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樣化的影響,具有較高思想道德修養和政治素質的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才能夠在激烈地競爭中突顯其獨特的優勢,因此,加強中職學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本文將探究加強中職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種形式。
關鍵詞:中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目前中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首要因素就是教師和學生主觀上不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認為只要學好專業課知識,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即可,這樣的想法已經不合乎當下對于人才的要求,高素質的專業技能型人才才能夠在社會立足。
1充分認識加強中職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中職院校的學生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往往學生對待專業課十分認真,但是對于其他學科都是懈怠的狀態,這樣只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而不重視對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使得學生成為有才無德的人,這樣的人是不能在接下來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足的。那么對于中職學生的培養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技能的學習需要提升到同一高度。中職院校不僅是培養技術員,更是培養德才兼備的高技能人才。
首先,教師需要重視對中職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要先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到重要性,這樣才能夠在教學中潛移默化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其次,教師需要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宣傳引導,激發學生對于思想政治學習的重視,意識到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對于未來職業發展和生活的幫助,端正課堂學習的態度。特別是作為學生直接管理者的輔導員更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滲透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
2重視物質和精神獎勵的重要作用
在中職院校中,培養學生的目的不同于中學教育,中學教育下的學生學習目標是升學接受再教育,但中職院校的學生是面向社會,需要在畢業之后參加工作實踐,因此良好的思想政治素養可以幫助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能夠處理好各項工作事務和人際關系,有助于學生實現自我價值,因此,中職生需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為了加強中職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迎合學生多元化的需求,努力實現物理獎勵和精神獎勵并重。在中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將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相結合,充分認識到物質鼓勵的重要性,更加促進了對學生某種行為的正面評價和實際鼓勵,促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例如,對見義勇為等精神文明先進學生在精神鼓勵的基礎上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助人為樂表現優異的同學獎勵一些學習用具等,將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結合起來,單純某一方面的獎勵會產生消極作用,單純的物質獎勵會使得學生形成利己主義或是拜金主義,單純的精神獎勵在某種程度上不足以激發學生所有的積極性,那么以物質獎勵為輔助手段的精神獎勵才是獎勵的重點。精神獎勵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這是獎勵的最終目的。
3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
思想政治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但是學科內容卻不是獨立存在的,和其他學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標就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但是只依賴于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其他學科教師的教學也需要將思想政治教學合理融入到教學中,在知識講解中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還可以在教學中和社會熱點新聞相結合,通過事件分析幫助學生確立明確的處事方向。
例如,可以在思政教學活動或是班會時開展有關校園暴力事件的討論,這一些丑惡的校園暴力事件暴露出了現在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的情況,部分學生的道德觀念缺失,難以分析清楚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不正確的事情。在討論中,教師可以給出一兩個案例,引導學生分析典型事例,最后再根據學生的分析進行總結,學生在分析事件中正確認識到這件事的危害程度和其中含有的道德、法律內容,這樣的形式可以使學生深刻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點。
4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本就包含有枯燥的理論知識,若是滔滔不絕講授理論知識,“以理服人”這樣的效果往往會打折扣。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可以借助各種各樣的形式先吸引學生的參與熱情,再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定期開展主題班會,每次班會中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是案例討論、小品表演、演講比賽等多種形式,采用主題班會這一主要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除了課上,課下也需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動態,認真傾聽學生的心聲,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以訓斥或是懲罰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學生的問題,建立學生對于教師的信任感,形成良性循環。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畫板報,在宣傳欄進行思想政治相關內容的展示等。將這些教學方式有效結合起來,確保思想政治教學活動效果的最大化。
結語
采用多種形式加強中職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現階段中職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很理想,教師需要積極探究適合的教育方式,結合當下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時代特點,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在中職教育中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李紫靈.“互聯網+”背景下如何提高中職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44):122-123.
[2]袁瑞.“互聯網+”背景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思考[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9,(12):67-69.
[3]劉昀."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問題[J].文教資料,2018,(14):67-68.
[4]張曉麗.網絡背景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J].中國培訓,2016,(016):
作者簡介:
姓名:譚莉萍,出生年月:1991年5月15日,性別 :女,民族:漢, 籍貫:重慶萬州,最高學歷:本科,職稱: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