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玲玲
(山東浩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山東 濰坊 261061)
企業在持續運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內部和外部狀況,財務人員利用財務數據進行系統分析,找出出現問題的原因,有利于管理層解決問題,也有利于規范會計處理。只有加強企業管理并不斷創新,才能使企業改變現狀,增強自身競爭力,提高企業效益。本文以甲公司為例,從其報表數據入手,分析該公司賬務處理的問題,根據該公司2019年季度報表中一些耐人尋味的數據,從戰略視角分析甲公司存在的財務處理問題。
本文從甲公司2018年度的季度報表及2019年的季度報表入手,分析其盈余質量。觀察甲公司毛利率的變動趨勢,我們比較了2018年5月、2019年5月、2018年8月以及2019年8月的環比,從比較趨勢來看,毛利率都呈現出下降的趨勢,而與此同時,甲公司依舊在進行瘋狂的擴張,繼續增加門店。銷售額繼續增加而毛利卻在下降,說明其銷售情況已經惡化,由此我們可以認為,新開的門店并沒有達到管理者的預期,反而成了企業的累贅,門店開張的新鮮勁一過,其銷售額就一落千丈。
從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其銷售凈利率從正數變為了負數,2018年8月與2019年8月銷售凈利率又回歸正常,但是這兩個季度的比較依舊呈現下降的趨勢。
甲公司市盈率呈現下降趨勢,由2019年2月的38.74下降到2019年5月的﹣59.24。僅僅3個月的時間,出現這么大的下降幅度。
對報表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導致了盈余質量的惡化。一方面是由于新開門店的銷售沒有達到預期;另一方面則是甲公司同時宣布停止運營收購乙公司,并且在第一季度中記入了2800萬元的特許權費用。乙公司是一家A產品店,它在2018年1月被購進,而僅僅過了一年時間,甲公司就表示要出售它,這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是一項失敗的投資。而從2000上市開始,甲公司就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快速成長的公司通常不會偏離其核心業務,除非成長已經開始放慢,而根據之前對報表數據、公司戰略及管理方面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很顯然甲公司錯誤的公司戰略,已經影響到了自身的發展,成長已經開始放慢。
再加上之前A產品店的關閉,這兩項業務導致的大筆費用的入賬極大地拉低了利潤,且由于收購乙公司失敗,之前的投資資源也被浪費了,這一失敗的投資直接導致了目前的經營困境。且公司首席運營官于2019年8月16日離職,表明公司財務狀況的惡化已經導致了高層的嚴重分歧,這也給市場傳遞了不好的信號,對甲公司的股價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對于一家上市企業,股價是其市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盈余質量開始惡化,對于一家正在快速發展的公司來說顯然是一個不好的信號。
起初,甲公司的會計處理及財務問題還不明顯,真正開始引人注目是在它與一個連鎖企業洽談特許權收購事宜時,它的會計處理被稱為激進的會計處理方法,甲公司將收購款作為無形資產處理,歸為所謂的“特許權”,另外還將利息收入歸于收入項,還包括將擔任顧問以及需要付給被收購公司的最高執行官3500萬元作為補償成本,而這兩項支出也被計入“取得特許權”無形資產的組成部分,而不是體現為會沖減利潤的成本項目。最值得注意的是,甲公司將這些項目計入無形資產,并且不予攤銷。在會計準則中,無形資產攤銷應當在使用壽命內系統合理攤銷,對于使用壽命不確定的應進行減值測試,發生了減值的則應計提無形資產的減值。
我們并不能得出該項特許權是否有使用年限,如若有使用年限,則應屬于具有使用壽命,就應根據使用壽命結合相應的方法進行攤銷;如果使用壽命不確定,則應根據行業中通用的做法對這項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很顯然,甲公司既沒有進行攤銷的處理,也沒有進行計提減值測試。
