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紅雨
(河北省黃驊市羊二莊鎮齊莊中心校,河北 黃驊 061109)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對新鮮事物好奇并且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樂于交流和溝通。小學數學教師要抓住學生這一點,在實際教學中合理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法,通過設置合作學習小組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完善自我的平臺,增強學生合作意識,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
小學數學合作探究教學模式需要充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更加有利于激發小組合作的價值,教學任務才能夠按部就班進行。例如老師可以將新的學習任務制作成短小精干的微課,讓學生在正式進人學習之前,先在家中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觀看,并將自己不理解的問題記錄下來,等到正式開展小組合作時可以將問題與小伙伴們共同討論,但是老師應注重對于問題的收集,及時了解學生的信息反饋,并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策略,這樣的教學形式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習慣、節約課堂時間,發揮小組合作的學習優勢。
為了能夠讓學生的小組探究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個人的優勢和特點,老師首先應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作出深人了解,指導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個人能力,以便于合理布置小組任務分配小組成員。另外老師的教學任務應按照一定的步驟循序漸進向前推進,有由易人難的過程,并能夠讓學生明確自身的學習任務,以逐步提高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六年級“負數”前,應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明確他們在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對學困生,數學教師只要求他們在本節課掌握負數的定義,并認識哪些是負數;對中等生,數學教師要求他們不只要掌握負數的定義及認識哪些是負數,還要掌握負數與負數之間的加減法運算;對優等生,數學教師要求他們除了掌握負數的定義、認識負數,以及掌握負數與負數之間的加減法運算外,還要掌握負數與正數之間加減法的運算。通過明確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生在本節課的學習效率有了很大提升。
在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學生無法獨立完成的問題,例如在認識長度單位時,學生對“米”和“厘米”并沒有明確的概念,教師可以組織課堂活動,讓學生拿起尺子與卷尺對身邊諸如課桌、教室、黑板等物體的長度寬度進行合作測量,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對長度有了直觀的理解,更好地達到了學習的效果。教師要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多設計活動來幫助學生合作學習。另外教師還可以提出一些有一定難度的無法個人思考解決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究討論,教師可以在一旁進行指導,學生在親身經歷了合作學習的過程以后,對數學知識將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這一課時,小學數學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剛剛開始時為學生列出一個知識框架,帶領學生從整體上學習該課內容,并且重點標注難點。隨后小學數學教師要求學生分組交流和討論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最后教師要對該節課知識進行查缺補漏。當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仔細聆聽學生的對話,及時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方法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鼓勵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達到學以致用和學以致教的目的。
由于數學強調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很多課程中存在重點和難點,這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阻礙,因此老師在備課過程中一定要將難點事先標記好,并能夠在實踐教學中圍繞著難點進行教學。老師可以將教學難點放在小組探究合作環節,讓學生充分討論并產生思想碰撞,一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集體的力量要大于個人,而且老師也可以將小組競賽模式融人到教學當中,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每一個小組學生提高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此不斷探索問題。
例如,在和學生與一起學習“位置和方向”的課程時,老師可以采用游戲的方法,將學生分成人數均等的小組。然后,老師讓學生圍成圓形,讓小組各派一名學生站在圍成的圓形中,要求學生旋轉三圈后,停下來后指向老師所提到的方向。學生在豐富有趣的教學方法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老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可以提升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更加深刻地掌握數學知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熱情,提升學生團隊默契度,實現共同進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