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苑鑫
(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鄭州 450000)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乒乓球教學深受大學生的喜愛。大學生乒乓球運動水平和運動成績的提高,既離不開技術訓練、戰術訓練和體能訓練,也離不開心理訓練。然而目前,我國一些高校乒乓球教學中常忽視心理訓練,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影響學習效果。鑒于此,本文對高校乒乓球教學中心理訓練的意義與實踐方法進行研究。
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心理訓練就是體育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對大學生的心理進行干預和調節,糾正其心理問題,讓其形成適合乒乓球教學要求的良好心理狀態的過程。心理訓練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乒乓球運動有自身的特點,表現為球體小、速度快、技戰術變化多、精確度高、比賽氣氛緊張激烈、比分領先與落后頻繁交替等,這些特點要求運動員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體育教師只有重視心理訓練,才能使大學生提升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礙,在正式比賽中準確把握場上情況,做出準確的判斷,及時采取合適的應對策略,最終獲取勝利。
心理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3項內容。其中,認識過程又包括感知、記憶、想象、思維和注意。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大學生的感知有很多表現,如用眼睛看乒乓球教材、教師動作示范;用耳朵聽教師的語言講解、動作口令等;用手觸摸乒乓球臺、乒乓球拍、乒乓球等。通過感知,大學生會獲取很多與乒乓球教學活動相關的信息,這些信息保存在大學生腦中,這便是記憶。在學習過程中,大學生不僅能認識事物的外部特點(如發球動作),還能根據自己感知獲取的信息對事物進行分析、抽象和概括,從而找到事物的本質與規律(如不同發球技術對球飛行路線和落點的影響),然后解決當前的問題,這就是思維。在思維過程中,大學生通常會對事物的本來形象進行加工和改造,創造出新的事物,這就是想象。另外,在大學生學習過程中始終離不開注意,如注意看教師的動作示范、注意聽教師的語言講解、注意看對手的技術動作等。
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大學生并不是冷淡消極地參與教學,而是依據教學活動在他們學習實踐中的意義和作用,產生心理波動,從而產生的一定的情感。例如,大學生聽到體育教師的表揚后會歡喜與激動;在集體游戲中獲勝后會感到興奮與自豪。歡喜、激動、興奮、自豪,這些便是大學生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情感過程。
在認識過程和情感過程的基礎上,大學生會受到乒乓球教學活動給予的反作用力,然后做出一些意志行動,如大學生認真做筆記、主動做學習計劃、積極參與課外運動訓練等。在上述意志行動中,大學生產生下定決心和準備克服困難的心理活動便是意志過程。
在高校乒乓球教學活動中,不同的大學生因感知覺、記憶力、想象、思維、注意能力的不同,因此其心理過程會有不同的表現,這種不同的表現就是個性心理特征。個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現為性格、興趣、氣質等。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是通過其對乒乓球教學活動(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影響乒乓球教學的客觀因素(如教材、教學場地等)產生的心理過程而形成的。若大學生沒有對乒乓球教學活動形成以上認識,他們就不會對高校乒乓球教學形成個性心理特征。
心理訓練前,體育教師要引導大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對大學生的學習思想和行動都具有導向作用。體育教師要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如身體素質、乒乓球運動基礎、興趣愛好、個性特征等),引導其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使大學生的感知覺、記憶、思維、想象、注意等都集中在當前的學習計劃上。明確的學習計劃能夠有效緩解大學生的緊張、焦慮心理,增強其自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制定學習目標時,體育教師應讓大學生多制定一些短期、具體化、可量化的學習目標。
3.2.1 感知訓練體育教師在講解和示范乒乓球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應要求大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調動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維度了解乒乓球知識與技能。在高校乒乓球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安排不同的感知訓練,如視覺感知訓練、聽覺感知訓練、觸覺感知訓練等。
3.2.2 表象訓練表象訓練又稱為念動訓練、想象訓練、回憶訓練等,是心理訓練的重要方法,是體育教師讓大學生有意識地利用頭腦中已形成的運動表象進行訓練的一種方法。運動表象是一種綜合的表象,它包括動作形態與過程層面的視覺表象和內部用力感覺與節奏層面的動覺表象。表象訓練的主要內容包含表象覺察能力訓練、表象清晰性訓練、表象控制能力訓練4種。通過表象訓練,大學生在頭腦中會反復回憶、想象所學的技術動作,從而快速建立和鞏固正確技術動作的動力定型。
