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婭萍 張凱文
(寧夏理工學院,寧夏 石嘴山 753000)
培養什么樣的人是高校教育者關注的重點。受到新媒體和互聯網中多元文化信息的影響,大學生往往十分樂于通過多元媒介和平臺了解新鮮事物,伴隨而來的就是其中多元文化思想帶來的沖擊。面臨新要求、新變化,高校輔導員應找準自身角色定位,敢于并勇于承擔思政教育的使命,不斷提升自身思政工作能力,主動引領大學生思想向積極的一面發展,彰顯思政教育的價值。
要想切實增強輔導員的工作能力,高校應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讓輔導員能夠在掌握先進政治理論的基礎上,將先進思想傳遞給學生,增強輔導員思政教育的直接影響力。在政治理論方面,高校可以組織輔導員參加政治理論、政策法規等方面的學習活動、論壇,為高校輔導員思想境界、政治修養、業務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環境。通過定期開展針對性的思政培訓活動,輔導員能夠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促使其自覺地領略和感悟新時代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內涵,不斷地發掘核心價值觀的指導價值。同時,大學生更新信息和知識的頻率較快,為了更好地開展思想教育和引導工作,輔導員也應在參與培訓活動之余,借助先進的網絡信息平臺了解新時代主題,不斷拓寬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渠道,在日常生活和管理中磨煉自身協調能力和溝通技巧,讓先進思想融入學生的思政教育中,滲透到各個管理細節,以培養自身的終身教育意識。
在新時代教育要求下,輔導員教師應圍繞人本理念,形成具有人文關懷的思政教育能力。首先,由于大學生成長于科技發展、家長呵護的環境下,有著較強的獨立意識、自我意識,但是在思維能力上尚不成熟,未能清晰地把握自身能力和發展目標,再加上新媒體中不同思想和文化的影響,其中不免帶有不良信息。因此,輔導員應注重關注和把握大學生的思想、思維特點。針對大學生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輔導員應高舉思政教育的大旗,在日常工作和管理中加強對學生思想動態的關注。在了解當代大學生整體思維的基礎上,輔導員應從整體看局部,結合不同個體的情況進行針對性輔導和管理,避免大學生誤入歧途,提高學生思想覺悟,筑牢思政教育工作的防線,以正確的價值觀念引領學生,使其放飛自身理想,把握好人生前進的方向。此外,高校輔導員應結合大學生實際,多關注大學生群體感興趣的內容和主題,成為其成長和發展中的知心朋友、伙伴。在發現學生面臨感情、生活或其他方面難題時,輔導員應引導學生及時求助,并站在朋友角度給予參考意見,共同討論問題的解決辦法和方案,以尊重、和諧、平等的對話方式和藝術,增強輔導員自身的工作能力,使學生產生信任感。通過樹立人本理念,形成通情達理、尊重互愛的對話和溝通形式,讓思政教育落實到各個環節中,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展。
在新媒體和網絡平臺的支持下,高校輔導員可以借助通過先進平臺,搜集并整合思政教育資源,并根據當代大學生實際進行思政教育主題的篩選,并發動班干部的力量,共同為大學生制作思想政治類的教育微視頻,其中可以引入感動事跡、先進人物。在完成視頻制作后,輔導員可以組織各班開展線下或線上學習活動,讓學生們定期接受先進思想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其中,輔導員可以在活動中組織大家進行討論,通過引導大家分析和探討時政內容,關注大學生的道德素養、價值觀念的發展動態,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不良道德問題,并加以正確地引導,增強思政教育的道德育人功能。同時,高校輔導員可以開通網上思政教育平臺,借助便捷的溝通和交流軟件,在微博、微信等平臺上建立公眾號,定期向學生們推送熱點輿論話題,并以交流群的形式,形成師生互動、對話機制,引導學生們形成正確的輿論。此外,輔導員要善于運用QQ 空間、微信朋友圈等工具,根據不同學生發布的信息內容,及時發現心理和道德等方面的問題,通過一對一交流、評論區留言等形式,積極引導其糾正和解決。要注意的一點是,要時刻強調甄別網絡信息的重要性,讓學生將不良信息內容拒之門外,更好地促進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和思想道德品質。
結束語:綜上所述,高校是熏陶大學生良好人格品質的熔爐,而高校輔導員在思政教育中扮演著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輔導員應找準自身站位,肩負起引導學生塑造正確價值、形成高尚道德品質的使命。通過加強自身思政素養、加強對話溝通和建設線上思政教育平臺,選取與大學生實際需求相符合、感興趣的思政教育教學方法,在培養未來社會主義建設者中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