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盼,郭井雙
(佳木斯大學體育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國家更加關注人民的健康問題。2016年10月,國務院印發文件強調,因為身體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我們要建立一個“健康中國”。而幼兒健康是“健康中國”戰略體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關乎著祖國的未來,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研究發現,對幼兒實施適當的體育教育,有助于他們的身心發展,而課程的科學化,則起到了關鍵作用。幼兒體育課程是指幼兒在校園參加的所有體育活動,是幼兒教育工作者根據國家的培養目標以及幼兒發展的需要,將科學的理論知識和體育教育思想轉化為具體的課程內容所進行的體育教學活動經驗的總和,涵蓋培養目標、授課內容等方面。因此,本文在“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從如何提高幼兒體育課程的科學化出發,對課程提出一些見解,希望可以為幼兒體育課程體系的完善提供借鑒。
我國在2019年印發文件并明確提出,要推進幼兒體育發展,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這說明我國已把“幼兒體育”列為“體育強國”的重要內容之一,更說明國家對幼兒體育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眾所周知,幼兒體育課程是促進幼兒體育發展的主要載體,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若要提高幼兒體育教育的質量,必然要提高其課程的科學化程度。對國家和社會而言,開發科學的幼兒體育課程正符合“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國家發展戰略體系的需要。對幼兒來說,他們在參加體育運動時,不僅可以增強其自身體質,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可以在無形中增加許多與同伴交流的機會,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有助于培養他們開朗的性格以及團結互助的優良品質。所以,開展科學的幼兒體育課程是非常重要的,且已迫在眉睫。
為了給我國3~6歲兒童制定科學的發展目標,提供一些教育建議,我國在2012年出臺了相關指南強調,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協調的動作是判斷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但是,由于我們國家的幼兒體育教育起步相對較晚,導致相關的理論和創新成果相對缺少,最終使我國目前的幼兒體育課程無法滿足新時代的培養需要。
郝曉岑把我國關于幼兒體育方面的情況與日本、韓國兩國進行比較,研究發現,我國與韓國有些相似之處,即都在頒布和實施相關政策方面晚于日本,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和實踐成果較少且滯后。而日本與我國相比,較早地頒布并實施了一系列的幼兒體育教育政策,并且率先針對幼兒體育教育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產生了很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形成了一套相對比較完善的幼兒體育教育體系。張丹等人調查了我國不同省份的部分幼兒園,發現大部分幼兒園的課程出現了“重智輕體”現象,且大部分幼兒園教師認為智育最重要,而“體”就是讓幼兒做早操,在戶外活動、玩耍,沒有認識到體育課的重要性,更沒有認識到該課程的科學化問題。另外,據不完全調查顯示,諸多學校急缺專業的幼兒體育教師,普遍存在教師身兼數職、很難達到標準的幼兒體育教師素質的問題,而且僅有少部分的學校單獨開設專門的幼兒體育課程,導致課程缺乏專業的指導,很難發揮其巨大顯性和隱形作用。綜上所述,這些都是由理念認識不到位等導致的,最終使得我國部分幼兒園的體育課程的科學性有所欠缺。
幼兒體育課是幼兒在學校必須學習的內容之一,其內容是否科學、是否多樣化、是否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對幼兒體育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嚴重影響著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與教學質量的提高。李思瑩的研究發現,我國的幼兒體育課程以綜合性的體育活動為主,以幼兒園的培養目標和實際場地、器材情況來組織開展。而且,由于大部分幼兒園缺少專業的幼兒體育教師等,使得課程的培養目標不是很明確,教學目標設置比較籠統,體育課堂內容比較隨意且簡單,幼兒體育活動效果較不明確等。劉秀萍等的調查顯示,我國3~6歲幼兒的肥胖率和視力不良檢出率都表現出了快速增加的趨勢,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幼兒的身體活動強度遠遠沒有達到標準水平導致的。
研究發現,由于幼兒體育課程比較枯燥無趣,形式單一,無法滿足新時代幼兒體育教育的需要,無法吸引更多的幼兒積極地參與運動,導致我國幼兒身體活動能力長期處于較低的水平狀態,進而對我國幼兒在技能發展的啟蒙時期產生很大的影響,使其無法得到專業的指導,錯過最佳的基本動作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以,幼兒體育課程改革迫在眉睫。
幼兒階段接觸的體育運動對幼兒運動技能的初步形成和運動興趣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這一階段,國家的教育部門、幼兒園以及家庭應該不斷加大幼兒參加體育課程的支持力度。例如,國家可以在對幼兒體育課程的實施有著重要影響的幼兒體育教師上下功夫,不斷出臺相關的政策,促進高校培養出大量優秀的幼兒體育教師。另外,羅昆山的調查發現,我國有42.0%的幼兒出現了動作發展不協調現象,67.3%的幼兒對各類動作的掌握沒有達到同齡人標準水平,基本動作發展也出現了明顯遲緩的現象,幼兒體質逐年下降。所以,相關部門應該不斷加大對幼兒體育課程的支持力度,不斷完善幼兒體育管理體制,建立起一套比較完善的幼兒體育活動參與獎勵機制,定期組織開展相應的幼兒體育運動,鼓勵更多的幼兒積極參加各項符合其身心發展規律的體育運動,進而達到增強其體質的目的。
對幼兒園來說,幼兒園的負責人和幼兒體育教師應該認真學習貫徹“健康中國”“體育強國”戰略體系,為幼兒配備充足的場地和器材。同時,招聘更多專業的幼兒體育教師并定期組織其進行學習,為幼兒體育課程的科學化奠定物質和人才基礎。并且,幼兒園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在幼兒上課期間發生緊急情況的解決辦法,打消家長的顧慮。另外,還要明確幼兒體育課程的培養目標,不斷提高課程的科學化程度,探索出適合幼兒發展和現代教育需要的“幼兒園園本體育課程”,進而打造出更多的幼兒體育“金課”。對于家庭來說,家長應意識到體育課程的重要性,體育運動不僅可以增強幼兒的體質,更能有效地減少幼兒玩電子產品的時間,減少家長的煩惱。因此,家長應為幼兒參加體育運動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并建立幼兒在體育課程中可能發生運動損傷的心理預期,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運動。
幼兒體育課的科學化和多樣化程度,對適齡幼兒的身心發展會產生重大影響。研究表明,科學的幼兒體育課程應該包括基本動作練習、器械、體育游戲、體操以及安全教育等。但是,我國大部分幼兒園缺少多樣化、特色的、優質體育課程。在體育課程教學開發中,要根據不同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及每個運動項目的特點,按照科學性、游戲性、系統性、全面鍛煉等原則,有針對地開發出豐富多樣且難度適當的幼兒體育課程。徐瑤的研究發現,在幼兒體育課程中增加幼兒體適能課程,可以使幼兒擁有強健的體質。王琳認為,開放式體育活動更切合教學實際,更能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郭盼盼認為,幼兒教師應該采用以游戲為主的方式進行教學。例如,在幼兒體育課程中加入“踢毽子”“跳皮筋”等游戲,有助于幼兒體會體育課的樂趣,進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另外,實現幼兒體育課程的多樣化,還要充分考慮不同民族的文化特點,以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傳承,有利于“體育強國”戰略體系的實現為根本要求。例如,石富強等的研究發現,應該在一些專門的蒙古族幼兒園增加一些蒙古族特有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而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
科學的幼兒體育課程對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廣大幼兒體育教育工作者應在“健康中國”理念下,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不斷創新出更多優質的幼兒體育課程,把幼兒真正培養成健康、快樂、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