航運部門組成的聯合刑警隊專門負責車站、碼頭的偵查控制工作。[1]
第二,依靠秘密力量控制。利用控制特情以職業為掩護的有利條件,偵查機關可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對車站、碼頭、交通工具、特種行業和復雜地區、場所等偵查陣地的從業人員中布建控制特情。秘密力量的建立和指揮使用要由專人負責,經常進行政策、法律教育和控制業務指導。一旦發現情況,要沉著冷靜,做好穩定工作,并及時報告公安機關。必要時可以群眾身份,將違法犯罪嫌疑人扭送至公安機關。布建陣地控制的秘密力量,要統籌考慮、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形成控制網絡。
第三,組織治安聯防控制。組織治安聯防控制,就是偵查機關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組織治安積極分子、離退休人員,建立不同形式的治安聯防隊,采取分片、分段包干落實責任的方法,維護公共秩序,發現現行犯罪活動和其他可疑情況,及時報告公安機關。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車站、碼頭的廣場,案件多發地段的居民住宅區,以及居住人員復雜的城郊接合部等。
第四,使用技術手段控制。使用技術手段控制,就是在要害部位,安裝探測器、自動報警裝置、電子監控系統和人臉識別系統,達到及時發現違法犯罪活動的目的。技術防范是偵查機關運用現代通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網絡技術和安全防范技術同犯罪作斗爭的一種重要手段,技術手段控制可以極大地彌補人防的缺陷,能大幅度提高陣地控制的水平。
此外,依靠公開行政管理對偵查陣地進行控制和發動行業職工進行控制也是重要的陣地控制方法。
陣地控制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第一,依法實施控制。陣地控制是犯罪偵查的一項基礎業務工作,也是一項偵查措施,實施中牽涉許多行業的經營活動,涉及社會面廣,因此,要嚴格依法進行。陣地控制采取的各項控制措施要盡量減少或者不干擾、不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市場經營活動。
第二,服務偵查破案。陣地控制是偵查機關的一項基礎業務工作,它的中心任務是為偵查破案服務,不能夠為控制而控制,要出線索,出情報。陣地控制工作中,調查是基礎,控制是手段,破案是目的。
第三,公開管理和秘密控制結合。陣地控制一般涉及的是社會生活中人群密集、復雜的地方,本身又是為了秘密偵查工作服務的,多是組織行業經營人員、職工和其他社會力量開展的偵查基礎業務工作,因此應該實行公開監管和秘密控制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網絡化控制。陣地控制要實現偵查工作覆蓋社會面的效能,力爭大多數犯罪活動的信息都能在陣地控制網絡中有所發現,因此,陣地控制網絡必須嚴密,注重質量效果。[2]
陣地控制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偵查基礎工作,只有對其進行嚴格管理,才能真正發揮陣地控制的作用。陣地控制管理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陣地控制工作專門機構、專職人員及其職責。縣級以上偵查機關應設犯罪偵查基礎工作專門機構,責任區刑警隊設專(兼)職人員進行管理。負責陣地控制的專職人員應當從業務熟練、事業心強、有較強管理能力的民警中選擇。同時,陣地控制工作連續性強,專職人員隊伍要保持相對穩定。
專門機構和專職人員的主要職責包括:制定工作規劃,審查、確定需要控制的行業和場所;落實控制責任單位或者人員;掌握控制工作情況,處理陣地控制中發現的各種信息和問題;總結報告工作;管理檔案資料;培訓陣地控制偵查人員;指導、協調、考核基層單位和相關部門的陣地控制工作,為偵查破案服務。
第二,偵查陣地控制中的工作紀律。負責管理陣地控制的偵查人員應嚴格遵守以下工作紀律:1.不得在陣地控制工作中引誘、包庇、縱容犯罪,不得為不法活動開脫責任;2.不得在陣地內私自進行營利性活動;3.不得在陣地內入股參與業主的經營活動,不得收取業主的“紅包”、拿要商品或者托賣物品;4.不得在陣地內為親屬朋友的經營活動提供便利;5.不得泄露破案線索來源和陣地布控情況。陣地控制工作要遵守保守原則,陣地布控情況、重大破案線索的來源渠道等不得向外泄露。
第三,偵查陣地的檔案管理。偵查陣地應當建立檔案。檔案內容包括登記審批情況、建立日期、實施控制的理由,陣地性質、名稱和地理位置;經營者和從業人員情況;控制責任人和控制方法、工作情況、在控制中發現的主要問題等。檔案由負責控制的偵查機關建立和管理。
第四,偵查陣地的撤銷。陣地暴露或者失去控制作用的,應當撤銷,由負責控制的偵查機關在《刑事偵查陣地控制審批表》中填寫撤銷理由,報批準建立的單位負責人批準撤銷,并報告備案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