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青青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黑龍江 大慶 163319)
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教育部人才培養的新要求與新目標,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管理模式是新時代高校推進創新創業人才研究與實踐的進程中構建的人才培養新理念,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高校加強立德樹人的重要環節,對于提升大學教育的質量有重要的意義。
社會的發展不斷更新著人們的思想認識,新時代,接受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也以其敏銳的觀察力關注著時代發展,因此,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與時俱進。本文從歷史與現實的邏輯出發,系統梳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歷程,明晰新時代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探究其產生的深刻原因,以更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與水平。
新時代以來,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社會信息化不斷向縱深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意識形態的斗爭愈加復雜,加強與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同樣也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方針、堅守主流意識形態的過程。對這一進程的回顧,是探析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必要基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探索、發展、創新三大階段。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大學教育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1984年,國家正式設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科專業,更加注重培養思想政治工作的專門人才,并在不斷探索中促進了這一學科的不斷發展。1978年,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在這一階段,經濟的開放和中西方思想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價值判斷,國家對于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蛾P于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的發布,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2012年,黨的十八以來,國家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于2019年3月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進一步明確了思政課的重點與核心內容,推動了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發展。
通過系統評估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以此作為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發展新模式的切入點,形成對其發生范圍、后果及產生原因的基本認知。影響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的因素十分復雜,主要集中在高校教育體系的平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完善、政策導向、學生自身發展要求等方面。
新時代,不同地區、不同類型高校、不同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較大差距,學校發展側重點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思政工作的投入與成效。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完善與發展是凝聚學校力量、推動學校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內因是推動自我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學生對于個人全面發展的要求能有效促進其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接受度。“理想信念不僅具有思想引領力和精神吸引力,還具有行動支配力。”[1]堅持正確發展方向,堅定理想信念是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石。
通過梳理國家、社會及大學生個人對于自主發展的要求,尋求大學生全面發展與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管理的內在契合性,這是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新模式的前提與基礎,也使我們更加明確自主管理新模式構建的方向與教育目標。
自主管理即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四自”能力。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使青年一代擁有了更為開闊的視野,同時也催生出新的問題,只有能夠自主學習、自主管理的新興人才才能快速適應時代的變化發展。大學學習生活與中學存在較大差異,剛剛從高強度學習壓力中解放出來的大學生面對寬松的學習環境、靈活的學習方式需要一個逐步的適應過程。作為國家培養的高層次人才,堅定的理想信念與良好的專業素養同等重要,在中西方文化的交匯中,大學生難免產生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模糊的現象,因此,搭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管理模式,是順應國家發展、適應社會競爭的需要,也是實現大學生個人未來發展需要的必然途徑。
步入新環境的大學生,擁有了更為健全的思維能力與自主判斷力,對于個人發展有了明確的自主意識,這為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提供了內在可行性;同時,大學的學習生活與中學不同,其學習以自主控制研究內容、學習目的、學習結果為主,教師多為引導和輔助。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學習資源的豐富與便捷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多自主選擇學習地域、時域及專業的機會,只有提高其自主管理能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其受教育的質量。
應深入挖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管理模式的學理支撐,通過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實問題作學理分析,以理論為支撐,是構建與完善教育發展新模式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在于實現個體自我發展與完善,從這一角度來看,自主管理的教育模式的育人邏輯在于學科育人與實踐育人的雙向互動。
學科育人是重要基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每個高校的必修課,系統化的課程講授涉及歷史史實、哲學知識,而更核心的內容是有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思政課授課過程中,應不斷優化相關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作為學習主體的大學生,應充分吸收課堂知識內容,在自主選擇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將堅定理想信念與加強自身辯證思維能力相結合,達到自我完善的目標。
