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突出特點和優勢,是我們黨補鈣壯骨、強身健體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黨培養自我革命勇氣、增強自我凈化能力、提高排毒殺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徑。
黨校是黨的學校,因黨而生,伴黨終身,黨校姓黨是黨校辦學的根本原則,是做好黨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堅持黨校姓黨必須始終把旗幟鮮明講政治放在首位、走在前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自覺把講政治落實到教學、科研、隊伍建設和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中。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發表的重要講話中,號召中國青年“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這其實也是對所有中國人的殷切期望。習總書記宣告我們已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實現了第一個百年目標,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目標邁進。新的奮進號角已經吹響,站在新的征程上,作為一名黨校教師,我們更應該提振“三氣”,做旗幟鮮明講政治的黨校人。
一、提振志氣,明確“我是誰”,堅決做到“黨校教師姓黨”
志氣就是志向,表現為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黨校教師要自覺堅持黨校姓黨、黨校教師姓黨,把自身的發展與黨校的發展結合起來,嚴于律己,勇挑重任,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杜絕。
黨校教師要清楚地認識“我是誰”。牢記黨校是政治學校,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神圣殿堂。黨校教師是我們黨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師隊伍,不同于國民教育及其他培訓機構的教師,是黨的科學理論的布道者、黨性鍛煉的熔爐工、黨校現象的代言人,必須具備清醒堅定的政治立場,要從蔡霞嚴重違紀案中汲取深刻教訓,提高政治站位,牢記初心使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常言道,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黨校教師,打鐵必須自身硬。要帶頭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矢志不渝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持之以恒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校教師不僅要“姓馬”“姓共”,更要“信馬”“信共”,把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為深入骨髓的信仰,潛心研究其科學性,做到真信、真懂、真傳播。堅持一切教學活動、一切科研活動、一切辦學活動都堅持黨性原則、遵循黨的政治路線,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把“黨校姓黨”、“黨校人姓黨”這個最鮮明的身份標志和政治特質牢牢烙印在心底里、體現在教學科研和日常行動上。
在今年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中,通過深入了解黨史和中國革命史,我們不難發現,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這樣的國際地位,正如習總書記所說——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萬歲!所以,在堅持黨的領導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黨校教師腦子要特別清醒、眼睛要特別明亮、立場要特別堅定,決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動搖。如果黨校教師自己都不信仰馬克思主義,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的集中統一,那么,不管這位教師具有多么高超的教學科研水平,也不能勝任黨校教師。因此,“黨校教師姓黨”是衡量一名黨校教師是否合格的底線,也是黨校教師不可逾越的紅線。
黨校教師要提升精氣神,提振志氣,增強職業自豪感,信念堅定,言傳身教,以自己的黨性修養、個人品行、實際行動來影響學員、帶動學員。身不正無以為范,德不行難為人師,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不管是在黨校內,還是在黨校外,都要嚴格規范自己的言行。
二、提振底氣,明確“教什么”,爭做理論高手和宣講行家
底氣就是一種自信。黨校姓黨,決定了黨校工作的重心必須是抓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作為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實施者,黨校教師必須“傳馬克思主義之道,授社會主義之業,解學員思想之惑”。爭做理論高手和宣講行家就是黨校教師的最大底氣。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作為教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深入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努力形成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有分量、有實踐價值的理論研究成果,并將之與黨校教學相結合,讓新理論、新成果進課堂、進學員頭腦,提高黨校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延安整風運動之前,包括黨校在內的干部學校理論與實際、學與用脫節,主觀主義和教條主義嚴重,當時毛澤東同志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批評了這種了現象。所以,黨校教師要明確“教什么”,努力增強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否則在教學中就會出現“空對空、兩張皮”的現象,學員來黨校學習的興趣也就無從談起。當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深入學習貫徹這一思想是黨校的首要政治任務。黨校教師有義務為學員厘清“如何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如何理解這一偉大思想創立的時代背景?”、“如何理解這一思想是系統科學的理論體系?”、“如何理解這一思想是經過實踐檢驗、富有實踐偉力的強大武器?”以及“如何理解毫不動搖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等思想困惑,幫助學員的理論武裝跟上理論創新的腳步,把徹底的理論講徹底,把鮮活的思想講鮮活。尤其要在通俗化大眾化上下功夫,努力構建接地氣、有生氣、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大眾話語體系,架起科學理論通向人民大眾的橋梁。
