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思宏
(四川保顧房地產咨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屬于行業內較為嚴重的會計管理問題,該問題對行業發展造成的危害極其嚴重,不僅會對企業自身發展造成極大影響,使其存在破產可能,還可能引發大范圍的信貸危機,對國家經濟市場的穩定有序發展造成極大危害。例如,康美藥業通過虛假記賬等方式虛增貨幣資金,使得會計信息嚴重失真。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主要與制度建設、日常監督管理、工作人員自身職業素養和不良的商業目的等有較為緊密的關系。本文以會計信息失真為主要內容進行分析和探析,希望對會計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我國經濟市場的穩定運行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因制度不健全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會計行業和工作人員的日常行為習慣和約定俗成的因素導致信息失真,主要包括職業道德觀念、價值觀念及工作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內容[1],我國經濟制度的轉變,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制度、管理、工作理念、形式方面存在的沖擊與挑戰。例如,缺乏誠信意識和合作共贏理念,使得會計工作缺乏相應的職業道德規范,進而引發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第二,缺乏健全的制度建設和約束,主要體現在目前我國會計法得不到有效落實、監督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提升、法律制度規定和市場經濟發展需求之間存在不協調性。例如,國家相關部門的監管工作不到位,企業自我監督流于形式,會計人員本身具有提供信息和監督管理的雙重職責,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受企業領導及高層管理者的指揮,進而導致失真信息現象的出現。
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的缺失,除了與上述內容中提及的國家監管和企業自我監督工作缺失有關之外,還與監督機制建設不健全及處罰力度不夠有較為直接的關系。一是缺少與我國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監督管理機制,造成國家政府監管和企業自管存在較大漏洞,在驗資報告、審計報告以及其他相關會計信息的收集與處理方面出現存在虛假信息的現象;二是對于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管理及處罰力度不足[2],現行處罰力度較低,不足以引起企業、工作人員的足夠重視,存在會計信息造價所需成本低、回報大等問題,造成部分企業寧愿冒一定風險來獲取較高利益。
受會計工作人員自身職業素養和工作水平的限制,其在實際工作中會存在無意識的信息失真問題。比如會計人員的工作能力無法匹配業務發展,對概念化的信息進行預測和主觀判斷時存在無意識的操作失真現象。同時受營改增等制度改革的影響,會計核算信息內容出現變更,使工作中存在較多不確定影響因素。
企業或工作人員個人出于獲取不當利益等目的,存在舞弊動機,會計工作人員會通過虛報利潤、提前記錄企業經濟收入、將成本支出信息后延等行為,達到減少稅費等不良目的。諸如此類的舞弊動機行為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均為主觀性失真。
要更好地治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加強制度建設和管理是根本,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推動國家法律法規的健全與完善。對于當前存在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國家有關法律部門需要深挖問題原因,確定解決方法,制定針對性法律制度進行監督和治理,通過具體、可行的制度準則和監督工作條款的出臺與實施,使我國會計行業向規范化方向發展。二是加強會計行業職業道德素養的建設與培養。會計信息失真和會計工作人員有直接關系,除了提高會計工作人員自身工作能力和信息管理水平之外,還需要加強職業道德素養方面的建設與培養,從根本上解決不良問題。同時還要加大制度管理規定辦法的建設力度,通過健全的制度管理和工作流程管控降低信息失真問題的發生概率。三是推動企業會計信息內部和外部監督管理機制的健全。健全的企業內部監督管理體系主要包含三方面內容,分別是會計信息制作之前、制作過程中和完成之后。要加強全過程監督管理制度的健全與完善,提升企業制度化和規范化水平,避免因制度管理缺失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發生。同時還要加強國家有關監督管理機構的建設,要依據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特點調整監督組織機構體系,加強監督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建設,壯大監督管理工作人員隊伍,使其在開展會計信息的審核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對有關企業進行進一步處理,提升監督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3]。
企業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管控需要從加大監督管理力度方面入手。一是轉變企業會計信息管理工作理念。針對部分企業存在的舞弊動機以及對短暫利益的追求等情況,要加強正確管理工作理念的引導和指正,從企業領導層、高級管理層開始,樹立對企業會計信息的正確認知。在當前市場經濟發展制度下,國家在不斷加強法治建設,對舞弊行為的查處力度也不斷加大,企業若存在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會對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造成雙重危害。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應保證自身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從而使其真正參與到企業的戰略目標制定、重大決策等工作中來,以免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二是加強企業內部監督管理制度的健全與完善。現代企業的發展必須依靠健全的制度與管理模式實現,在會計信息管理工作過程中加強對產權信息的管理、成本支出和收入信息的及時登記、信息采集流程的嚴格制定等,都是增強會計信息有效性的重要途徑,要將企業監督管理制度貫穿于會計信息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加強企業領導、高層管理對會計信息的監督與檢查工作力度,將會計信息真實性嚴格納入考核管理,以養成有關工作人員的敬畏心理,營造良好的企業管理氛圍。
針對當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中存在的無意識和主觀意識方面的問題,需要從加強對會計人員職業素養的培養與職業道德和法律意識的提升方面進行。一是加強會計工作人員職業素養培養。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使會計信息出現多樣和不確定的影響因素,對會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需要加大人才隊伍的培養與建設,使其可以更好地滿足市場發展需要,比如可以將易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納入日常培養計劃當中,并依據企業實際運行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避免無意識失真問題的發生。二是加強會計工作人員職業道德和法律意識的培養。受會計工作人員主觀意識方面的影響而出現的會計信息問題需要從國家法律制度的規定、企業和國家處罰條款的學習等方面進行相關知識的傳達和培訓,加大日常監督管理工作力度,提升會計工作人員自身的規范意識和法制意識,減少主觀意識方面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目前,政府部門監督力度有待提升。一是要健全相關監督和處罰條例。要將企業、會計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存在的各種不規范行為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納入制度管理和處罰條款中,養成對法律的敬畏心理,提升企業的規范化管理和個人規范工作意識。二是加大處罰管理力度。要適當加大處罰管理力度,使企業認識到主觀意識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會使企業的風險成本不斷增加,消除其舞弊心理和不良動機。
會計信息是有效反映企業運行情況、財務狀況的重要依據,是現代企業創新發展的科學依據,也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家實施各項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的重要依據。會計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對企業和社會發展均有重要作用。當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主要與國家、企業相關管理制度和監督制度不完善以及工作人員職業素養水平不高有較大關系,因此,健全各項管理和監督工作制度、加大處罰工作力度、提升企業開展監督管理工作意識和提高會計人員工作的規范性與職業素養,對于避免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出現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