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良華 李麗莎
(廣東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廣東 湛江 524088)
現代漢語課是高校文科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也是一門重要的工具課,它是學生學好其他專業課的基礎,也是學生語言實踐的重要工具。“基于畢業生從業需求的現代漢語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對歷屆畢業生進行調研,證實了現代漢語知識在學生實際工作中有很強的應用性,調研獲得了一些數據上的支撐和學生們寶貴的建議,更加堅定了課題組深入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決心。作為語言類課程,現代漢語課的理論性較強,學生學習的難度較大,因此,采用科學、合理、先進的教學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常常是教師“滿堂灌”“一言堂”,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到教學過程中[1],教師難以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不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近些年雖然做了一些改變,比如加強課堂師生互動、增加課后練習等,但是這些改進仍然不夠,課程教學模式必須順應新形勢和新情況做出調整和優化,才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為了強化學生的人文素質,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新的培養方案中增設了通識教育和學科專業拓展課等模塊,專業課的總體學時受到大幅度壓縮。在有限的學時里如何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
課題組的《基于畢業生從業需求的現代漢語教學改革研究調查問卷》(以下簡稱為《問卷》)顯示,認為現代漢語課對現在的工作有幫助的調查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占97.59%,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占96.87%。這個數據充分證明了現代漢語課的工具性以及實用性,現代漢語知識對學生從業具有很大的幫助。
綜上所述,為了在新形勢下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更好地發揮學習自主性,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分析與應用能力,滿足畢業生的從業需求,現代漢語教學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
課題組對現代漢語教學模式的改革主要從教學方法與教學方式入手。改革的總體思路是把傳授知識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結合,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方式,不斷嘗試探索實現最佳教學效果的手段和途徑。
高校現代漢語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增強教學效果,教學方法的改革可謂由來已久。1993年《語文建設》發表了邵敬敏的《現代漢語課教學方法改革芻議》,《語文建設》為此加的“編者按”表示贊成作者的建議并號召有關人士來稿討論,從此以后現代漢語教學方法的討論成為各刊物的熱點。[2]直至目前,關于現代漢語教學方法改革的研究論文仍然層出不窮。
課題組在前期教學改革和歷年的教學實踐中,吸收前人的研究觀點,關注前沿的研究動態,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
課題組在改革實踐中,力爭做到課堂教學靈活多樣,避免教師“一言堂”,增加師生互動的有效環節,讓講授更加簡明清晰,讓學生學習更加主動。
現代漢語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以課堂提問、課堂討論、課堂展示為輔。
1.教師講授
現代漢語課理論性強,教師的講授非常重要。教師的講授要做到簡明清晰、生動易懂、詳略合理,否則學生難以理解一些抽象理論,無法構建知識框架。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有深厚的專業素養,還要有很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能把枯燥的理論知識用生動的語言闡釋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難點內容詳細講解,非重點難點內容簡略講解,一些特別容易理解的內容交由學生自主學習。《問卷》顯示,認為當年自己對現代漢語課的聽課興趣主要來自教師講解的調查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占54.22%,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占39.06%。
2.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督促學生認真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課題組教師在教學中特別重視課堂提問,有課前提問,還有課中提問。課前提問能夠反映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課中提問能夠反映學生當堂課的學習情況。因為有提問,學生聽課更加聚精會神,課后會自主復習。《問卷》顯示,認為課前提問有必要的調查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占90.36%,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占78.13%;認為每節課3次及3次以上課堂提問比較合適的調查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占68.67%,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占50.13%。這些數據充分證明了課堂提問在現代漢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3.課堂討論
在現代漢語教學中,課題組會針對某一些問題開展課堂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本著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3],通過討論,讓學生把一些疑惑和見解表達出來并形成共識,把所學的知識充分消化吸收并融會貫通。討論主要采取學生小組討論和師生共同討論兩種方式。因受學時的限制,教師會針對有必要討論的內容,隨機布置討論問題并控制討論時間。《問卷》顯示,認為學生小組討論是課堂師生互動比較好的方式的調查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占71.08%,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占73.44%;認為師生討論是課堂師生互動比較好的方式的調查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占84.34%,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占76.56%。數據表明,課堂討論是深受學生歡迎的一種課堂互動手段。