黨校教師要回答“教什么”,就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回答普遍關注的問題,注重解答學員思想上的疙瘩。凡是廣大干部群眾普遍關注的深層次問題,都要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當前,要引導學員把握“兩個大局”觀,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胸懷國之大者,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社會主義建設實踐。
黨校教師要回答“教什么”,還需要聚焦各級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難點、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基層治理的難點問題,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選擇主攻方向,實現學術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無縫對接、有機轉換,用認真的研究態度、扎實的理論功底影響帶動學員,提高學員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黨校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水平,夯實理論功底。黨校教師只有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才能在基層理論宣講中游刃有余,才能明明白白地向學員、向群眾闡釋中央的重要論斷是什么,其背后的理論支撐是什么。
黨校教師要回答“教什么”,還要對自己的施教對象做到心中有數。與過去相比,如今的黨校學員不僅學歷高、理論知識淵博,而且工作能力、政策解讀能力也十分強。而且,黨校師資隊伍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現象和“倒掛”現象,基層黨校的部分教師在經歷和閱歷方面還不如學員。因此,黨校教師要做到知己知彼,要主動拜基層一線干部、普通老百姓為師,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在學習中增強本領,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讓自己得以更好地熟悉實際情況,把握時代發展脈絡,找準領導干部關心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并以此為教學內容。更好地勝任黨校教學科研決策需求,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三、提振骨氣,明確“怎么教”,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骨氣就是風骨,就是人格的硬度。學術無止境,講臺有紀律。黨校教師是應該有而且必須有骨氣,明確“怎么教”。
黨校教師要回答好“怎么教”,必須具有斗爭精神。黨校不是世外桃源,黨校學員來自四面八方,意識形態領域的許多重大問題都會在黨校匯聚。黨校教師要加強對各種社會思潮的辨析和引導,不當旁觀者,敢于發聲亮劍,善于解疑釋惑,守護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前言陣地。堅決防止和糾正一切偏離“兩個維護”的錯誤言行,及時發現和糾正各種“低級紅”、“高級黑”現象,高度警惕形形色色的“偽忠誠”、“兩面人”。黨校教師無論什么學科背景,無論講什么課,都要講到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上來,要始終站在黨和人民立場為黨代言、為人民發聲,堅決維護黨的形象,傳播黨的聲音。
黨校教師要回答好“怎么教”,就要堅持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黨校的校訓,是黨校辦學的靈魂,也是黨校教師必須遵循的講課原則。延安時期,毛澤東就提出要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矢”去射中國革命斗爭的“的”,他強調黨校既要教理論,更要教如何運用理論研究和解釋中國的實際問題。1941年12月毛澤東在討論中央關于延安干部學校的決定草案時,說:“過去的教育,主要缺點是只教學,最難的是教用。要教會人分析問題,研究中國的生產關系與生產力。如學木匠,要學三年才能用,如果只教規矩、繩墨只要三個鐘點就教好了。”所以,黨校教師在講課中要理論聯系實際,學會用學術講政治。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強化學術積累,提高學術能力,用學術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好黨和政府關注的重大現實問題,為新時代的干部教育培訓奉獻我們的力量。當然,黨校教師堅持實事求是,并不是“教條化”、“理論化”,而是與時俱進,不斷尋求科學理論與當下實踐的結合,講真話、辦實事、求實效,切實讓旗幟鮮明講政治落到實處,做政治上的真實人。
黨校教師要回答“怎么教”,就必須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一方面,黨校教師應嚴守黨規黨紀,不越紅線。紀律嚴明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們黨在做每一件事、每一個決定之前應該擺在第一位要思考的。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為講政治保駕護航。黨校教師要把握好政治立場堅定性和科學探索創新性的有機統一,不能把探索性的學術問題等同于嚴肅的政治問題,也不能把嚴肅的政治問題等同于探索性的學術問題。不能一說學術問題可以研究,就不顧場合口無遮攔亂說一氣,也不能為了沽名釣譽而標新立異。另一方面,黨校教師要嚴于慎獨自律,堅守底線,做到行有所禁。《禮記》中提到:“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慎獨自律”是一種修為境界,是一種自我認識、自我約束的個人修養方法。黨校教師嚴于慎獨自律是對學史崇德的有力回應。
新時代,黨校教師要時刻牢記自己是黨校人,提振“三氣”,提高為黨育人的行動自覺,做政治上的篤行人。
作者簡介
鄧馥君(1979-),女,侗,中共會同縣委黨校,講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黨建及黨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