3.2.3 自我暗示訓練暗示訓練是大學生利用語言等刺激物對自己的心理施加影響,進而控制自己行為的方法。自我暗示能夠有效緩解大學生緊張、焦慮等心理問題,提高其施展技術動作時的穩定性。體育教師要教給大學生一些常用的積極的暗示語,如“放松,放松就是勝利”“我相信我的能力,我一定能成功”等。
3.2.4 模擬比賽訓練這是體育教師讓大學生在一個接近或高于乒乓球正式比賽要求的環境下進行心理訓練的方法。模擬比賽訓練能夠讓大學生逐步適應乒乓球正式比賽狀況,避免在正式比賽時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在教學中,體育教師要根據乒乓球專項特點、比賽規則、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模擬比賽,模擬乒乓球正式比賽的各種狀況,如模擬對手的打法特點、模擬比分落后情境、模擬裁判誤判、模擬觀眾喝彩聲、模擬各種天氣等。
3.2.5 肌肉放松訓練根據運動力學理論,人體的肌肉越放松,則肌肉接收、傳遞信息的能力就越低,肌肉向大腦傳遞的沖動就越少,大腦的興奮性就越低,此時心理的焦慮和緊張感就會大大減少。因此,肌肉放松訓練可以作為心理訓練的一種方法。肌肉放松訓練的方法有漸進放松和自主放松2種。其中,漸進放松是教師通過一定的方法,按照循序漸進的形式讓大學生的肌肉部位獲得放松。自主放松是大學生個人利用暗示語產生肌肉放松的感覺體驗,如“我的手臂現在感到很沉重”“我的髖部是舒適的、放松的”等。
3.3.1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 良好的學習動機是大學生積極參與乒乓球教學活動的前提。沒有良好的學習動機,大學生無法對高校乒乓球教學活動產生正面的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因此,體育教師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訓練時,要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體育教師要從“乒乓球運動與健康”“乒乓球運動與素質培養”等角度對大學生進行教育,使其充分認識乒乓球運動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意義,從而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
3.3.2 培養敏銳的感知覺敏銳的感知覺能夠讓大學生更全面地認識乒乓球的技術動作過程、動作順序和動作要領,從而建立完整的動作表象。體育教師可以通過感知覺訓練培養大學生敏銳的感知覺。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尤其注重培養大學生形成對乒乓球運動具有重要意義的專門化知覺——球感。
3.3.3 培養良好的注意力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良好的注意力是大學生準確掌握教師講授與示范內容的重要條件。體育教師可以通過秒表練習和模擬練習來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注意力。秒表練習是體育教師讓大學生注視手表秒針的轉動,持續注視5min而不轉移注意力。模擬練習是體育教師模擬乒乓球正式比賽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干擾狀況,以提高大學生的抗干擾能力。
3.3.4 提升自信心提升大學生自信心的方法有很多。從體育教師層面來講,對大學生的肯定、鼓勵和贊揚能直接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另外,體育教師還可以降低教學難度,讓大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來提高其自信心。從大學生層面來講,積極的自我暗示是提升自信心的有效方法。
3.3.5 強化思維強化思維的目的在于改變大學生腦海中固有的錯誤思維定式,促進其思維拓展,培養其創新創造能力。首先,體育教師要讓大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思維方法,如類比、歸納、聯想、綜合等。然后,體育教師通過課堂提問的形式引導大學生思考,鼓勵他們應用所掌握思維方法解決問題。
3.3.6 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具有良好意志品質的大學生能夠從容應對乒乓球學習過程中的難題,確保技戰術水平的正常發揮。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適當加大教學難度,為大學生制造難題,以培養他們的抗挫折能力,培養大學生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意志品質。
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體育教師不僅要組織技術訓練、戰術訓練和體能訓練,還要組織心理訓練。良好的心理狀態能夠讓大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能夠讓其更準確地理解體育教師的意圖,從而更好地掌握體育教師傳授的內容。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訓練時,體育教師要緊密結合乒乓球的專項特點、正式比賽要求和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訓練方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心理訓練并不獨立存在,而是貫穿于乒乓球技術訓練、戰術訓練、體能訓練中,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和大學生形成較強的融合訓練思維,使乒乓球技術訓練、戰術訓練、體能訓練與心理訓練相互影響、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