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彤
摘要:《室內裝飾施工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實踐中,高職學校存在著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特點不匹配、實訓環節易受限制的問題,應從教學方法的改革、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建立室內裝飾施工課程虛擬仿真系統三方面來做好工作。
關鍵詞:室內裝飾;施工技術;教學改革;虛擬仿真系統
《室內裝飾施工技術課程》與一般意義上專業課程不同,這門課程的最大特點是強調其實踐性,手把手地傳授技術技巧,注重體驗式教學,而非純理論知識的講解。該課程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目前高職高專的教材由于過于系統的理論性和本課程的有限學時產生矛盾,加之,高職學生基礎有限,學習動機也不是很高,理論性過強的教材不是很適合其學習,因此,對高職學生室內裝飾施工課程的教材和教法進行研究更新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對此進行論述。
1、《室內裝飾施工技術課程》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特點不匹配
職業院校學生不擅長于專注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三維空間的想象,愿意動手怕動腦。針對項目中的子任務,采取直接講授知識點的傳統教學方法并不符合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某些知識點講解抽象、枯燥,學生難以理解的情況,學生學習存在畏難情緒,以致失去學習興趣,導致課堂效果不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需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特點的新的教學方式。
1.2實訓環節易受限制
實訓環節分為校外實訓及校內實訓兩個部分。校外實訓環節受項目工期影響,無法與授課計劃安排進度相吻合。項目施工周期較長,學生到達項目現場往往看到的也只是整個項目施工流程中的其中某一環節,對于全部的施工工藝以及整體項目施工流程并沒有完整的認識,課程設置也無法在項目每個環節都安排校外實訓。同時,項目本身的選取有一定的難度,很多項目經理從施工現場的規范性以及安全性角度出發,不愿意接待學生團隊。其次,雖然目前大多數職業院校均有校內實訓室,學生也更易于在實訓室通過直觀感受及實際操作來學習新的知識點,但由于學時的限制及施工機具的操控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學生無法進行每一項工藝的實操。由于行業新材料及新工藝發展迅速,實訓室的建設也由于經費和場地的限制無法在第一時間更新,學生也就無法從校內實訓室接觸到最新的材料及施工工藝。
2.提高《室內裝飾施工技術課程》教學效果的措施
2.1、教學方法的改革
在教學方式上,改變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實行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互動的研究型、案例型、討論型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探索具有鮮明特色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有效教學方法。以實施案例式教學為例,教師或企業采取實際項目式的管理模式,以室內裝飾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為切入點,串聯相關學科知識與技能,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在教師指導下使學生以設計師兼施工員而非學習者的身份進行真實的工作研究,令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和真實,學習成果也更具有說服力和吸引力。此種方法,不僅可以梳理課程設置的連貫性與合理性,而且加大了專業設計與實踐環節的聯系,幫助學生更快地融入工作情景,明確工作需求和適應工作強度,調動學習熱情及主觀能動性。
2.2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
實踐教學在《室內裝飾施工技術課程》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課程對實踐教學進行了改革,構建了以校企合作為依托,由基本技能、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三個模塊共同組合而成的實踐教學新體系。在新的實踐教學體系中,精簡了以往大量驗證性的實驗項目,增加了以學生實際操作為主的具有探索性、技能性和應用性的實踐內容,保證每一名學生都能有親自上手操作和現場實際觀摩的機會。實踐教學與一般教學比較來說,需要更為扎實和豐富的準備工作,不能簡單地以為把學生帶到現場就會取得良好的實踐效果。針對課程內容和實踐項目,做好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專業水平的培養工作,使學生在入企之前具有豐富且扎實的實踐理論儲備。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從事企業的技術性勞動,協助其進行生產管理或建設,從而為企業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這也是高等教育與企業生產的重要結合點。此種方式,使得學生不僅得到了實踐技能的鍛煉,提高了社會適應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了解了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特點和工作環境。并且也滿足了學校謀求應用型人才培養和提升實踐教學的優質資源的需求,使得學校在第一時間了解并掌握相關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動態變化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目標。
2.3建立室內裝飾施工課程虛擬仿真系統
虛擬仿真系統的實際效果來看,它不僅讓教學環境大為改善,教學氛圍大為優化,教學效果也大為提升。這些效果在客觀上印證了室內裝飾施工技術虛擬仿真系統的三大獨特優勢:1) 降低教學成本,將所有學生的實習實踐活動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學生不再需要背負沉重的心理負擔進行線下實踐,學校也可以將有限的教學資源節省下來。極大地提升了教學時效和利用率,大大降低了課程的綜合教學成本。2)豐富教學手段。讓教師和學生可以在同一個教學模型上完成各種操作,這種實踐方式是師生實現“同步互動”的過程,此舉不僅大大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的有效性,而且在教學互動的過程中,有一對一的指導,更顯施工效果“親眼見 ”、工藝創新“隨心意 ”。就算是遇到了很難用語言去描述的問題,教師也可以快速通過操作系統立即還原問題,甚至利用系統的模擬功能將自己的想法“展示”在學生面前。而這種教學手段的豐富,把教學知識變得更加“具象化”,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3.小結
《建筑裝飾施工技術》課程教學改革中著重訓練課程所對應的裝飾施工員崗位,學生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訓練,注重學生對于施工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力求在能力訓練的過程中鞏固知識,使學生學到的知識不但是系統全面的,而且可以和工作崗位之間形成無縫對接。在教學方法上,運用微課視頻實現課堂翻轉,將虛擬仿真軟件與實訓操作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習效率,保證了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