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銘 湯亞利 李小娟
摘要: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發揮著保護生態、固碳釋氧、美化環境、涵養水源等巨大作用,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重要保障。本文以老君山林場為例,圍繞當前林場森林資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加強國有森林資源管理的對策及建議,以期為林場下步森林資源管理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國有林場 森林資源管理 問題 對策
1、林場基本情況
欒川縣老君山林場始建于1956年,同時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縣城南部,伏牛山北坡,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2.5~7.5公里(其中插有集體林),東與廟子鎮接壤,西與三川鎮為鄰,北依城關鎮,南毗西峽縣。轄區總面積40000畝,全部為林業用地,其中有林地39187畝,灌木林地813畝,林木蓄積18.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98%。下設9個林區,分布在6個鄉鎮18個行政村。
林場轄區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內海拔高度在800-2200米間,年平均氣溫9.7℃,極端最低氣溫-17℃,極端最高氣溫26℃,年平均無霜期180天,年降雨量1000-1200mm,雨量多集中在7-9月,占年降雨量51%,年降雨量大于年蒸發量。土壤主要為棕壤和褐土類。質地多為砂壤和輕壤,呈微酸性反應,PH值5.5-6.5之間,土層厚度15-50cm之間,土壤肥沃,有較厚的枯枝落葉和腐殖質層。
經調查統計,全區內共有維管束植物156科667屬1661種,區內的落葉木本植物占絕對優勢,樹種以櫟類、硬闊為主,硬闊樹以槭樹科、樺木科的樹木為主,針葉類樹種有:華山松、日本落葉松(人工林)和油松,還有豐富的草本植物和灌叢、林下植物等。
2、森林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經費不足,管護能力下降
自2000年實施天保工程以來,按照上級要求,林場實行全面禁伐,打破了靠采伐賺取收入以應付開支的格局。較少的天保經費,給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帶來極大壓力和不利影響。主要表現是:一是雖然自2018年國有林場改制后職工工資納入財政,但是前期所欠工資仍無著落,而且辦公經費仍無資金來源渠道,現有從事森林管護人員嚴重不足,隱患較大;二是基礎設施建設無資金,導致林場基礎設施條件落后,大部分林區連管護房都沒有,工作環境差,職工生活十分困難,影響了職工工作積極性;三是營林建設缺少資金。由于病蟲害防治、動植物保護、種質資源儲備等營林生產工作沒有資金,常處于能不搞盡量不搞的狀態,極大影響著營林工作開展。
2.2盜采林木現象時有發生,林場沒有行政執法權
由于林場所轄林區分散且與周邊村莊接壤,受經濟利益驅使,一些村民法律意識淡薄,破壞林木、盜挖名貴樹種、中藥材現象時有發生;另外,作為森林資源監管主體,林場沒有行政執法權,不能及時有效處理破壞森林資源的案事件,森林資源監督管理處于尷尬局面。
2.3森林防火管理難度大
一是林場轄區周邊涉及的村莊多、范圍廣,且有5個林區與景區相鄰或是景區的一部分,管護人員較少,不能滿足防火需要;二是一些村民、游客缺少防火意識,清明祭祖、野外用火、游客吸煙等行為極大危脅森林資源安全,火源管控難度大;三是林場無防火運輸車輛,缺少防火監控設施,導致護林防火任務十分艱巨。
2.4森林資源監測技術和設備落后
目前林場尚未建立完備的森林資源監測服務網絡,森林資源信息管理較松散,技術支撐體系不完善,資源監測基礎條件落后,嚴重缺乏監測技術人員,資源監測效率、質量和水平較低。
2.5存在地方政府為經濟發展侵占林區管護公路的行為
由于縣自來水公司建設供居民生活用水的水庫,導致嶺壕林區的管護公路入口路段淹沒,至今沒有采取任何補救措施,導致該林區資源管理、防火工作開展困難。
2.6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缺乏
2005年以來,因人事凍結林場沒有新進人員,原來的專業技術人員由于退休、調出等原因,人數銳減、年齡老化,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局面。目前專業技術人員5名,全部40歲以上(三年內將退休1名)。同時,由于經費緊缺,無力開展專業培訓和學習,導致林場的專業技術力量十分薄弱。
3.加強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3.1推進國有林場改革后續工作,加強經費和工資保障。建議通過完善國有林場改革后續工作,將林場生態建設、基礎設施、辦公等經費全部納入財政管理,徹底解決管護經費不足問題,提升林場基礎設施條件,改善職工福利待遇等生活保障,助推林場實現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發展。
3.2強化管理措施,堅持依法治林。建議設立林場執法機構,加強林場林業執法能力建設,通過加大林業法律法規宣傳和執法力度,嚴厲打擊毀林開墾、亂占林地、盜挖名貴樹種、盜伐林木、非法捕獵、野外非法用火等違法犯罪行為。
3.3增強管護力量,提升森林防火能力。老君山林場9個林區,分散在6個鄉鎮,互不相連且相距較遠,現有11名管護人員,嚴重不足,應當及早充實林區管護人員;在重點林區建立森林防火視頻監控系統,增強森林管護科學化水平;為林場配備防火運輸車輛,加強森林消防隊技能培訓,切實提高防撲火工作效率。
3.4建立森林資源監測系統,嚴格動態監控。通過引進GIS地理信息系統,有效提升森林調查、資源監測分析、森林經營管理規劃設計、資源檔案查詢利用等工作效率,為科學經營管理森林提供依據。另外,要持續實行森林資源連續清查工作,增強清查時效性,可據此科學制定林場發展規劃。
3.5加強資源管理隊伍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一是引進專業的森林資源管理人才和林業專業技術人員,提高他們的工資福利待遇,其中林業專業技術崗位的設置比例要達到55%,以穩定技術隊伍;二是林場專門拿出一定比例資金,鼓勵干部職工參加大專以上學歷函授和專業培訓,提高他們的林業專業知識,提升工作人員整體素質。三是完善管理人員及領導責任制,明確管理人員工作職責,提高他們的工作責任感。
3.6落實林場自然資源離任審計制度,定期對外公開,切實促進自然資源保有量得到有效保護,在提升生態資源保護管理能力的基礎上,做到合理有序建設經營,實現森林資源永續發展。
4.結束語
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管理所涉及的因素多,也很復雜,要綜合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強的對策。為實現科學經營和管理國有森林資源,應確立國有林場在森林資源監管中的主體地位,建立起國有森林資源監管人員配置科學合理、設施現代化、經費有保障、執法有機構、資源有審計的體制,切實提升森林資源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廣平.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園藝,2015(13)
[2]趙文東,覃美春.廣西國有三門江林場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6(36)
[3]趙曉翠.關于完善國有森林資源監管促進林場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防護林科技,2017(12)
[4]董靜曦,冷華,謝暉等.國有林場改革與新型森林資源監管建設體制研究[J].林業經濟,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