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人們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家長越來越重視幼兒的早期教育,致力于開發幼兒的智力,同時也很重視對他們的素質教育,讓幼兒從小學習舞蹈、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為幼兒創建完善的學習環境,讓他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所以在幼兒舞蹈教育中,應遵循符合幼兒年齡段的基本原則和教學方法。
關鍵詞:幼兒教育;基本原則;教學方法
一、幼兒舞蹈教育的基本原則
教學原則是根據教育教學目的、反映教學規律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師的教,也指學生的學,應貫徹于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和始終。
教學原則反映了人們對教學活動本質性特點和內在規律性的認識,是指導教學工作有效進行的指導性原理和行為準則。教學原則在教學活動中的正確和靈活運用,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發揮著一種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根據幼兒年齡、生理、心理等因素,可以將幼兒舞蹈教育的基本原則概括為教學相長、啟發誘導、循序漸進和形式多樣四個方面。
(一)教學相長
孔子在《禮記·學記》中提出:“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可以將其理解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可以相互促進,這一原則揭示了教與學之間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即矛盾又統一的關系。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在幼兒舞蹈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幼兒舞蹈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充滿童趣性。幼兒舞蹈教師應在日常生活中認真觀察幼兒的活動規律,不斷改進幼兒舞蹈動作,有效地激發幼兒對舞蹈的愛好和學習興趣。
(二)啟發誘導
教師教學生,最重要的是啟發誘導,教師如果能在教學過程中成功做到啟發誘導,就能使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就會感到學習有趣而容易,又能進行獨立思考,發展思維能力。因此,人們常說啟發誘導是培養學生的學習情趣,使學生獲得知識、認識事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則之一。
在實際的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幼兒獲得某種體驗和認知往往需要一個過程。從操作上來講,教師提出問題或傳授一個知識點之后應耐心的等待,在適當的時候稍作停頓,給幼兒留有思考、觀察、探索的時間。教育家陳鶴琴曾說:“凡兒童能夠自己想的應當讓他自己去想。“
(三)循序漸進
任何教育過程都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這是由教育發展客觀規律和認知發展規律所決定的。幼兒舞蹈教學也是一樣的,如果沒有對單一舞蹈動作的訓練掌握,就不能表演出完整的舞蹈作品;如果沒有對舞蹈基礎知識的系統學習,就不可能會對舞蹈作品有深刻的體會。幼兒舞蹈教學的整個過程都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展開舞蹈教學,有利于幼兒的長遠發展。
(四)形式多樣
由于幼兒自身的發展特點,他們對于任何事物都不會有持久的興趣。因此,確保形式的多樣性就成了保持幼兒興趣的關鍵。通過實踐發現,多媒體教學是確保幼兒對舞蹈保持興趣的一個有效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多媒體教學具有聲圖并茂、直觀形象、感染力強、表現手段多樣的特點,可以打破時空和地域的局限,根據教學要求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在學習蒙古族舞蹈時,會學習到“軟手”的動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向幼兒展示有關草原的人文地理概況和鷹在藍天上翱翔的動作,給幼兒以直觀、豐富的感性知識,啟發他們的想象,有利于教學的巡禮進行。
二、幼兒舞蹈教學方法
