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紹芳 王麗娟 陶濤 賀星 張傳云
摘要:目的 研究循證護理在重癥急性胰腺炎腸內營養支持中的作用。方法:選取 2017 年 3 月至 2020 年 12 月我院消化內科收治的46 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 23 例。兩組患者均早期置入腸內營養管,給予腸內營養支持。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主要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并發癥、臨床癥狀。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100.0%)顯著高于對照組(82.6%),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率(4.35%)明顯低于對照組(30.43%),P<0.05。觀察組腸管擴張消失時間(4.15±1.34vs3.26±1.17)、腹痛(3.86±1.24vs2.93±0.64 )、嘔吐(2.76±1.01vs2.17±0.75)、發熱( 3.75±1.15vs3.04±1.17)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循證護理可以提高重癥急性胰腺炎腸內營養患者的滿意度,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加快癥狀的緩解,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重癥急性胰腺炎;腸內營養;循證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前言
重癥急性胰腺炎是臨床常見的急重癥,可表現為全身炎性反應、器官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2]。由于該病通常會給予患者禁食,因此造成胃腸功能障礙,腸道菌群失調,不利于疾病治療[3]。臨床多采用早期腸內營養維持腸道功能,增強患者營養,提高治療效果。
循證護理 ( evidence-based nursing , EBN)是指護理人員將現有最好的科學證據應用于護理實踐中[。 隨著循證護理在護理領域中廣泛開展 ,我科2017 年 3 月至 2020 年 12 月將循證護理應用于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的護理實踐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及分組
研究對象為 2017 年 3 月至 2020 年 12 月我院消化內科收治的46 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 23 例。對照組男 14 例,女 9 例;年齡(46.56±4.75)歲;Ranson 評分(4.18±0.45)分。觀察組男13 例,女10 例; 年齡 (47.42±5.16)歲; Ranson 評分(4.15±0.43)分。兩組患者均給予急性重癥胰腺炎的常規治療,禁食水、心電監護、吸氧、胃腸減壓,抑制胃酸、抑制胰酶活性、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補液支持治療,同時給予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經內鏡引導放置鼻腸營養管,給予腸內營養(百普力,500ml,紐迪希亞制藥)支持。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2護理措施
1.2.1.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護理措施包括在患者輸注腸內營養混懸液過程中注意密切監測輸注導管的通暢情況,避免出現堵塞、對折等;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并發癥,發現異常立即告知醫師,協助其實施處理措施;向患者講解急性重癥胰腺炎早期腸內營養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項,加強其對疾病的了解,增加患者的護理依從性。
1.2.2.觀察組采用循證理念的預防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成立循證護理小組 小組主要成員包括護士長、主管護士及責任護士共5名,查閱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腸內營養相關資料,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及需求制訂針對性的腸內營養護理方案。由護士長組織培訓,加強對于循證護理知識的掌握和重視程度,保證每位護理人員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實施護理措施。
(2)基礎護理 禁食和鼻腔置管會導致患者唾液分泌減少,口腔黏膜易干燥 進而滋生細菌。因此要注意口腔護理,減輕空腸管對咽部的刺激。每日用生理鹽水沖洗插入營養管一側鼻孔,清除鼻腔干痂,并在表面黏膜和皮膚涂以少量的百多邦。
1.3 觀察指標
1.3.1 主要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1.3.2兩組并發癥 ?包括惡心、嘔吐、腹瀉及面色潮紅。
1.3.3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包括腸管擴張、腹痛 、嘔吐、發熱等癥狀消失時間。
1.4統計學處理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數據通過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meanD)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100.0%,對照組滿意度為82.6%,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X2 =4.381,P=0.036)。
2.2兩組并發癥對比 對照組并發癥 ,惡心2例、 嘔吐2例、 腹瀉2例、 面色潮紅1例, 總計7(30.43%),觀察組并發癥 惡心0例、嘔吐0例 腹瀉1例、面色潮紅0例,總計1(4.35%) 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X2 =5.447,P=0.020)
2.3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癥狀消失時間 ?觀察組腸管擴張、腹痛、嘔吐、發熱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3 討論
腸道功能衰竭是急性重癥胰腺炎嚴重的并發癥,影響患者營養吸收,造成腸道菌群紊亂、細菌移位等,進而造成“二次打擊,導致多器官衰竭,形成惡性循環。早期腸內營養治療可有效改善腸內微循環,提高腸黏膜吸收營養的能力,防止菌群異位及菌血癥。但根據臨床實踐來看,部分患者會出現導管移位、阻塞、營養液污染以及心理問題,因此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腸內營養支持治療過程中應用有效的護理措施很重要
本研究發現,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腸內營養中開展循證護理 ,可以使護理人員由經驗式護理變為理論指導實踐的護理 ,提高了護理實踐的科學性。通過循證護理制定出的護理措施 ,可以提高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滿意度,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加快癥狀的緩解,使護患雙方受益,增進了護患雙方的溝通和協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宏偉,丁威,張琴, 等.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臨床效果及手術方式安全性的影響[J].中國綜合臨床,2018, 34(1):49-53.
[2]李博偉,李亞斌,齊亞剛,等.活血清胰湯灌腸輔助手術治療對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的療效觀察 . 世界中醫藥[J].2020, 15(20):3101-3104.
[3]李錦春,錢傳云,蔡乙明,等.微生態制劑聯合腸內營養對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全身炎癥反應、細菌移位以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8,28(6):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