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奎
(貴州雍盛律師事務所,貴州 畢節 553300)
我國進入經濟新常態后,現代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已經深刻認識到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對企業發展的意義。相關部門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解決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才能確保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
知識產權不僅代表著企業和國家的實力,而且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命脈,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企業也越來越重視知識產權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價值。由于只有具備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因此,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知識產權風險管理機制,才能在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優勢的前提下,形成強大競爭力,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提升。
隨著我國企業知識產權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遇到此類問題時,不僅嘗試拿起法律武器捍衛企業的合法權益,而且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比如,某涼茶品牌經營過程中發生的法律糾紛問題,不但說明了知識產權已經滲透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中,而且人們借助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但我國企業在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著諸多急需解決的問題。
經過深入調查發現,西方發達國家經過長期的實踐操作已經頒布和實施了完整的知識產權保護和發展策略,頒布了大量與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為各個企業構建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體系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依據[1]。而我國相關部門在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和政策支持力度的不足,不僅無法滿足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知識產權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的要求,同時對企業知識產權競爭力的增強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我國企業與國外企業相比因為參與知識產權競爭的時間相對較晚,所以,在與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展開競爭時,經常遇到被發達國家企業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情況。再加上很多中小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知識產權法律風險防控意識淡薄的情況,忽略了構建知識產生法律風險管理體系的重要性,導致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頻繁發生。
大多數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過度注重企業的經濟效益,而忽略了知識產權法律風險防范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隨著企業經營發展規模的迅速擴大,本就不注重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工作的企業,因為過度注重經濟效益,忽略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知識產權風險防范管理工作的難度。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迅速來臨,我國相關部門不僅已經意識到知識產權風險管理工作對于社會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產生的積極影響,同時也針對當前我國的國情,建立了完善的知識產權審批制度和機制,規范了知識產權交易的流程,最大限度地規避了知識產權交易法律風險的發生[2]。相關部門在制定和實施知識產權風險防范管理機制時,應該采取靈活多樣的策略,解決知識產權交易、審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動態化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體系的優勢,提高我國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的水平。
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采取的都是外包型知識產權風險管理體系,這種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主要是通過將知識產權風險管理外包給專業管理企業、機構的方式,為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法律風險提供專業化管理服務,提高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的效果。外包型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因為自身具有的運行模式簡單以及法律風險規避能力強等特點,被廣泛地應用于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工作中。
現代企業應該緊跟經濟新常態發展的腳步,將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作為企業經營發展的首要工作目標,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針對企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知識產權被他人模仿、搶注的問題,企業領導層應該加快制定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知識產權發展戰略,為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制度依據,通過在企業內部形成全員保護知識產權氛圍的方式,提高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能力和水平[3]。其次,針對大多數企業在知識產權競爭中經常處在不利地位的情況,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既要加強企業員工知識產權保護與法律意識培訓的力度,同時還應引導企業員工樹立正確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意識,才能在保證企業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為企業在知識產權競爭中始終處于有利位置提供全方位支持。
近年來各個領域侵權事件發生頻率的持續增加,我國企業也逐步加大了企業知識產權運營和管理工作的力度,提高了企業知識產權法律意識。隨著企業參與專利權、商標權申請數量的持續增加,我國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必須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知識產權法律風險防范機制,防止商標被搶注、品牌被盜用等問題的發生,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經營發展環境。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必須緊跟市場經濟發展的腳步,建立完善且健全的知識產權法律風險防范體系,樹立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才能在有效防止企業品牌被模仿等情況發生的基礎上,為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制度依據和支持。
1.法律風險診斷流程。相關部門在開展知識產權交易管理工作時,應該深入調查知識產權交易雙方掌握的知識產權現狀,收集和掌握不同類型知識產權的數據信息,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技術創新和升級,才能準確了解和掌握相關領域的知識產權。一旦發生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相關部門應該及時地針對已經發生的知識產權侵權,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防范知識產權管理過程中出現的法律風險。
2.風險管理。首先,工作人員應該在全面分析企業在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需求的前提下,加強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知識產權法律風險意識培訓的力度,要求其知曉與知識產權管理相關的法律風險,提高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其次,企業員工必須在參加完知識產權法律風險意識培訓后,積極參與到企業的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工作中,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知識產權法律風險問題,同時給予企業在知識產權法律風險訴訟事務方面以幫助,配合和引導企業審核知識產權風險防范的相關法律文件,促進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的支持。為了保證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企業應該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加大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投入的力度。根據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工作的要求,制定科學合理且完善的知識產權法律風險人才隊伍培訓機制,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化水平。通過面向社會招聘具備豐富的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經驗的人才的方式,為新時代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做好知識產權法律風險專業人才的儲備工作,構建良好的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防范工作氛圍,推動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防范工作的有序開展。
總而言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但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所以,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必須深刻認識到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發展戰略,提高企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才能在及時有效解決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的基礎上,確保企業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促進企業知識產權法律風險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有效提升,為企業長期可持續戰略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