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清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陽古稱富春,山清水秀、景色迤邐、天下獨絕的富春江橫貫全境,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城市。富陽歷史人文底蘊深厚,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先后孕育了三國東吳大帝孫權,清代父子高官董邦達、董誥等一大批風云人物。佳山勝水又激發人的靈感,促進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古有唐代詩人施肩吾、羅隱,書法家孫過庭,宋代大家晁端友、晁補之,元代山水畫家黃公望,現代有著名作家郁達夫、郁華、蔣伯潛,當代更有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麥家等一大批杰出人物。近年來,杭州市富陽區依托山水田園資源,致力于開展以“富春山居·味道山鄉”為核心的美麗鄉村、美麗人文、美麗經濟建設,一幅如詩如畫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已徐徐展開。2020年11月18日,富陽區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
學校教育作為聯系和服務群眾最緊密、最直接的行業之一,是人民群眾向往的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富陽歷屆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幸福感。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義務教育、學前教育、成人教育齊頭并進,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公辦教育、民辦教育協調發展,先后獲得了“杭州市學前教育強區”“浙江省教育強區”“浙江省教育基本現代化區”“全國特殊教育先進區”“全國教育督導先進區”“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區”等榮譽稱號,教育已然成為富陽社會發展的一張“金名片”。
目前,全區共有公辦學校(單位)111所,民辦中小學5所,民辦幼兒園41所。在校學生約11.2萬人。在編公辦教職工6898人。
近年來,富陽區教育局以高水平建設“美好教育”、打造全省一流綜合教育強區為目標,堅持立德樹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資源布局不斷優化,教育改革創新扎實推進,教育內涵質量穩步提升,讓人民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為建設富裕陽光的大都市新型城區而不懈奮斗。
——尊師重教助推教育騰飛。富陽自古耕讀傳家,尊師重教。黨委政府、社會各界始終關心教師、支持教育,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真正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從而激發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助力“教育強區”建設的自覺性。
——梯隊培養提升師資力量。富陽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名優骨干教師培養,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優秀教育工作者。同時,建立健全“新教師、校級骨干教師、區級學科帶頭人、富春名師、省特級教師”與“后備干部、新任校長、成長期校長、骨干校長、富春名校長”五級名師名校長培養體系,完善教育人才“內培外引”激勵機制,設立專項獎勵考核政策,實施名師校長培養521三年行動與海外研修計劃。
——機制引領打造德育隊伍。富陽于2004年啟動中小學德育管理隊伍專業化培養與建設工作,2012年啟動中小學班主任帶頭人考核與認定工作,2018 年啟動中小學德育富春名師考核與認定工作,從制度上引領德育工作者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特別是為班主任專業成長搭建平臺,形成以班主任全員培訓、骨干培訓、班主任帶頭人培訓和班主任工作室領銜人培訓四個層面為核心的“金磚BRIC”培訓體系,提升德育隊伍的理論素養和實踐力。“公望”全國班主任論壇創辦于2018年,每屆論壇都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近千名班主任參加,成為全國班主任的盛會。同時,在全區建立優秀班主任表彰制度,設立1000萬元班主任專項獎勵資金,有力提升了班主任隊伍的專業素養。
——小班化改革促進教育公平。富陽在農村自然小班化的背景下,以農村學校為重點,積極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小班化教育改革。通過政策傾斜、激勵優質師資到農村任教、推進課堂改革、深化新課程改革等途徑,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服務更加公平、優質、均衡發展,逐漸形成小班化教育的“富陽范式”,先后承辦浙江省、全國小班化教育現場推進會。
——抗疫戰斗體現教育擔當。2020 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學校正常的教學計劃,引發了學生和家長的焦慮。富陽教育人以最大的責任與擔當,
2月初在全省率先實現“課本全送達”;推出學段、學科、學生全覆蓋的“空中課堂”,1371名教師5968人次參與資源制作,錄制在線課程1617節。
新突破引領新發展、新發展譜寫新華章。富陽教育定會在新時代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為,努力創造屬于新時代富陽教育的新輝煌。
章 清?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