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
摘要:本文從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開展的時代背景出發,從政治、經濟、社會三方面分析有效開展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意義,接下來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而給出相關策略。
關鍵詞: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問題;有效措施
引言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也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搞好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能夠更好推進國家經濟改革和發展。而加強對國有企業的監督,尤其是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是實現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在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過程中,對紀檢監察工作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經濟社會發展新時期,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中依然面臨著諸多新問題,而深入問題研究,探索紀檢監察工作新思路,是促進國有企業發展,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斗爭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有效開展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意義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主要是指針對國有企業的組織和個人進行的黨的紀律檢查和行政監察工作。基于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特殊地位,做好紀檢監察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有利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改善國有企業內部的政治生態。在新的發展時代,黨中央作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布局,而要想有實現“四個全面”戰略,必須要發揮黨的核心作用。在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的過程中中,紀檢監察工作就像是一把利刃,能夠刺穿國有企業在黨建工作中的“潰臃”,嚴格治理黨組織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用法律的武器實現抑腐、防腐和反腐,對腐敗形成高壓態勢,打破國有企業中不健康的人際關系,革除流弊,純潔和凈化國企的政治生態環境。
其次,有利于鞏固國民經濟基礎,提升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依靠公有制經濟的基礎地位,而國有企業掌握著國家經濟命脈,是公有制經濟中最主要的表現。因此,有效開展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能夠鞏固公有制經濟的基礎地位,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時,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國有企業承擔著巨大的下行壓力,加強紀檢監察工作有利于企業深化改革,激發企業內在活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進而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鞏固國有經濟地位。
最后,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國企形象,打造國企品牌。近幾年,紀檢監察機關使用雷霆手段,"打老虎"和"拍蒼蠅",揪出了一大批國企腐敗人員,讓民眾看到了黨和國家反腐倡廉的決心,也肅清了國有企業內部環境,提高了民眾對國企形象的認可度;同時,在紀檢監察機關的督促下,國有企業積極改善內部的政治生態、規范生產經營,積極打造有影響力的國企品牌,為國企積累了良好的社會聲譽,也提高了民眾對民族企業的認同感。
二、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斗爭發展過程中,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也積極展開,但是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卻需要紀檢監察部門提高思想認識。
首先,紀檢監察機關在人員培養方面存在問題,導致紀律監督和行政監察工作不到位。例如在針對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中,相關部門在人員配備上不合理,導致人員數量不足,難以有效落實紀檢監察工作要求;相關部門對人員的培訓缺乏針對性,沒有體現出紀檢監察工作的特殊性,導致其專業性不強,工作方式單一;人員存在年齡偏大、學歷偏低、思想認識不足等問題,在工作中缺乏主動性和責任感,難以保證紀檢監察的有效開展。
其次,紀檢監察系統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紀委、國資委、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等多個部門的有效配合,但是,國企紀檢監察過程中,各部門的監督力量缺乏有效整合,彼此之間的聯動性不足,導致工作疏漏,推諉責任等問題,影響了紀委監督效果。
再次,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權力需要受到進一步的監督和約束。目前,在一些國有企業中,領導者在人事、財務、重要生產經營事項決策中依然掌握著絕對的權力,而這也為腐敗提供了溫床。紀檢監察部門在工作中攝于領導者的權威,沒有實現有效的監督,導致工作走形式、不到位。
最后,紀檢監察工作缺乏力度和效率。一些地方的紀檢監察機構在工作中,強調教育引導,輕視監督查處,在工作中難以形成威懾力,沒有針對國企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出整改要求,導致問題被忽視、被掩蓋,難以發揮紀檢監察的實際作用。
三、有效開展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相關措施
(一)完善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制度
紀委監察部門應針對國有企業所涉及的領域,制定針對性的監督辦法,針對生產目標、開發意向、投資規模、合作模式等重大事項制定相應的監督方式、程序和內容,規避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問題;認真執行中央八項規定、黨委工作的實施辦法,嚴格內部管理、強化作風建設,針對財務、審批、審計、會議管理、基層調研、作風建設等工作形成監督制度,并針對人、財、物的配置,完善制度建設。
(二)促進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制的有效運行
為保證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制的有效運行,相關部門應多管齊下,推動監督檢查工作的落實。例如相關部門應構建黨風廉政教育體系,從思想上提高黨員的覺悟,培養其"不想腐"的思想理念;加強對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決策權、執行權的控制,應權力制約構建"不能腐"的環境;加強與司法機關、執法機關的配合,提高對腐敗案件的查處力度,時刻敲響警鐘,形成"不敢腐"的氛圍。
(三)加強國有企業紀檢監察人員隊伍建設
專業素質過硬的人員隊伍是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有效開展的基礎。相關部門應重視人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首先根據紀檢監察需要優化人員配備,深刻認識到隊伍建設水平,并做出針對性的調整;完善管理凡是,提高人員的服務意識,從思想認識到專業能力方面進行全面培養,打造精干高效務實團隊。
(四)促進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文化建設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積極健康的文化支撐。國有企業在文化建設中應重視廉潔文化的培育,從"不敢腐"和"不能腐"、"不想腐"的角度強化文化力量;構建長效監督機制,讓檢查監督工作常態化,并融入企業文化,并利用多種手段進行宣傳,提高文化的影響力,支持紀檢監察工作的推進。
結束語
總之,在“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下,加強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意義。目前,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問題,相關組織和部門積極逐級推進,完善紀律監督、行政監察的工作模式,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同時,紀委監察部門也需要深入研究,應對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新情況,以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斗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