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文
摘 要:在大豆的生產種植過程中,要想使其產量和質量能夠得到顯著提升,要結合不同的生長階段,選用不同的肥料,以此為大豆的健康生長提供必要的營養支持。在大豆的種植過程中,針對施肥管理工作而言,要著重關注,進一步有效應用減肥增效技術,通過最少的肥料體現最大的施肥效果,進而為玉米種植效益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結合這種情況,本文重點分析大豆種植過程中的減肥增效技術要點等內容。
關鍵詞:大豆;減肥增效技術;要點
引言
在大豆的生長過程中,對于氮磷鉀等相關肥料有著比較大的需求量,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著重做好大豆的肥料供應工作,使其營養更加充分,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大豆的產量,進而為種植戶經濟收入的增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大豆的施肥管理過程中,要盡可能有效普及和應用減肥增效技術,在實踐的過程中落實相關技術要點,進而確保其產能得以提升。具體來說,大豆減肥增效技術要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科學合理的利用前茬肥。在大豆的施肥管理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避免重迎茬,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科學合理的輪作,在肥料的運用過程中可以有效應用前茬作物的殘肥,這樣可以呈現出良好的減肥增效的效果,通常情況下在大豆種植過程中,往往會種植在曾經種過玉米或者小麥的地塊,這類地塊相對來說施肥量都比較多,有很多的殘留肥料在土壤之中,利用此類肥料,這樣能夠呈現出切實有效的肥料利用效果,同時也可以更有效的實現減肥增效,為大豆的生長提供比較的營養支持。另外,也可以利用壟溝中的肥料,以此利于肥料的吸收,這樣可以進一步減少肥料的用量,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相對應的營養支持效果。
二、施足有機底肥。在大豆的施肥管理過程中,有針對性的應用有機底肥,這樣也能夠呈現出良好的肥料供應效果,實現減肥增效。有機肥主要是指農家肥,以畜禽糞便及一些青稞為原料經過漚制腐熟制成。有機肥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完全肥料,通過這種肥料的有效應用可以體現出綜合性作用,有減肥增效的效果。在這種肥料中有著十分豐富的氮,磷,鉀等相關元素,同時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也十分豐富,因此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為大豆提供充足的營養支持,對其理化性質和生長質量的提升都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通過有機肥的應用可以更有效的改善大豆土壤的結構,使其保水保肥能力進一步增強,提升大豆的產量和效益,因此在有機肥的使用過程中,要高度關注,進一步明確不同地區的實際條件和土壤特征,進而選擇相對應的肥料,以此為大豆種植效益的提高提供必要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有機肥作為底肥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天氣情況,選擇更切實可行的使用時間,充分根據春季或者秋季翻耕一同施入,確保肥料能夠在土壤之中均勻的混合,對于某些起壟的地塊來說,可以在播種之前破壟進行條施,然后再合壟,以此確保其夾施的增肥效果。
三、巧施種肥(口肥)
要想體現出良好的大豆種植減肥增效效果,在應用相關技術的過程中,也要著重做好種肥的施用,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3.1做好種子拌肥。在大豆的種植過程中,當前往往采用新型根瘤菌肥對于種子進行相對應的攪拌,通過這種拌種方法能夠更有效的提升大豆根系的固氮能力,與此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有效提升大豆根瘤菌及數量,同時通過這種方法也能夠有效促進大豆發芽質量、發芽率進一步提升,通過相對應的生產實踐,可以進一步有效看出,通過這種減肥增效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大豆的肥料應用質量和應用效率,使大豆的成活率和生長率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也可以呈現出成本節約的效果。
3.2測土配方施肥
在當前大豆種植和生產過程中,采用這種測土配方施肥的方法是比較常用的技術手段,有著良好的技術優勢,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著重針對土壤的養分情況進行充分的分析和判斷,對于地塊進行有效化驗,然后結合大豆作物的生長需求,對于所需的肥料進行相對應的測定,然后結合具體的測定結果和所需的化肥元素含量來確定相對應的化肥類型和比例等等,通過科學合理的測定,這樣能夠進一步把握土壤中所需的氮、磷、鉀及其他微量元素情況。與此同時,有效規避施肥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這樣可以更精準有效的進行施肥,從而體現出減肥增效的效果,對于土壤進行更充分的營養供給。同時使土壤的養分比例進一步協調完善,有效平衡,通過這種施肥方法的有效應用,可以充分體現出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按需進行肥料供給,這也是現代大豆生產過程中的必要方法。
3.3種肥施肥方法
種肥就是在播種時同種子一起施下的肥料,也稱為口肥。主要是滿足大豆出芽及苗期的養分供應,種肥施用的過程中要和種子進行隔離,有效避免肥料對種子造成灼傷,出現燒苗或者燒種等相關問題。種肥要施在種子下4厘米左右的深度,或者施在種子側面6厘米左右的距離,種肥深施能夠減少養分損失,同時充分確保苗木的養分吸收率得到顯著提升,進一步延長肥料作用時間,以此可以進一步有效增強大豆的根系,使根系發育更加健壯,為大豆植株的增長和健康強壯提供必要的支持。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可以有效進行分層施肥與機械分層深施肥,以此提高肥效。上層施肥深度為7厘米,底層施肥深度為15~20厘米。
四、適時適量追肥
4.1根部追肥
根部追肥主要分為苗期肥和花期肥,苗期肥多以尿素為主,這樣能夠進一步補充大豆苗期的營養所需。每公頃用量在75公斤左右,要充分結合土壤情況和具體長勢有針對性的增減,在肥料追施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要選擇幼苗或者開花的初期,在頭遍中耕時進行。花期肥一般在大豆植株開花后施用,在追肥的過程中要盡可能選擇尿素,同時可以在壟側開溝進行條施,之后趟土進行覆蓋。
4.2有選擇的噴施葉面肥
噴施葉面肥為大豆中后期的微量元素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粘著性和滲透強的葉面肥,這樣能夠呈現出良好的肥效。除此之外,也要充分確保葉面肥營養足夠充分,特別是針對大豆最為需要的硼、鉬、鋅等微量元素要進行充分的供應,這樣才能滿足大豆的微量元素需求。特別是在大豆的花莢期,要盡可能有效噴施葉面肥,這樣可以呈現出更加良好的效果,在噴施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噴施兩次,前后間隔時間大約為10天左右。
結束語
從上文的分析中能夠充分明確,在大豆的種植過程中注重做好肥料的供應工作是關鍵所在,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著重把握相對應的施肥技術和方法,盡可能有效應用減肥增效技術,使相應技術要點在實踐的過程中有效落實,結合不同地區的土壤特點和大豆的類型而選擇相對應的增效技術,這樣才能呈現出良好的施肥效果,為大豆的綜合種植效益的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慶超.大豆施肥技術淺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7(22):169.
[2]高麗鵬.論大豆施肥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7(02):84.
[3]宋銳.大豆施肥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6(06):175.
[4]楊文鈺,雍太文,任萬軍,樊高瓊,牟錦毅,盧學蘭.發展套作大豆,振興大豆產業[J].大豆科學,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