由于這筆不恰當的會計處理,我們有理由認為該公司存在虛增資產、少計費用,從而虛高利潤,達到粉飾財務報表目的的行為。2017年,甲公司的無形資產僅為16621萬元,到2018年2月卻猛增到49354萬元,而2019年2月則達到了更為驚人的175957萬元,并且在2019年接下來的幾個季度一直維持在這一數量,而我們無法從報表中看到其對自身無形資產應當進行而沒有進行的當期損益的相應調整。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該報表中凈利潤的真實性存在問題,且沒有進行相應的披露,這顯示出公司高層為了維持自己作為上市公司的閃亮的數據,已經開始掩飾自身的財務問題,而這一現象的出現說明該公司的狀況已經堪憂,現階段甲公司財務狀況已跌落到低谷,甚至滑向破產的境地。
每一家想持續發展的企業都想上市,而上市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一家企業的成功。在甲公司剛上市時,因為其身處一個投資者追捧的行業,所以投資者愿意購買,而上市后需要表現更好的業績為其帶來了巨大壓力,因為只有實現快速增長,并且在每個季度都做到持續增長,才能維持良好的投資價值,但甲公司并不是那種能持續增長的企業,甲公司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也印證了這一點。
當證券機構披露了甲公司這些處理時,甲公司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否認錯誤,認為其特許經營權的處理符合會計準則,此時甲公司依舊不愿意調整。直到相關部門介入調查,甲公司的高層接連變動,如連續換了幾任CFO(首席財務官),以及2019年首席運營官卸任,都表明這些高層在公司財務聲明上存在分歧。直到2020年4月,甲公司終于發表了重述公告,宣布調整他們2019年度的財務處理。而對于特許權的處理導致利潤降低,下降區間為620萬~810萬元。
2019年8月,甲公司的凈利潤576.4萬元,如果調整了620萬~810萬元的利潤區間,則很可能導致甲公司2019年度末的報表由原先的盈利轉為虧損。此外,2020年度的季度報告也需要相應作出調整,這將對投資者對甲公司的財務信心造成極大的打擊。由此帶來的結局就是公告后第二天其股價直接跌到10元以下,這又一次沉重打擊了甲公司的市值。
上市后的甲公司猶如一架高速運轉的機器,任何部件出現絲毫的問題都會影響到其整個體系的正常運作。不幸的是,在公司核心領導層戰略制定失誤、經營管理層疏于管理等問題之外,甲公司財務方面的問題也不容樂觀,這些都使得投資者與甲公司漸行漸遠。
瘋狂的擴張戰略使甲公司特許經營門店的數量在短時間內快速增長,而同一地區市場上開設過多門店又導致了門店之間的激烈競爭,損害了單個特許商的利益。但甲公司只專注于母公司層面的收入和利潤的增加,最終導致新的投資者不愿再加盟甲公司,而自從甲公司實行擴張戰略以來,這些特許商中也常出現經營不善甚至賠錢的現象。
公司高層的頻繁變動、領導層的離職、相關部門介入調查、2019年首次對外宣布負面報告,以及分析師、觀察者在有關報紙上關于甲公司的評論,都向外界傳遞了不良信號,導致甲公司的利益相關者對其產生了疑慮。
而財務報表重述后,發布日期的拖延可能會導致拖欠1.5億元的信用透支,使公司面對巨大的償債壓力,并且面臨退市的風險。雖然債權人可能對甲公司的信用透支進行豁免,但這種情況已經很嚴重影響到了企業的市場形象,大大加重了投資者們的疑慮,打擊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
以上問題都使得甲漸漸淡出了投資者們的視線,最終由于公司市值的嚴重縮水,甲公司神話破滅,跌落神壇。
甲公司在進行擴張時銷售額繼續增加,其毛利卻在下降,說明銷售情況已經惡化。而根據對報表數據、公司戰略及管理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很顯然由于自身錯誤的公司戰略,甲公司的發展已經受到了嚴重影響,成長開始放慢。上市后的甲公司猶如一架高速運轉的機器,任何部件出現的任何問題都會影響到甲公司整個體系的正常運作,在公司核心領導層戰略制定失誤,經營管理層疏于管理等問題之外,甲財務方面的問題也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