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德育教育的普及開展,在教學中開展德育理念教育,通過教師不斷滲透,從而提高學生的多方面素質水平。因此,文章對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德育教育展開了探討分析,先是闡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分析當前的初中數學教育現狀,最后對德育滲透的措施提出個性化的見解。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德育滲透
一、 引言
要想增加初中數學課堂的德育滲透,就需要找到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與德育進行良好結合的辦法。通過不斷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找到相關內容知識切入點,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重點研究德育與初中數學教育的共同點,加強教學發展和改進工作,從而促進學生素質教育的提高。
二、 初中數學課堂中德育教育重要性
德育教育包括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增強愛國主義情懷,促進使命感和責任感的提升。同時,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針對德育教育特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和步驟,形成創新教育模式。加強教師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為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提供全方位保障。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培養,通過教學中的不斷引導,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運用德育理念,不斷完善學生德育教育,提升數學知識能力素養,完善文化教育和思想建設,推進健康發展。
德育教育要求對學生在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質、心理健康等方面進行教育。初中數學課堂作為德育教育的途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立足于德育,改進傳統的教學理念。建立針對以學生為課堂主體,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育認知的觀念。而除此之外,開展不同教育實踐活動,強化滲透意識,尋找多種實踐活動之間的聯系。在此基礎上,要不斷尋找數學教學中與德育的聯系。通過各種教育手段、教學方法保證德育教育的有效實施,教師指導學生并影響學生,從而在政治和思想道德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重視德育教育理念,促使學生建立養成思維體系,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三、 初中數學課堂中德育教育滲透的重要措施
(一)加強創新意識,滲透理念
為了推進德育教育發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需要增加具體實踐活動。教師需要加強自身創新意識,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完成德育理念的滲透。首先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實踐活動,并不斷創新教學活動,研究出新的教育方案。然后,頒布課外實踐任務,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帶動學習積極性,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最后,教師為了加深學習印象,培養學生用辯證唯物法來看待和解決問題,完成德育教育的教學目標。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的《投影與視圖》這一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針對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這兩個理論,進行課外實踐活動,增加學生對其的理解。具體來說,就是先分成實踐小組,每組選出兩名同樣身高的學生作為代表,用工具測量他們的身高長度,然后去尋找規定參照物路燈,在此物旁邊分析他們影子的長短,最后記錄數據信息,分析討論結果。還可以在同一時間,將兩個長度不等的棍子放在陽光下,在它們影長相等時,讓學生們判斷它們所處的相對位置。對此,在課外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發布這樣的任務,使其有目的地開展具有創新精神的課外實踐活動,從而加強學生參與感,激發學習求知的積極性,使得德育教育教學工作穩定開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增進同學間團結合作意識,讓學生勇于探索實踐。
教師還應該在增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同時,在數學實踐教學方面進行創新,以促進學生學習為教學目的,完善數學學習和德育觀念的融合。發揮數學學科優勢,提高學生創新學習意識,為良好思維體系的形成提供有效保證。不斷提高、激發學生動手能力和求知欲,對于良好的創新實踐行為給予表揚,加強自信心和進取心,促進德育理念的發展和完善。
(二)建立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環境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思想意識。自主學習是將學生作為數學課堂的主體,教師起輔助作用。教師通過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實踐探索的能力,為學生自覺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在開展課堂學習時,進行德育的引導教育,進一步加強學生求知意識,達到思想上的整體提升,最終形成自覺主動學習的氛圍。通過有效教育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在融合德育的教學活動中,來保證教學的質量。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在開展圖形學習時,先讓學生自己對于四邊形、菱形、正方形等進行了解和熟悉,從而加強自主學習概念。具體來說,就是要求學生進行系統的知識預習和復習。然后,不斷重復使學生達到意識上的習慣,加強學習興趣。所以,在德育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自主學習放在主位,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道德品質和優秀的學習習慣。
為了良好學習環境的建立,要建立學生自我學習意識,選取合適的教育方式進行德育教育。不斷引導學生形成數學學習思維,對學習方法進行多方面思考,避免采用過多的枯燥理論教育。增加以學生為主導的學習互動小組,實現以德育為教學目標,從而打造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培養藝術思維體系,保證科學性
由于數學課程內容普遍枯燥乏味,為了規避這一現象,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帶動學生,形成屬于自己的學習思維,來配合教師進行學習活動,達到科學學習方式,增加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學習人教版《圓和圓的位置》時,針對相應的三種關系,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運用大屏幕展示行人騎自行車、硬幣、紅綠燈、拖拉機等一系列圖片,提問學生圖片中出現的圓的對應關系。在學生進行思考時,可以觸發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培養藝術思維。通過圖像,使學生記住內含、內切、相交及其規律,了解公式內容。在提升趣味性的同時,將知識點記住。而且通過這種手段,不僅能夠保證學生學習時的注意力集中,還可以為學生建立科學的思維體系,增強學生學習能力,提高教師教學效率。
