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光
(山東省青州市永興希望小學,山東 青州 262502)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課堂上教師的講授與黑板的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當今社會的孩子們,也讓小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整個課堂都這樣的話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孩子很難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小學生的思維方式還不成熟,教師可以運用優美的多媒體畫面和悅耳的音樂以視聽結合的方式讓教學場景栩栩如生起來,將教學的內容完全以另一種姿態呈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感覺事情就好像在自己身邊一樣,讓聲音和視覺在雙重作用下使想象力和空間發揮更大,同時也讓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潑。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語文教師提升學生閱讀欣賞能力的關鍵,因而教師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是提升學生閱讀欣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要培養學生勤做閱讀筆記的學習習慣,還要經常要求學生寫讀后感。學生一旦養成了良好的的閱讀習慣,就可以使教師培養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得到事半功倍,這樣學生對于教師的指導閱讀欣賞的過程不再依賴,欣賞不同層面的閱讀內容,最終達到輕松學習語文的教學目標。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心智不成熟,自我約束能力較差,課堂上往往難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因此語文老師在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課堂紀律問題不單單是學生的問題,更多的是老師的教學問題,在教學中我們尤其要注重課堂本身的趣味性,用心鉆研教材,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課堂充滿活力。只有讓小學生把語文學習當作娛樂的添加劑,他們才會真正地融入到語文學習中來。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是老師強迫學生學習,當然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就不理想。因此,只有成功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他們愛讀書的欲望才能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教師要盡最大限度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閱讀,鼓勵他們去閱讀健康、經典、具有教育意義的文學籍,幫助學生科學正確地汲取書中的養分。快樂的閱讀情緒是我們通往成功彼岸的帆船,而成功是我們學習活動良性開展的保障,每個人在付出后都希望獲得相應的回報和相應的滿足感、自豪感,我們的小學生更是如此,都希望獲得我們老師的贊揚和認可。
老師在課堂上富有激情,學生就容易被你老師的激情所感染,學生也就聽的津津有味,一節課結束后學生會學有收獲,他們也樂意全身心的步入你的課堂。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重在平時的積累,開卷有益,大量的閱讀對于學生積累語文知識幫助很大,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來源于閱讀書籍的多少。小學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體會書本里所表達的內容感悟,學會深入思考學習文章的結構內容,語言表達技巧,讓學生試圖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強情感體驗。情能感人,文章不是無情物。例如閱讀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這篇文章時,同學們會情不自禁地被肖邦的滿腔愛國之情深深感動。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體會肖邦內心的情感世界是分析理解文章的核心和關鍵。文章铇含著濃濃的愛國之情,閱讀文章時,肖邦的悲憤之情、眷戀之情、赤子之情和愛國之情躍然紙上。肖邦不分日夜,忘我工作,終于積勞成疾,走向生命的終點,然而他在彌留之際仍然緊握姐姐的手發出臨終請求,請求姐姐在他死后將他的心臟帶回祖國,他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這是多么執著的愛國之情!這些情感融入在文本的字里行間,每一種情感都需要學生反復誦讀文本,用心深刻體會才能深刻感受。教學中通過不斷朗讀和比較,感受肖邦的內心世界,讓多“情”的肖邦真正成為學生心中愛國的杰出代表!肖邦雖然離開了祖國,遠在異國他鄉,然而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自己的祖國,他關心祖國命運,他將全部精力傾注到音樂創作中去,他把自己的有限力量投注到報效祖國的努力中去,思念祖國實際上是強大的感情動力。
由于小學語文教材篇幅的限制,加上課堂教學的局限性,難以能滿足學生在閱讀方面的欲望。小學語文教學要立足課堂閱讀,拓展延伸學生的閱讀視野,積極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開闊視野,擴大閱讀量,提升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欣賞教學里,指導學生尋找閱讀內容的特點領悟挖掘閱讀內容的美,從而讓學生可以體驗到文章內容的情感也很重要,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性格對比文章里的美和丑從而突出美的形象,使學生欣賞閱讀內容里的美,如:在描寫風景的文章里,教師要求學生對文章描寫里景色的內容進行分析,然后對其進行有感情的朗讀讓全班學生對其內容進行認真的聽訴,閱讀過后再讓學生們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文章的美也在這段有感情的朗讀中得以體現進而使大家都能欣賞到。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欣賞文章,指導學生可以分析出更正確的情感閱讀,使得學生可以更好的把指導和欣賞相結合,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
閱讀教學是奠定小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奠基石。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讓語文課堂動起來,從而明顯提升閱讀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