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深入發展,各種新媒體層出不窮,這不僅給人們提供了豐富的媒體選擇,也給廣播電視媒體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在一個崇尚創新的社會,廣播電視編導也需要有很強的創新思維,并將這種創新思維運用到廣播電視節目編導中。基于此,本文將從電視節目的質量出發,分析廣播電視編導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并簡要探討了廣播電視編導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新媒體;廣播電視編導;創新思維;電視節目質量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廣播電視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同時,廣播電視本身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電視節目的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廣播電視編導在提高電視節目質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廣播電視編導的專業水平,特別是創新思維有很大的要求。電視編導是電視節目制作的核心,通過電視節目的制作可以體現電視編導的思維和專業程度。現在,行業競爭形勢日益復雜,觀眾和審美情趣不斷變化,要求電視劇編導充分把握市場規律和觀眾需求,打破傳統的電視節目制作“閉門造車”的模式,真正將創新思維滲透在電視節目的制作中,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規律和特點,進而促進電視節目的創作品質提升。
1廣播電視編導創新思維的重要性
1.1有助于增強觀眾的新鮮感
創新作為互聯網時代的主題,無疑適用于電視節目的編導領域。電視媒體是人們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它也引起了觀眾對電視節目的期待。一些優秀的電視節目之所以能夠迅速走紅,是因為觀眾的期待感越強,其傳播空間的效率就越高。電視節目一旦墨守成規,缺乏創新,勢必會使觀眾對電視節目失去期待。即使后來調整了節目,也很難提高觀眾的興趣。因此,保持電視節目的新鮮度是一個基本原則。同時,保持在增加內容新鮮感的同時,也應該不斷地為傳播方式的創新,例如,許多電視節目用微信公眾號、快手、抖音等媒體平臺,收集更多的觀眾資源,增加覆蓋面,給觀眾更多的參與和“互動”,這為電視節目效果的推廣創造了良好的氛圍。
1.2有利于提高節目質量
廣播電視編導的創造性思維有利于提高節目質量,這不僅體現在節目受眾的數量上,也體現在對節目綜合質量的評價上。衡量一個電視節目的質量,我們不能簡單地把收視率作為評價標準,而應該更多地關注電視節目本身的生命周期,其發展和延伸的能力,其對社會的影響。例如,央視播出的《成語大會》在實際收視率上無法與一些真人秀節目相比,但其新穎的形式和播出后良好的社會影響力仍然使其成為一檔優秀成功的電視節目。該節目沒有走以往知識競賽節目的老路,而是在形式和內容上進行了大規模的創新。電視節目編導的成功創新也是《成語大會》成為年度優秀成功電視節目的關鍵因素。
1.3有利于打造節目品牌
在廣播電視節目的創作過程中,要努力創造貼近人們生活的節目,從而產生品牌效應,不斷擴大影響范圍,比如《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中國》是一檔關于中國飲食變化和發展的節目,它詳細介紹了中國各地菜系的發展和人們的飲食習慣。節目從普通觀眾的角度詳細介紹了不同地區飲食文化的發展,不僅讓觀眾領略到中國美食的魅力,也促進了餐飲業的發展。因此,在制作節目的過程中,編導的目標就是要打造出著名、優秀的電視節目品牌,圍繞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來創作節目,讓觀眾感受到節目是與自己的生活相關的,這有助于激發觀眾的觀看興趣,不斷提高節目的收視率。
2廣播電視編導思維創新的具體路徑
2.1樹立創新意識
要提高廣播電視編導的素質和能力,必須努力改變思想觀念。因此,在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必須樹立一種危機感,從而加強對廣播電視媒體生存和發展現狀的認識,不斷改變自己的觀念和思維。這樣才能深入研究廣播電視媒體在新媒體時代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結合工作實際,不斷進行創新和探索。在此過程中,要注重樹立宏觀統籌意識,強化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創新意識還需關注如何更好地服務公眾,如何減少廣播和電視媒體和公眾的距離,因此,加強新媒體技術探索,關注交互式節目的特點,不斷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質量,在創新意識的引導下,廣播電視編導能夠更好地結合新形勢去嘗試和做更多的努力。
2.2提升專業素質
電視節目制作有其特殊性,不僅需要巨大的投資,也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風險。一旦得不到預期的市場反饋,一系列的前期準備工作就會付諸東流。從目前中國電視節目的模式來看,國內職場類節目很難獲得好評,這是由于編導素質不高造成的。一方面,編導對職場現狀不了解,經常在創作上胡思亂想,缺乏對真實情況的反映,不了解職場關系和員工生活,尤其是涉及的專業內容,基本上變成了一種臆想,所以專業人員經常“打臉”。另一方面,電視節目中經常出現情節生硬、內容偏重于百度百科的現象,完全背離了藝術來自生活的本質,難以為觀眾所認同。因此,電視節目編導不能一味追求藝術效果,失去內容的真實性。只有保證內容的真實性和簡潔性,才能更好的提高節目的整合感。比如《小舍得》、《都挺好》等曾經熱播的節目之所以受到歡迎,是因為它們能夠收集真實生活的素材,用劇中人物的情感來反映生活的真實情況,讓觀眾有更真實的感受。再如熱門電視劇《贅婿》,通過對原創作品的合理改編,其題材新穎、內容豐富在同類電視節目中都是突出的,這也是編導專業素質的充分體現
2.3強化技術融合
要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的挑戰,真正抓住發展機遇,廣播電視媒體需要加強資源共享,廣播電視編導也是需要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創新,進一步研究新媒體技術和廣播電視技術的切入點,為了開展廣播電視網絡平臺的建設探索,加強廣播電視媒體與公眾互動,電視節目的質量可能會因此得到改善。廣播電視編導也需要加強對新技術的重要性和應用,對公眾的習慣、愛好、需求、評論和其他信息進行深度集成分析,以此為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和轉型提供指導,這一過程中廣播電視媒體開設的微博、微信公眾號等需要充分發揮作用,如加強宣傳,電視節目的關注度和號召力才能顯著提高。此外,還需要注意廣播頻道的多樣化和資源共享。例如,通過加強技術人員與廣電編導之間的交流,積極學習其他平臺的優秀經驗,可以更好地適應時報的發展挑戰。
3結語
隨著電視媒體產業的發展,創新思維日益成為行業的主題。因此,作為一名編導,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同時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不斷提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廣播電視的自主創新能力,引進更多的高品質,貼近生活,正能量,能夠滿足觀眾對優秀節目的需求,促進我國廣播電視產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保麟.廣播電視編導創新思維對電視節目質量的影響探究[J].中國新通信,2020,22(03):150.
[2] 楊威.廣播電視編導創新思維對電視節目質量的影響[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0(09):111-113.
[3] 周瑩瑩.探究廣播電視編導創新思維對電視節目質量的影響分析[J].明日風尚,2019(06):168.
[4] 蘭瓊.全媒體時代電視編導的創作技巧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21,42(06):156-158.
[5] 范瑞嬋.電視節目編導職業技能及創新型思維的塑造[J].西部廣播電視,2019(18):35-36.
作者簡介:孫鐘萱(2001.10)女,漢族,籍貫:吉林省柳河縣,學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編劇與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