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商學院 姚雅迪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中,除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外,還有發展基礎良好的珠江三角洲(由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等九市組成),其毗鄰港澳地區,臨近東南亞地區,海陸空交通便利,使得該地區在發展對外貿易時具備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發揮珠三角九市核心區域的帶動作用是驅動該地區經濟發展的關鍵。與此同時,在廣東省對外貿易的發展過程中,物流作為貿易發展的依托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貿易發展密不可分。研究該地區進出口貿易和對外貿易物流水平之間的關系,對提高兩者的互動水平,推動該地區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理論界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因素探討多集中在地區稟賦和匯率問題上,針對國際物流水平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研究相對較少,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楊長春(2008),提出了使用港口吞吐量作為衡量我國國際物流水平的代表性指標,通過格蘭杰因果檢驗,證明了我國的對外貿易和港口吞吐量之間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此外孔原(2010)也認為發展國際物流產業鏈是提升我國對外貿易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此基礎上,高秀麗、孟飛榮(2012)進一步證實了廣東省的國際物流水平與對外貿易之間的相互影響效果,也同樣選取了港口吞吐量作為衡量指標。本文借鑒上文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依然選取港口貨物吞吐量(pct)作為各市國際物流水平的衡量指標,建立面板數據考查各市港口吞吐量(pct)對廣東省珠三角九市對外貿易的影響和地區差異。
分別根據珠三角九市的進出口貿易總額(xm)和港口貨物吞吐量(pct)做時間趨勢圖(圖1、圖2)。

圖1 珠三角九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進時間趨勢圖①

圖2 珠三角九市出口貿易總額時間趨勢圖②
從圖1可以看出,珠三角九市中廣州1的港口貨物吞吐量最高,其次是深圳2;此外珠海3、東莞6的港口貨物吞吐量(pct)增長較明顯,而佛山4、肇慶7、、江門8、惠州9相對較平穩;對比圖2進出口貿易總額,位列九市之冠的是區位優勢明顯的深圳2,此外廣州1和東莞6均呈現增長趨勢,珠海3、佛山4、中山5、肇慶7、江門8、惠州9相對較平穩。
本文選取各市進出口總額(xm)作為對外貿易的衡量指標,通過構建回歸模型探究國際物流水平變動(以各市港口吞吐量為衡量指標)對廣東省珠三角九市國際貿易的影響和地區差異。城市以數字指代(廣州1、深圳2、珠海3、佛山4、中山5、東莞6、肇慶7、江門8、惠州9),數據來源于《廣東省統計年鑒》,包含了珠三角九市2010-2019年各市進出口總額xm(單位:億美元)以及各市港口貨物吞吐量pct(單位:萬噸)。
為剔除計量單位的影響,本文分別對珠三角九市2010-2019年各市進出口總額xm以及各市港口貨物吞吐量pct取對數,取對數后的數據分別用y和x來表示,模型設置如下:
yit=β0+β1xit+εit
式中y代表各市進出口總額xm的對數,x代表各市港口貨物吞吐量pct的對數,i代表城市,t代表時間(2010-2019)。
本文所使用的數據為面板數據,因此用stata軟件首先對數據進行混合回歸分析,結果如表1。

表1 混合回歸結果Linearregression
對于面板數據是否存在固定效應和隨機效應還應當進行Hausman檢驗,檢驗結果如表2。

表2 Hausman檢驗結果Hausman(1978)specificationtest
根據Hausman檢驗結果P值=0.029<0.05,因此本文中的面板數據應該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回歸結果通過LSDV法進行估計,結果如表3。

表3 LSDV法估計結果Linearregression
結果顯示珠三角九市的國際物流水平對其國際貿易的影響較為顯著。九市中,深圳、東莞的各市港口貨物吞吐量與各市進出口貿易總額呈現正相關;珠海、佛山、中山、肇慶、江門、惠州的各市港口貨物吞吐量與各市進出口貿易總額呈現負相關。
此外九市中對外貿易物流水平變動對其進出口貿易影響最為顯著的是深圳市,原因可能是廣深兩地港口的貨運能力在九市中較突出,港區陸域資源優勢更明顯,對周邊呈現負相關的珠海、佛山、中山、肇慶、江門、惠州等城市存在巨大的虹吸效應,使得這些周邊城市的對外貿易物流發展空間相對狹小。
注釋
①數據來源于《廣東省統計年鑒》為原始數據。
②數據來源于《廣東省統計年鑒》各市進出口總額由作者計算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