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勇
(江蘇省泰州市祥泰公證處,江蘇 泰州 225300)
公證制度作為我國司法體制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我國的經濟建設、法治建設、社會建設等諸多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在眾多的事務當中,公證制度在不遺余力地維護應有的公正與秩序。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不斷完善,經濟方面的民事糾紛案件數量也不斷增加。在這種背景之下,完善公證制度、提升公證制度的服務能力,并且以此來推動我國社會誠信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自從21世紀初我國出臺《公證法》以來,我國的公證服務領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并且也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成績。但是隨著我國社會與市場對于公證法律服務要求的進一步提升,公證法律服務領域潛在的一些弊端就暴露出來了,一些方面的約束監督機制和保障制度不夠健全,使得公證法律服務領域的發展速度慢了下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
第一,在《公證法》中有一條法律內容是:公證機構在對公證事項以及公證材料進行核查時,相關的組織、單位和個人應該對公證機構給予相應的支持。但是,由于《公證法》中沒有明確規定具體的公證事項,相關的說明中也沒有提到,這就使得一些機構和單位對于公證機構的工作并沒有提供幫助和支持,使得公證機構的工作開展受到了阻礙。
第二,在一些地區,公證制度以及公證機構的公信力不足。人民群眾和一些企事業單位對于公證法律服務的內容和作用并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使得公證法律服務的群眾基礎不夠扎實,一些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在一些發展較快、發展較好的大城市中,公證法律服務通常為人們所關注和重視,公證法律服務的隊伍建設也就比較完善,隊伍結構比較合理,能夠發揮的積極作用也就更大。但是在一些地區的公證法律服務系統中,存在著缺乏人才、公證隊伍建設不完善的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可以總結為兩點。
其一,隨著《公證法》的公布與這些年來的不斷完善,該法律中對于公證人員的考核標準有了十分清晰并且比較嚴格的規定。這樣的規定使得我國公證法律服務領域的專業性人才占比更大,公證人員的整體素質更加優秀。但是,在一些公證法律服務方面教育現狀較差的地區,這樣的考核標準就顯得有些嚴苛,能夠通過考核的人數較少,公證法律服務的隊伍建設也就遇到了困難。
其二,公證法律服務人員的分配制度比較模糊。在一般情況下,我國事業單位的分配模式主要有基本工資加獎金和效益工資這兩種模式,我國的公證部門采用的就是工資加獎金的分配模式。這種分配模式是十分科學合理的,其本身并不存在任何問題。但是,由于我國公證法律服務部門并沒有針對獎金的發放規則進行明確的規定,就使得在發放獎金的過程中,缺乏一個明確的分配比例。發放過多會使得資金比較緊張,可能會為公證發展方面問題的出現埋下隱患;發放過少又會打擊公證法律服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這樣模糊的分配制度使得一些自身條件滿足公證服務部門要求的公務員并不愿意從事公證法律服務工作。
提升我國公證法律服務在人民群眾當中的公信力,是提升公證法律服務水平和質量的基礎工作。一個制度和機構具備良好的公信力,就說明其在人民群眾當中擁有廣泛的認可。只有這樣,公證法律服務系統才能夠保證自身的正常運行和順利發展。隨著我國近些年來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公證法律服務的相關信息,遇到經濟糾紛時也會求助于公證法律服務機構。這種趨勢為我國的公證制度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同時也對公證法律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提升我國公證法律服務在人民群眾中的公信力與影響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制定嚴格的公證服務的流程,申請、受理、核查等步驟需要相關的規則進行規范;強化對于公證法律服務工作人員日常業務操作的監督與檢查[2],減少業務辦理不規范情況的發生;在社會上加大對于公證法律服務的宣傳工作,增加人民群眾對于公證法律服務工作內容和作用的了解;借助政府的幫助,為公證法律服務的開展和發展提供幫助,提升公證法律服務在社會中的地位。
公證法律服務的相關制度是保證公證法律服務能夠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公證法律服務的相關制度主要包括公證法律服務工作人員的選拔制度、公證法律服務工作人員日常工作的監督制度等等。
1.建立健全公證法律服務工作人員的選拔制度
公證法律服務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是影響公證法律服務水平的直接因素,也是完善公證法律服務制度的關鍵。就目前我國公證法律服務的實際情況來講,公證法律服務工作人員選拔制度主要存在著公證隊伍結構不合理、缺乏高素質人才等一系列的問題。為了解決這類問題,就要嚴格把控公證法律服務工作人員的考核工作,對于參與考核的公務員的學歷、工作經驗、專業素養、道德品質等方面都要進行考察和限制。通過這種控制考核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公證法律服務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完善公證法律服務工作人員的選拔制度,也就有利于推動我國公證法律服務的進一步發展。
2.建立健全對于公證法律服務工作人員日常工作的監督制度
監督制度是一個組織能夠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工作目標的重要保障,強化對于公證法律服務工作人員的監督制度,能夠有效地規范公證法律服務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防止我國的公證法律服務工作偏離正常的軌道[3]。監督制度的健全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完善工作的審批制度,通過制度化的規則來強化公證法律服務工作人員日常工作中審批的規范化與標準化;其次,完善公證程序的公開機制,利用網絡平臺等媒體來向民眾傳遞有關公證程序的信息,強化整個公證程序的透明性,讓一些違規行為無所遁形;最后,要將社會監督融入公證法律服務的監督制度當中來,讓社會群眾來協助進行監督工作,可以讓整個公證法律服務監督制度的監督效果大大提升。
公證法律服務工作人員在進行公證事項的辦理時,在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的基礎上,還要學會進行靈活的變通,一些公證事項要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處理。一些可以使用不同公證方式的公證事項,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做法所帶來的影響,以及申請公證方的具體情況與要求,再來選擇要使用哪一種公證方式。在遇到一些內容繁瑣、進展困難,并且之前相似案例較少的公證事項時,公證法律服務工作人員要打開自己的思路,靈活地運用自己的相關專業知識,來尋找可行的辦法[4]。
公證法律服務機構應當構建一套適合于自身運行的辦證流程,并且要努力提升其規范程度。公證事項需要由專門的公證法律服務工作人員來進行辦理,相關的工作人員最好實行循環輪班制,來保證能夠滿足不同時間的公證需求。
綜上所述,公證法律服務作為我國法律體系和司法體制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解決民事經濟糾紛案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國公證法律服務制度的發展現狀來說,還是存在著一些不足,仍然存在著很大的發展空間,還是需要公證法律服務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工作人員繼續探索和研究,爭取將公證法律服務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使其為我國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