培養藝術思維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時,通過聯想和想象,觸發靈感,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形成思維意識??茖W觀念體系的建立,有助于學生思想意識大幅度提升。對于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理解,達成共識。意識思維水平不斷增長,為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意識提供保障。
(四)找到教材內容切入點,開展教育教學
教學時,要更好地進行德育教學,教師要在備課時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把握,挖掘出教材內容在德育方面的切入點,對學生進行系統教育。例如,對教材中出現的數學定理進行統計,讓學生找出發現定理的數學家,加入名人故事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學生闡述數學家們的精神,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通過文化的影響來實現德育的教育。經過長時間的德育教育學習,學生的品質和精神都會得到提升。根據數學核心理念,研究怎樣與德育進行更好地融合,來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充實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利用數學學科的優勢,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從而使教師達到教育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充分考慮數學教學與德育理念的聯系。針對二者的教學標準來開展學科教育,可以在同學間進行多類型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對德育的理解和學習。在教育教學中,為不斷提升思想道德品質,可以在學生中開展對數據和符號的推理游戲,提升學生計算能力,保證教學效率。
(五)建立教師榜樣作用,實現價值觀培養
在德育教學中,教師應該規范自己的言行和舉止,為學生提供示范。在學生中,建立教師榜樣作用,實現正確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不斷要求教師提升自己,既能教書還能育人,給學生提供科學合理的學習觀念,為學生學習提供啟發。教師與學生在教學和交流時,要用自身人格魅力來促進學生向其學習,為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提供動力,從而促進學生道德品質和學習精神的提升。
要想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需要教師付出長久的教育教學努力。教師以自身為標準,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促進德育教育的教授和發展,推動學生品質的進步。教師也要不斷加強德育方面的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能力和思想道德意識,為學生樹立榜樣,通過思想意識的影響,在數學課堂上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建立良好的環境,提高數學學習質量。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自身形象,干凈樸素的服裝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學生的德育引導。在學生中建立教師威信和尊嚴,在開展教學活動時,發揮教師榜樣力量,促進學生在數學和德育方面的學習,完成行之有效的教學要求。在初中數學教授過程中,減少抽象難懂的內容,融入德育對其進行簡化,讓學生掌握數學規律,提升學生知識水平。
(六)在教學中利用抽象思維,完善教育過程
教師為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融入貫穿德育教育,會采用在教學中利用抽象思維吸引學生,講解教育內容,使學生對概念、判斷形成思維意識。在這基礎上開展思考,形成具有科學性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數學學習《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時,對于其定義、分類、性質、性質的判定、證明等要求學生基本了解,根據已知基礎條件,然后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對性質進行分析判定,教師通過繪圖來從旁為學生提供輔助,最后完成整節課的學習。通過學習,使學生發現數學知識的魅力,促進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為學生灌輸正確的教育思想理念,促進學生意識的形成。在不脫離教材內容的教育教學下,有針對性地對學生提供幫助,完成德育教育。
重視德育教育教學的地位和作用,根據國家規定教育標準,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學習數學。注重學生在思維意識的養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針對不同情況教師尋找方法進行解決。觀察學生學習的特點,在課堂中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數學思維思考能力,加深學生的學習理解,提高掌握能力。為了使抽象思維體系更好地形成,在數學教學中融入有趣的德育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保證學習效率。
通過數學課堂學習,德育理念的渲染,培養學生在觀察比較方面的能力,提高對科學知識的理解,為學生解決問題和學習實踐能力提升提供保障。在德育教育下,加強創新能力培養,樹立抽象思維習慣,增強科學性理解學習,使學生在學會數學知識的同時,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修養。
四、 結論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德育教育滲透還需要不斷努力。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下,教師要不斷探討研究怎樣對初中數學和德育理念展開融合,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提供保障。不斷提升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和綜合能力水平,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全面推動德育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錢江紅.高職德育課教學中學生職業意識培養之我見[J].學周刊,2021(21):11-12.
[2]王莉華,李明.中學生道德失范的澄明與“三位一體”德育模式的建構[J].四川教育,2021(12):6-7,16.
[3]李濤.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J].新課程,2021(25):46.
[4]楊旭虹.初中數學課堂學習習慣養成教育措施探究[J].考試周刊,2021(46):75-76.
作者簡介:
范長玉,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