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堯 桂林旅游學院
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音樂技能的培養,還要結合市場的需求,注重加強教學改革探索,不斷激發學生的音樂創作潛能和積極性,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這也是目前高校音樂專業教師探究的重點之一。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改革在探索過程中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存在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教學目標定位不夠清晰、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不足等問題。從文旅融合的視角注重結合市場對音樂專業人才的需求及能力素質等方面的要求,加強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改革的深度探索,有助于提升人才培育的成效[1]。
伴隨國家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面對新的市場發展環境,文化旅游等組織對人才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也產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加強文旅融合相關特征及市場環境的分析研究,并圍繞高校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等,對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方式等進行靈活調整,對音樂專業人才健康成長具有積極作用,也為音樂專業教學提供了諸多新的機遇,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加強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改革創新,從文旅融合的視角進行市場形勢的分析研究,并以此為基礎,圍繞高校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對教學資源和教學模式進行全面創新設計,從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基礎入手來構建教學體系,這樣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音樂專業知識的積極性,不斷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以激發他們的潛能,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效。
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加強改革和創新,從文旅融合相關的視角精心設計教學課程,可以更好地結合市場需求等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完善和豐富,主動和市場對接進行教學體系的優化設計,構建特色化的音樂專業教學體系,從而更好地提升人才培育成效[2]。
在高校音樂專業課程教學方面,教師沒有結合市場形勢的變化和學校的人才培育目標,沒有圍繞音樂專業教學來科學設定教學目標,沒有從文旅融合的視角明確教學方向,往往偏重于對學生音樂技能的培育,而忽視了學生音樂素養等方面的培養,這不利于人才的全面成長。
當前,有的高校配備的音樂專業教師數量較少,并且由于音樂專業涉及很多的領域,而教師往往是在某一個領域比較擅長,其他領域的技能不夠熟練,再加上高校在音樂專業教師培育方面的機制不夠健全,不利于音樂教師綜合能力的提升。
在音樂專業教學中,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參差不齊,很多學生選擇音樂專業是為了能夠獲得大學學歷,沒有從培養音樂學習興趣、提高自身音樂技能和提升素養的角度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在音樂基礎課程學習和實踐方面比較依賴教師,自觀能動性不足,創新能力也有待提升。
此外,高校音樂專業課程設計也沒有從系統的角度進行考慮,一些音樂基礎課程之間的關聯性比較小,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及教學形式之間沒有良好的關聯性,也沒有從文旅融合的視角優化課程資源,從而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也難以為社會培育更多的高素質音樂人才。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比較單一、固化,主要采用的是講解理論知識和組織學生進行音樂技能訓練等方式,沒有從文旅融合的視角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
為了不斷提高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改革成效,更好地促進學生音樂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提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改革路徑探索。
教師要先明確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把握基本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向,這樣才能更好地激勵學生聚焦學習目標,使他們通過不斷的學習和訓練逐步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以更好地適應市場形勢的變化和要求[3]。為此,高校應當充分分析和研判市場形勢,對文旅融合相關的市場背景、音樂專業人才應具備的素質等進行全面分析,以此為基礎來重新確定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并全面考慮市場形勢變化、高校人才培育的要求及音樂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進行全面系統的設計,從而推動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
教師要深入分析文旅融合市場環境的變化,對音樂專業課程建設工作進行重新調整,對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并結合不同學段學生的實際情況,構建系統的音樂專業課程體系,同時明確公共類課程、專業類課程及必修和選修類課程的具體教學內容,以加強對教科書資源的深入開發和利用,圍繞人才培育目標及時挖掘不同專業課程的結合點,加強資源的整合,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成效。高校要加強特色化課程體系的建設,細分不同音樂專業學科,以此為基礎開設鋼琴、樂理與視唱練耳、聲樂等不同類型的課程,同時不斷開發市場資源,利用互聯網載體等借鑒其他院校在音樂專業課程設計方面的經驗,邀請專家編輯更多的特色化專業教材,從而更好地為音樂專業的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高校還應當加強音樂教學資源的補充和完善,在教學設施配置方面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力度,完善教輔資料和教學用具,并結合市場前沿信息加強音樂專業的資源開發和研究,從而更好地提升音樂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4]。
一方面,要突出師資力量建設,在認識到文旅融合市場背景對音樂專業人才培養提出新的挑戰的基礎上,不斷加強音樂專業教師隊伍的培訓,為廣大音樂專業教師提供更多的學術交流機會,鼓勵他們圍繞專業課程教學、實踐創新及教學過程管理、教學方法創新等積極進行探索,建立系統的人才引進與培育機制,從而更好地激發廣大音樂專業教師的能動性,為音樂專業課程教學提供支持。另一方面,要優化教學管理體系,突出過程管理,在理論課程、專業實踐及實習等不同的階段,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而且每學期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學習、實踐情況進行評估和分析,在從多個維度對學生的音樂技能進行測評的基礎上,建立個性化的評估機制,還可以邀請行業專家和高校教師等組成測評專家隊伍,對教學管理和學生的成長等進行全面評估,從而更好地了解教學成效及存在的不足,并建立科學完善的人才培育機制。
要提高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為此,教師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探究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如開展辯論賽、角色扮演、歌唱比賽,以及借助信息技術等開展信息化教學,鼓勵學生積極利用網絡載體等搜集相關的學習資源,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訓練的持續性。此外,教師要注重創設恰當的模擬情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同時通過項目訓練、社團活動組織等,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實踐技能和音樂專業素養[5]。
綜上所述,文旅融合視域下的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改革是一項需要認真規劃、合理組織和實施的重要項目,在具體探索過程中,高校教師要準確把握市場動態,結合教學實際等調整教學目標、重構教學體系、優化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音樂專業的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