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聰
(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吉林 長春 130062)
電子商務是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發展應運而生的產物,它為我國的經濟以及市場經濟結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隨著人們對電子商務理解的深入以及對電子商務應用愈加頻繁,電子商務行業也得到了充足的發展空間以及各方的支持。隨著電子商務發展的愈發成熟,我國的經濟整體也得到了較為顯著的提升,想要進一步保障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以及電子商務在我國經濟市場上的正向作用,就必須要構建健全的法制規定,對電子商務的發展進行制約,讓電子商務滿足國民日常生活以及國家經濟發展的需求。
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企業的生產大多都會接觸到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已經成為當下社會正常運作的必要產業[1]。電子商務的發展還有效解決了大部分人的就業問題,帶動了諸如物流等行業的發展,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幫助。除了常規的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以外,還通過商業拍賣或者電子證券的方式,對我國的經濟市場結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想要讓電子商務繼續健康發展,為我國國民以及國家經濟發展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就必須要在民商法中完善相關的法律規定,對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向以及發展途徑進行約束。同時,通過對民商法中電子商務部分法律法規的完善,還能夠為民商法的發展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腳步,幫助電子商務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更快地發展,并做出相應的創新。
針對電子商務的信息溝通,無非是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達成的信息溝通[2]。想要保障電子商務為國民提供良好的服務質量,就必須要讓經營者與消費者構建良好的溝通模式。這樣,不但能夠幫助消費者深入了解自己接收到的服務以及消費的項目,還能夠幫助經營者深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提供切實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服務。在通過電子商務進行消費時,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以及自身的經濟情況向經營者提出相應的要求,而經營者則可以根據消費者提出的要求提供相應的服務,達成此次交易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既要保障經營者提供的服務能夠完全透明于消費者,也要保障消費者的真實需求能夠被經營者所了解。并且通過該種方式,也能夠幫助經營者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在這一整個過程中,無論是消費者進行的消費行為,還是經營者提供的服務行為,都必須要依循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因此,就必須要完善民商法中電子商務部分的法律法規。
電子合同是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通過電子商務展開交易活動的憑證之一,該種憑證主要依附于電子信息技術,通過消費者以及經營者的電子數據交換的方式,來完成電子合同的簽訂,幫助雙方充分了解自己能夠獲得的以及對方提供的一種憑證。該種電子合同具備一定的便捷性,在簽訂之前,能夠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幫助交易行為的雙方了解本次交易的內容,并且嚴格按照電子合同中的要求展開相應的談判以及協商。在這個過程中,交易的雙方除了要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協商談判以外,還要細致地分析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各項數據對本次交易活動造成的影響,比如說貨品的運輸、運營商提供的商品質量等等,都將成為電子合同中的內容。在簽訂電子合同之后,交易雙方提供以及獲得的服務都將具備一定的法律效力,并且在合同簽訂之后,由互聯網等平臺作為電子商務交易活動運作的載體,完成本次交易活動的協商工作,最終確定本次交易的內容,完成本次交易。
電子商務在產生交易活動之前,經營者必須要有相應的商品儲備,并且向相關部門進行報備,辦理相應的手續[3]。一般來說,該種手續可以通過電商平臺或者網絡平臺完成辦理,效率較高。除了相應的手續辦理,經營者還要考慮到商品的運輸問題,確保能夠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運輸服務,并且保障商品能夠完好地運送到消費者手中。當下的電子商務交易活動基本可以保障消費者與經營者展開活動的公平公正。
首先,考慮到通過電子商務完成的交易活動的特殊性,在交易活動產生時,往往會由三方面介入,完成本次交易:經營者、快遞公司以及消費者[4]。由消費者提供資金,由經營者提供相應的商品,快遞公司進行運送。想要保障該交易的正常進行,就必須要明確電子商務主體以及民商事主體之間存在的差異。首先,需要確立的是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中民商事主體的權利以及義務,電子商務產生的交易活動不同于傳統市場經濟中的實體交易活動,民商事主體的權利以及義務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在界定電子商務中民商事主體的權利以及義務時,必須要考慮到當下社會時代的發展,了解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中各方的真實需求以及可能產生的商務糾紛,為民商事主體制定明確的權利以及義務。
互聯網是電子商務正常運作的重要保障,消費者以及經營者可以通過互聯網提供的信息技術了解雙方的各項信息,完成各種經濟活動[5]。并且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普遍存在于各家各戶之中,使用的成本較低,能夠基本保障人們正常使用互聯網開展電子商務的交易活動。然而,電子商務不同于實體交易,雖然能夠節約交易過程中產生的成本,但是由于電子商務產生的交易活動多由互聯網平臺提供支持完成,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經營者,都很難掌握對方能夠提供的服務情況,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這些風險不僅來源于誠信方面,還來源于運輸、信息不對等等方面。想要保障消費者以及經營者都能夠按照對方的需求提供相應的服務,并保障服務質量,就必須要通過民商法的創新,制約電子商務中產生的交易活動,通過該種制約,來保障電子商務中交易活動的順利進行。民商法的創新必須要深入了解電子商務交易產生的交易模式以及交易流程,并且通過對交易流程的分析,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對電子商務中產生的交易活動進行制約。同時,還要大力推行電子商務中的實名制,一旦電子商務中的交易活動出現問題,能夠及時追責到個人。除了對交易雙方的制約,還要做好交易雙方私人信息的保護,避免私人信息泄露,對交易雙方的日常生活以及生產造成影響。
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電子商務已經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結構中一種獨立的經營模式。也正是因為如此,對我國的仲裁機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民商法創新的過程中,要考慮到電子商務運營的流程以及規律;考慮到電子商務的正常發展;考慮到互聯網自身的虛擬性,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通過完善相應的仲裁機構,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構建更為和諧的社會環境,保障電子商務產業之間的和諧競爭,實現網絡仲裁的價值。在完善仲裁機制時,可以適當地參考國外的先進經驗,將國外的電子商務發展情況以及發展規律與仲裁機制結合考慮,并根據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構建相應的仲裁機制,以此保障我國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
想要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讓電子商務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就必須要完善民商法在電子商務方面的創新,深入了解電子商務的發展規律以及運營模式,創設適用于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