4.課堂展示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現代漢語課堂除了講授、提問、討論之外,還設置了課堂展示環節。課堂展示是由教師提前給學生布置研究內容,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研討并做成課件,由小組代表在指定的時間到講臺上展示的一項活動。由于學時有限,課堂展示一般每學期進行一次,利用兩個學時的時間。課堂展示的目的,是讓學生體驗并完成從知識輸入到輸出的過程。課堂展示對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掌握自主學習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現代漢語教學方式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創新。《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加強本科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和應用的意見》指出:“建立相對完善的在線開放課程線上管理、服務和評價體系,主動適應學習者個性化發展和多樣化終身學習需求,推動課堂教學模式改革,顯著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粵教高函〔2018〕156號)
課題組在新形勢下不斷探索教學改革的新模式。以往的現代漢語教學方式只有面授,即在教室進行面對面的教學。前幾年課題組引入QQ平臺互動教學,引入微課輔助教學,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2020年上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學校全面進行網絡教學,課題組嘗試了多種平臺,最終選用了超星學習通和QQ群授課及輔導。
經過這些嘗試,課題組已經摸索出較為成型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將用于以后的教學中。
1.以線下教學為主
線下教學指的是面授教學,這是傳統的授課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最大的優點是師生能夠面對面進行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反應來控制教學進度,可以采取提問、討論等形式靈活教學,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線下教學,師生互動最直接,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更好地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學生的響應也可以進一步激發教師的講課熱情。
課題組在教學中以線下教學為主。課堂上,把課程的主要內容、重點難點都條分縷析地講授出來,讓學生能夠構建起知識框架,取得最佳學習效果。
2.以線上教學為輔
線上教學是互聯網時代的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方式,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線上教學方式應用到高校教學中。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前,線上教學并沒有在學校課堂中被廣泛推廣與應用。通過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各級學校的教師們經過長久的努力和嘗試,積累了豐富的線上教學經驗,為以后線上教學的進一步開展奠定了基礎。課題組線上教學主要使用下列網絡平臺:
(1)QQ平臺
課題組分別建立了現代漢語年級QQ學習群和班級QQ學習群。年級QQ學習群主要發布課題組制作的微課視頻、課外補充練習和其他學習資源等,供學生們課余學習;班級QQ學習群主要用于任課教師給學生答疑、與學生互動。《問卷》顯示,認為現代漢語QQ學習群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的調查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占100%,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占98.44%。數據說明,建立QQ學習群是深受學生歡迎并行之有效的一種線上輔助教學方式。
(2)超星學習通平臺
在疫情期間,課題組經過優選,使用超星學習通直播或錄播授課,上傳電子教材、課件及章節練習等,圓滿完成了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任務。在學習通里積累的資源也成為日后開展線上輔助教學的基礎。
(3)其他網絡平臺
課題組偶爾也會使用騰訊會議、微信群輔助教學。這些平臺的運用相輔相成,豐富了教學的形式,擴充了教學的內容,優化了教學的手段,最大化發揮了網絡平臺的優勢。
3.逐步實現線下線上同步混合教學
基于線下和線上教學的優點,課題組擬在以后的教學中將線下和線上教學結合到一起,逐步實現同步混合教學。
線下教學仍然按照學時安排進行,完成課堂教學的目標。把因受學時所限不能深入講授和練習的任務留給線上教學,繼續發揮QQ學習群、超星學習通等平臺的輔助教學作用;繼續使用微課輔助教學,發揮微課簡短靈活的優勢,把學生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擴充知識容量,提高學習效率。
課題組的現代漢語教學模式改革實施以來,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效。
線下線上混合模式教學啟動以后,因課程學時不足而無法在課堂教學中講授的一些內容,課題組教師利用線上各種教學平臺,查漏補缺地加以完成,教學容量得到擴大,教學效率顯著提升。
自從改革實施以來,學生的現代漢語成績逐年提高,尤其是2018年以來,現代漢語課平均分數較以往提高較多,優秀率和良好率大幅上升,不及格率大幅下降,學生分數最集中的分布區間由70—89分變為80—89分。
混合式教學模式啟動以來,學生學習的平臺更加多元化,獲取的資源更加豐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顯著提高。現代漢語方向的畢業論文優秀率有所上升,并且已有論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
近年來,課題組教師陸續有校級和省級教改項目立項或結項;發表了數篇高質量的教研教改論文,獲得數個校級優秀教研教改論文獎項;兩名教師獲得校級教學質量優秀獎。
現代漢語課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對學生的語言實踐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現代漢語課所學知識,在畢業生的工作中運用較多。漢語言文學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工作都與語言文字應用密切相關,學生就業的崗位主要包括企事業單位文員、中小學教師、對外漢語教師以及公務員等。這些工作對學生的語言文字基本功要求很高,學生在校期間學好現代漢語課非常重要。因此,課題組在前期教改基礎上,把本輪改革的關注點轉移到畢業生的從業需求上,通過調研畢業生在工作中對現代漢語的應用與需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揚長避短,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技術手段,把教學改革落到實處,真正實現理論傳授、實踐訓練與實際應用的對接,更好地實現現代漢語課程教學目標,為社會培養語言功底深厚、語言應用能力強的高質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