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程
摘要:混凝土是當下我國建筑工程中十分常見的組成部分,其中包含建筑混凝土、建筑模板和建筑鋼筋三個主要部分,近幾年隨著各種新的材料技術產生,能夠對混凝土工程質量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也有所增減,其在落實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質量問題,一旦發現需要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避免對建筑工程質量產生不利影響。本文先簡單闡述了建筑混凝土工程的實際內容和相關概念,又提出了在建筑混凝土工程當中常見的質量問題和相應的解決方式,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的優化提供合理參考。
關鍵詞: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質量
房地產行業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們已經成為了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1]。該行業的火爆帶動了建筑工程項目數量提升,人們對尖錐工程質量和其外形的美觀程度要求很高,混凝土工程作為建筑工程眾多核心環節中的一部分,其質量問題始終是管理人員和工人控制的重點,在未來的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盡可能以預防為主落實相應工作,這樣才能從源頭上達到提升建筑工程質量的目的。
一、建筑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本質上屬于由膠結料、骨料、水和外加劑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拌合的混合物,其在硬化之后就能夠成為具有一定強度和硬度的結構。混凝土的優勢比較多,主要就是作為結構材料使用能夠展現出很高的性價比,且在建筑工程中應用的難度不大,幾乎可以與所有種類的建筑工程相匹配。不僅如此,混凝土材料在抗震性和抗拉應力等方面都有十分優秀的表現,且可以根據工程需求,對混凝土材料當中的部分含量進行調整,這樣就可以改善其性能。混凝土結構的差異性主要就是由于其中的材料含量不同,但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降低其性能,尤其是其承載力,且現代建筑工程的工藝復雜程度提升比較明顯,其流程也很復雜,工作人員對混凝土結構工藝進行控制的難度很高,因此為避免返工,更要注意預防施工質量問題。
二、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問題及解決措施
(一)現澆板裂縫
在混凝土工程中,現澆板裂縫十分常見,若情況不嚴重就會對混凝土工程的美觀度產生影響,若問題比較嚴重就會對建筑整體結構的穩定性造成威脅。如:某混凝土工程中產生了比較嚴重的現澆板裂縫,管理人員分析其產生的原因,認為有以下幾種可能,即混凝土后續養護工作沒有得到重視,導致其在凝固的過程中受到了高溫和大風環境的影響,導致混凝土結構表面的水分流失速度過快。或者混凝土在振搗過程中,幾次振搗之間的間隙時間果斷,混凝土沉降不到位,通知模板支撐不夠穩固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了緩慢的變形情況。針對此種情況,該工程管理人員要求工人將混凝土工程返工,并在返工過程中做好預防工作。該管理人員主要從施工的角度思考,他要求工人保障模板的穩固程度,且嚴厲禁止在混凝土現澆板上集中堆放混凝土。同時在混凝土振搗和澆筑按照標準要求落實好之后,還親自監督后續養護工作,即在混凝土結構表面覆蓋塑料薄膜,并在48h之內禁止踩踏,在后續的15d內,都派遣工人定時噴水,保障混凝土表面的濕度,避免產生裂縫。
(二)夾渣與露筋
一般情況下,在混凝土工程當中產生夾渣的情況是由于模板在使用之前沒有徹底清理。此種問題的預防難度不大,只需要要求工人在使用模板進行現澆之前做好清潔工作,并保障模板沒有過于干燥即可。
而露筋的問題指的是混凝土工程中。有部分鋼筋沒有被混凝土包裹,產生了外露的情況[2]。產生此種問題的主要原因一般是混凝土結構當中的鋼筋墊塊醬燒或沒有注意設置保護層等,模板拆除過早和漏漿也是導致此種問題產生的可能原因。其次混凝土結構的拆模時間嚴格根據混凝土構件的強度要求設計,為避免失誤,該工作人員在拆模之前還對混凝土的結構進行了強度檢測。最后是檢查了鋼筋的強度、構造等參數與工要求的混凝土厚度相符[3]。
(三)孔洞、蜂窩和施工縫
在混凝土工程落實過程中,如果混凝土沒有嚴格按照順序進行振搗工作,或產生漏振的情況,混凝土就會砂漿分離或者褒獎,最終產生孔洞。產生此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混凝土振搗不實或者模板拼接不嚴謹導致有漏漿的情況產生。針對此種問題,可選擇加強振搗工作,或在混凝土進場的第一時間落實質量驗收工作,一旦混凝土產生離析和泌水的情況就要求供應商調換、才外模板的交接檢查應提高重視程度,合格后才能落實混凝土澆筑工作。
混凝土工程產生蜂窩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表面缺少水泥砂漿,面對此種情況的預防措施,可以某混凝土工程的管理人員為例,管理人員嚴格按照標準的混凝土配合比例計算公式進行了拌合,即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使用的水泥強度為C30,為保障比例的合理性,還在90×100cm的范圍內進行了實驗,結果顯示此種比例的穩定性和強度等基本參數都符合施工標準才大范圍在工程中投入使用。
混凝土工程施工縫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混凝土強度不足的情況下清理了施工縫。或者接槎位置的處理不達標。標準的水工方式應該是先在混凝土的施工縫位置進行剔鑿處理,當混凝土強度達到標準之后,再落實表面剔鑿工作。這樣做是為了加強對混凝土剔鑿和清理工作的落實質量,也可在界面鋪貼10-20mm厚的水泥砂漿,也能避免產生施工縫。
(四)模板與樓梯錯臺
在模板施工的過程當中,如果混凝土結構模板龍骨存在支撐變形或者位置不準的情況,就有可能產生脹模、倒模等問題。具體的預防措施可以參考《模板專項施工方案》當中的內容,結合工程實際慶魁昂進行計算,保障模板支撐系統的強度和剛度符合標準。在樓梯施工的過程中,模板標高是問題的常見環節,部分建筑工人為保障踏步高度統一,會忽略斜板厚度的問題,在此環節落實過程中需認真核對圖紙和實際混凝土結構的標高情況,若差異>2%就要考慮返工。
若樓層連接位置的模板位置不準確或者沒有做好固定工作,則下層混凝土就容易產生樓層上下錯臺的情況。針對此種情況,可通過合理地增強加固手段,保障模板位置的準確程度,并根據標準尺寸進行適當修改。
(五)回填土
一方面是三七灰土,在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當中,三七灰土通常會在厚度方面不符合要求,即分層厚度>300mm。若想避免此種情況,工作人員可以選擇使用合格的白灰以及素土混合,控制分層厚度<300mm,若局部不能使用大型機械設備壓實,工作人員也可以通過人工的方式壓實,且要注意此項是哦工不能在冬季落實。
另一方面是素土回填,若回填土質與要求不符,且其中含有濕陷性土和建筑垃圾,很容易導致其厚度>300mm,且此項工程與三七灰土相同,不能在冬季落實。想要對相關問題進行預防,工作人員需要注意選擇合格的材料,同時還要配合使用層層壓實的方式進行檢測,嚴格控制素土含水率在21%以內。
結束語:
綜上所述,混凝土工程落實過程中有可能產生的質量問題很多,且屬于消耗成本比較嚴重的項目,顯然注意這項工作的質量管理對建筑工程來講十分重要。施工單位對于混凝土工程中的質量問題應該保持零容忍的態度,同時結合以往工作經驗有針對性地做好預防工作,保障在問題產生的第一時間就能夠找出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張蓉.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術的現狀及要點分析[J].四川水泥,2021(07):222-223.
[2]朱振鵬.研究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問題與對策[J].低碳世界,2021,11(06):156-157.
[3]荊州.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分析[J].江西建材,2021(05):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