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瑞才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其施工技術的重點問題,并根據攪合、運輸、振搗、養護等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分析。為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為促進施工人員完全掌握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為滿足實際建筑工程對于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需要,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質量管理
引言:目前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混凝土施工技術發展迅猛,在混凝土施工中,其配比、施工、養護、技術也相當成熟。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作為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只有不斷提高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質量管理,才可有效確保建筑工程項目達到應有的質量標準。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重點問題分析
1.1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攪合
在建筑工程中,其攪合工序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在施工單位根據混凝土攪拌時首先需要針對混凝土原材料進行確定,在確定好合適的比列后應從攪合材料中取出同樣比例的材料再進行配比。與此同時,在進行攪合工序時為防止混凝土施工出現錯配、漏配、少配等影響建筑工程后續質量的情況,應將混凝土拌和原材料的配比比率進行記錄與計算從而明確后再進行大量生產。其次,在進行攪合工序時,施工團隊應嚴格注意在攪拌過程中的含水率。最后,施工團隊為確保建筑工程質量達到應有的標準。應就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坍落度、進場溫度、外加劑、堿含量等技術指標提出具體要求,確保后續供應環節混凝土質量[1]。
1.2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運輸
在進行混凝土運輸工序時,首先施工團隊必須按照當地的要求與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需求確定好混凝土運輸方式。其次,施工團隊應明確認識到垂直運輸或小型翻斗車運輸哪種方式會給目前建筑工程帶來一定的優勢。例如,在進行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時,應選擇垂直運輸的方式;在進行底層建筑工程施工時,可選擇小翻斗車運輸方式。最后,在進行混凝土運輸時,應確保人員安全,應針對混凝土的均勻性進行分析,避免在運輸過程中混凝土出現失水等情況影響到運輸人員的人身安全與工程質量[2]。
1.3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澆筑
在混凝土攪合工序完成后,應立即進入到混凝土澆筑工序。首先,施工團隊應對施工材料的鋼筋與模板進行檢查,確保達到混凝土澆筑條件。應在澆筑之前模板澆水濕潤,垃圾清理干凈。與此同時,應注意在進行澆筑時,其混凝土是不能隨意進行加水工序的,如果在施工現場隨意加水,就會導致混凝土表面產生不均勻的現象,會產生浮漿,混凝土強度達不到要求,影響混凝土的整體使用效果。其次,為更好地實施混凝土澆筑技術,施工人員應針對分層、分塊的方式根據施工材料的密集度、分布度等特點進行考量,以此選擇出合理的分層高度與分塊距離后再進行澆筑工序。在進行灌注混凝土時,為避免發生鋼筋籠上浮的情況,應將對稱的主筋下部各加長500mm,延長至孔底,并將加長鋼筋末端彎起或加工成圈狀。以此確保混凝土在初期灌注時的握裹力。最后,澆筑的時候應利用塑料薄膜封住梁、板的表面,防止澆筑后出現縮水、裂縫等情況發生。例如,進場的每車混凝土測坍落度、出罐溫、入模溫,確保滿足施工規范要求。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頂板、梁表面需要進行覆蓋,可利用一層塑料薄膜+一層電熱毯+一層阻燃巖棉被的方式進行[3]。
1.4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振搗
在完成混凝土澆筑工序后,應進行混凝土振搗工序。首先,在實施振搗技術時,施工團隊應根據混凝土填充后模板間的間隙進行分析,以此確保混凝土達到應有的嚴實、均勻。與此同時,為了最大限度上發揮混凝土振搗效益,施工團隊需要嚴格根據建筑分層厚度、模板距離進行施工,應確定好模板間的距離以及作用半徑的要求。其次,在使用振搗棒對混凝土振搗時,應結合抹面機使表面平整,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認真把關,以此確保工程質量,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計劃按時按質量的完成。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質量管理的有效對策分析
2.1提高施工人員的整體素質
在進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時,首先需要提高施工人員的整體素質。施工人員應具備一定的建筑工程理論性知識與實踐的工作經驗,應深入施工現場掌握施工設計圖紙要求進行施工,其不僅需要熟悉了解整個施工內容,還需要一定的法律意識、安全常識等。其次施工管理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應利用專業的管理理論,從整體思想觀點和管理工作能力上不斷增強,從而確保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達到應有的質量要求。
2.2把控施工材料質量
為改善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不利因素,應在施工準備階段提前做好質量控制工作。首先在施工材料的選擇上不僅要因地制宜還需要選擇高質量、低成本的施工材料,在選擇完畢后應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測試施工材料的質量,嚴禁不合格的材料進入到施工現場。例如,混凝土推薦選用二級,因二級材料是非通用材料,可針對所有施工工程的要求,也具備一定的耐久度。施工人員應對混凝土試塊、原材料、給排水管材、防水材料、電氣材料等進行抽檢,排除掉不合格的材料。施工人員與管理人員應重視施工材料質量問題,應嚴格檢查施工材料的質量問題,貨比三家,選擇質量最好的施工材料,并強化混凝土運輸過程安全性,確保混凝土在運輸環節中不會出現損壞等影響質量的問題發生[4]。
2.3嚴格把控混凝土結構與養護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為確保建筑工程質量標準,應嚴格把控混凝土結構與養護。首先,在進行養護工作時,應確保混凝土養護溫度、濕度,應避免混凝土發生熱脹冷縮等情況。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為確保混凝土在養護時可達到用水量充足,應進行圍水養護階段;在當地晝夜溫差較大或日均溫度較低的情況下是不利于進行混凝土養護工序的,并且應將混凝土進行保溫措施;在混凝土養護中,應控制好養護時間,其養護時間應根據混凝土彎拉強度增長情況而定,一般來說不宜小于設計彎拉強度的80%左右即可。其次,為有效延長混凝土的使用壽命,在進行養護時可采用一定的養護技術。例如,可利用混凝土防碳化技術,該技術是在混凝土表面涂抹一道柔韌型水泥基滲透結晶防護材料,阻滯空氣和水的滲透,減緩混凝土碳化速度。以此保證涂層與混凝土能牢固結合。固化后的涂層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雨水對結構的侵蝕[5]。
2.4加強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減少因施工環境造成的影響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程中,應嚴格按照各項管理制度與操作規程進行專業化的施工。管理人員應加強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應制定出安全生產制度,并細化風險管控措施,綜合考慮天氣狀況、施工環境等因素,提前對作業項目開展危險點分析,以標準化作業指導書為基準,制定防范措施和操作順序,加強過程監督,有效規避作業風險,以此減少因施工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結束語:綜上所述,為進一步加強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應不斷強化混凝土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應進一步做好養護工作,確保混凝土配合比及各項指標準確可靠和質量安全穩定,以此有效把控施工項目質量。
參考文獻:
[1]郭彬. 論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措施[J]. 商品與質量,2019(43):241.
[2]閆丙雷. 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結構裂縫成因及處理對策[J]. 工程技術研究,2019,4(7):95-96.
[3]覃宏. 探析建筑工程現澆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J]. 建材與裝飾,2019(14):16-17.
[4]黃慶玉. 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 中國房地產業,2019(7):148.
[5]姜欣. 高速鐵路橋梁施工質量管理與大體積混凝土控制[J]. 設備管理與維修,2020(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