實踐育人是必然要求。要依靠科學規范的管理方式,搭建文化活動平臺,充分發揮文化及精神研究基地的效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的個性差異要求高校采取更為靈活、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從而為其提供多種自主教育的選擇。自主實踐的過程,不僅是消化學習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自主教育的重要環節。實踐中解決困難、分析問題是增強自信心的有效途徑,實踐中所見所感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對國家發展的積極認同,從而樹立對國家未來的堅定信心。
積極心理學是時代進步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一門新興學科,“主張研究人類積極的品質,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和社會的發展,使人類走向幸福”[2]。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為人們指明方向、支撐其前進發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對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有著積極效用。
從價值激勵角度來看,大學生以自我管理的方式進行自主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提高人的自我發展意識的積極動力,有利于加強大學生自我認同感,以更加自信的心態對待學習與生活,充分調動其積極性,為滿足其自身建設需要不斷加強其自主管理能力,激發個人發展內在動力,進而提升其個人綜合素質。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與時俱進,充分考慮大學生思想特點,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管理融入學校整體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中。建立符合國情且可操作性強的新模式,離不開學校各個層面的共同努力,在此基礎上,以學校教務部門為管理主體,利用線上、線下兩種途徑實現對于大學生全面、科學的有效管理,切實提高大學生自主管理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盵3]靈活地利用新媒體平臺,能夠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
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微視三微一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弘揚優秀中華文化及民族精神,分享馬克思主義理論動態,傳達黨的教育方向,提高大學生愛國情感,堅定理想信念,從而打破思想政治教育的地域限制,最大限度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靈活性及選擇自主性。在這一過程中,積極發揮大學生專業特長,調動、鼓勵學生認真觀察與感悟生活,通過視頻記錄、情景重現拍攝短劇、撰寫學習與生活感悟等多種方式,借助新媒體傳播力,讓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深入內心,并轉化為行動實踐。
學習強國、極光新聞等各式學習軟件與時政訊息平臺的免費公開開放,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管理提供了多樣的可能性,提高了其學習工具選擇的自由程度。更快、更有針對性的信息傳遞有利于實現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有效灌輸”,同時,線上學習的方式集思想性、趣味性、互動性于一體,拓寬了教育渠道,吸引了學生的廣泛參與,充分發揮了新媒體的優勢。這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趨勢所在,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管理的重要方法與路徑。
通過輔導員、導師及學生社團的共同作用,在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大學生課堂教育、環境教育的同時,尊重大學生主體地位,啟發主體意識,更加注重大學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
其一,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自主學習離不開正確的引導與有效的管理調控,通過輔導員的日常管理與黨性教育,堅持方向把控與組織保障,在學習生活中多溝通了解大學生思想動態,從而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準確性、精準性。同時,面對豐富的校園活動,善于“放權”,集中學生智慧,提高活動策劃與問題解決的效率,最大限度為學生創設自主管理機會,建立自我發展平臺。
其二,通過專任教師的教學,梳理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進行集中式、系統化的傳播,提高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認知,培養和確立正確的世界觀,增強大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幫助大學生提高理論思想水平,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鼓勵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我監督的方式實現自我控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期性與持續性,轉變任務式學習理念,充分發揮理想信念對于個體實現自我突破的精神引領力。
其三,在校內通過學生社團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增加大學生生活的豐富性;在校院兩級管理下,開展豐富的學科競賽、創新項目等活動,為大學生搭建良好的交流平臺,激勵創新意識,真正做到讓學生成為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倡導者與參與者,充分肯定學生的管理能力。
其四,鼓勵學生參加志愿服務或者實踐工作,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培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性,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志愿活動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不僅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過程,同時也是朋輩交流學習的過程,在實踐與交流中獲得助人為樂的幸福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努力提升個人精神境界。
第五,積極落實學生評價體系多元化,完善學生管理規范,能有效推動大學生全面發展目標落在實處,使學生做事更有章法,對其行為起到規范和導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外顯在于主體參與式行為,教師應努力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積極觀察者,通過大學生相關行為直接而具體地了解其自主管理成果,在此基礎上完善評價標準,豐富評價主體,使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自主學習的成果得到認可,從而能更大程度上獲得成就感,堅定信心。
立足于新時代對大學生教育與發展目標的設定,結合大學生思想特點,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占領線上線下兩個輿論陣地,提高了高校教育資源跨區域、跨時域的運用有效性,對于我國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起到了推動作用,能有效促進不同地區高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同時有利于大學生在相同的時間內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在未來就業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從而堅定理想信念,促進個人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