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超
(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 301617)
軍事理論課程是各高校在校生的一門通識必修課,教育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聯合印發新版《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明確要求軍事理論課列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通過軍事理論課課堂授課教學與視頻直觀感受,使學生能夠了解并掌握相應的軍事技能與軍事知識,提高高校學生政治素養,增強大學生的競爭意識,進而增強高校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國防觀念,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與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民物質水平與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當前我國正處于和平穩定發展的機遇期,社會生活環境與生活質量得到很大改善,大學生享受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所帶來的紅利,生活環境較為優越,吃苦耐勞、自主獨立、良性競爭特性品質等相對缺乏,通過軍事理論課可以讓學生對現代戰爭、國防安全等有更清晰的認識,在國際事件與局部沖突中引導學生樹立居安思危、有備無患的軍事思想,也有意識地樹立和培養吃苦耐勞、自主獨立的精神品質,在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
愛國主義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品德,是對全國人民對祖國最深厚的感情,高校軍事理論課在進行授課教學時,除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軍事常識和軍事技能外,還應該通過開展多形式的教學活動,更深次的培養學生深深的愛國主義精神,如組織參觀軍事博物館、軍事戰役紀念館、觀看軍事題材電影、舉辦國防教育軍事講座等增強新時代高校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個人使命感,使愛國主義精神、責任擔當意識在大學生身上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軍事理論課作為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國防教育課程,需要專業化的知識背景做支撐才能夠擔任課程教學任務,目前各高校具有國防專業和軍事功底的軍事理論課教師少之又少,很多高校軍事理論課均由保衛處、武裝部、輔導員或者思政理論教師擔任,這些授課教師雖然熟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缺乏軍事專業知識,缺乏對國防、軍事的相關具體認識,教學效果不能夠達到實踐與理論的充分結合,存在過多依靠軍事理論課教材和授課課件,不能夠很好地將國際時事、歷史事件與教學結合起來,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軍事理論課作為高校學生一門基礎必修課,一方面很多高校對軍事理論課教學管理不夠規范,如沒有正規的軍事理論教研室、課程依托在武裝部甚至是學生工作處等,也沒有形成系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軍事理論課的建設與發展也與高校其他課程建設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授課形式上也多采用大班授課或者報告廳授課方式,時間選擇也有在晚上或者周末,極大地影響了軍事理論課的重視程度與授課效果。
課程考核作為評價教學質量、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依據,大部分高校在軍事理論課中采用平時成績、期末考試甚至是課堂作業的模式,甚至有的高校利用智慧樹、雨課堂等網絡資源,通過線上學時、線上答題等作為課程考核的一部分,軍事理論課作為一種注重過程的一門課程,過度注重最終考核,也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對軍事理論課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也無法確定授課效果的優劣。
在“三課堂聯動”教學模式中,要求軍事理論課教師在挖掘軍事理論課授課典型案例中注重授課的系統性與普適性,并將典型案例納入授課課程體系中,建立典型案例引導式的軍事理論課程體系,幫助學生夯實軍事理論基礎理論知識,在課堂授課時也可采用案例討論式教學,通過課前的安排與設計,引導學生就特定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比如“目前我國國防的大致情況”、“目前世界各國先進武器概述”等問題,學生探討問題答案的同時可積極采用發散性思維加深軍事理論知識認知,另一方面,授課教師可以以此引發頭腦風暴,針對當前國際國內的形式,形成案例分析,引導學生自由分析動態變化意圖,引發學生深度探討,從而又發學生更多的、更深層次的分析,幫助學生夯實軍事理論通識基礎。
在“三課堂聯動”教學模式中,要求授課教師注重學生實際問題,探索出最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層次,最需要具備的軍事技能,進行活動體驗,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學生到戰爭遺址、博物館、兵器陳列室、紀念館、戰備防空洞等參觀,通過身臨其境的感受將理論教學延伸到課外闡明沖突原因、戰爭過程,達到歷史性與現實性一體、理性與感性一體的效果,同時利用納入國防教育體系中的高校國旗護衛隊為開展軍事理論課程實踐創造良好平臺,為軍事理論課拓展課堂空間,同時還可以挖掘校外的國防教育資源,與駐地單位積極聯絡,建立合作育人機制,聘請兼職教員等,通過特定節日、紀念日等到校開展國防日教育、國家安全日教育,在實踐或體驗中增進了解,塑造軍事理念,寓教于樂中厚植國防意識。
在“三課堂聯動”教學模式中,軍事探索是最后一個環節,要求授課教師在實踐性、理論性的基礎上,帶領學生緊跟熱點問題,軍事理論教學分為中國國防、國家安全、軍事思想、信息化裝備等章節,其中國際戰略形式、國家安全形式等,保密性、政治學與時效性較強,對學生天然置身于發展變化的現實場景,通過國際國內要事頻發的大事、股市動蕩、疫情沖擊、局部沖突等為教學情境構設帶來便利,在軍事探索中,廣大學生置身于國際局勢復雜深刻的變化之中,思考與熱議不斷、興趣與困惑并存,通過積極主動關注時事動態,及時收集教學素素材,掌握實時權威信息,尋找軍事理論授課結合點有力輔助課堂授課,在具體教學活動中,通過軍事探索引起學生各抒己見、參與課堂討論,認真聽取學生見解,在思維碰撞、理念交織過程中適時引導,實現學生主體與授課教師主導授課的良好互動。
高校軍事理論課的開展對學生增強國防意識,培養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具有積極引導作用,高校應充分意識到軍事理論課開設的意義及必要性,從授課教學模式、師資人才建設、學生教師評價發展等多方面進行改進,結合教學要求與學生實際情況,做好課程體系的優化設計,為學生提供軍事理論教材與資源、逐步提升軍事理論課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國防意識觀念,充分發揮軍事理論課程設置的育人實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