就目前來看,幼兒舞蹈教育雖然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仍有不少問題有待于解決。有些舞蹈教師仍然固守傳統教育中與當代教育不適應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實施過程中帶來一系列問題,苦于一時找不到解決的路徑和方法,致使現階段幼兒舞蹈教育實現教育的本位目標受到較嚴重的影響。所以,教育工作者與研究者們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幼兒舞蹈教育理念與新方法。
(一)示范法
示范法是幼兒舞蹈教育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也是幼兒最容易接受的一種直觀的教學法,它以教師的具體動作為范例,幫助幼兒了解所要學習的舞蹈動作。
教師將完整或者單獨的舞蹈動作一次或多次示范,其目的就是為了使幼兒對舞蹈內容進行了解。教師示范舞蹈動作時一定要準確把握舞蹈風格,動作方向、路線要清楚,幫助幼兒更快、更好地掌握舞蹈基本動作。幼兒的模仿能力強,如果教師的示范動作不準確,后期將很難糾正。在教授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國舞五級考級內容《農家小女孩》東北秧歌的訓練時,要講清楚東北秧歌的風格特點:即哏又俏,即穩又浪,穩中有浪,浪中有穩,剛柔結合,不能扭扭捏捏軟綿無力,再進行舞蹈動作的教學,動律訓練分腳下和上身兩部分講解。例如,壓腳跟注意切分節奏,腳跟起的低壓的快,壓在正排上;上身的上下動律發力點都在腰上,經過腰劃下弧形,扭在副排上。
(二)游戲法
游戲教學法從幼兒的天性出發,可以讓幼兒很快的融入到舞蹈學習中去,既能讓幼兒體驗到游戲的快樂,又能讓他們在游戲的同時學習到舞蹈技能。
幼兒喜歡模仿、故事表演、比賽等游戲,運用幼兒的喜愛進行舞蹈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模仿游戲時教師可以根據大自然中的事物作為模仿對象,如青蛙、蝴蝶、孔雀等;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喜歡的童話故事配上舞蹈動作,增強幼兒多舞蹈學習的興趣,但舞蹈動作不要過于復雜,以免幼兒感覺太難失去興趣;幼兒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將幼兒分組或者個人進行舞蹈比賽,比賽設置為他們學習舞蹈增添了一定動力。教師對獲勝的幼兒進行獎勵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了比賽失敗的幼兒,要給予鼓勵獎。
(三)練習法
練習法是根據不同年齡段的不同教學任務,有目的地重復某一動作或某一組合的方法。練習法要求幼兒積極參與舞蹈教學活動,是幼兒形成各種舞蹈技能的必經之路,通過反復練習,才能熟練掌握舞蹈動作。
練習法根據舞蹈動作的組合程度和幼兒練習舞蹈的自主程度分為單一動作練習、組合練習、集體練習、自主練習。
1.單一動作練習一般是教師教授新動作時進行的,是幼兒對新動作從模仿到消化的過程,有很多舞蹈動作,幼兒在剛接觸時都不能做的很好,需要在教師的反復指導下才能掌握。
2.組合練習主要是舞蹈組合完整的練習,組合中每個動作之間的銜接和動作的順序都需要幼兒經過多次練習才能記住。
3.集體練習是指教師帶領全班幼兒共同進行動作練習,這種方法在訓練全班幼兒動作的統一、隊形變換上有明顯優勢。集體練習可以讓幼兒學習如何在集體中和睦相處,有助于培養幼兒集體榮譽感。
4.自主練習是教師在課堂上給幼兒留出時間或者讓家長在家中督促幼兒自己進行所學舞蹈練習的方法。自主練習注重培養幼兒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兒自主練習后,教師要進行檢查,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指導。
(四)講解法
教師要向幼兒傳授舞蹈知識,語言講解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語言講解要生動形象、通俗易懂。例如,教師教授幼兒轉動手腕這一動作,如果按照動作要求講,幼兒學起來會沒興趣教師教授也會費力。但是如果告訴幼兒到果園摘蘋果,抓住蘋果轉動手腕擰一下就會收獲一個大蘋果,這樣幼兒就會很快的掌握動作要領。所以,適應幼兒的語言講解是極為重要的一種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趙蕾.淺談幼兒舞蹈教育在幼兒成長中發揮的作用[J].戲劇之家,2021(06).
[2]李莎莎.舞蹈教育對幼兒認知發展的促進作用及教學建議[J].戲劇之家,2021(08).
作者簡介:吳正提(1989-)男,漢族,山東菏澤人,文學學士,舞蹈學,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