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晶 熊磊
無論是在看話劇的過程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形體語言起著重要的作用。形體語言的合理運用可以促進人與人交往的和諧,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更清晰,可以說是更好地提升了表達效果。同時,每個人都需要掌握形體語言的規律,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的行為和想法。形體語言有一定的規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學習形體語言的規律并加以運用。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口味逐漸提高,話劇水平也逐漸提高,迎來發展新階段。觀眾在觀看話劇表演時,可以通過演員的表演來了解劇中人物的內心情感。當然,在話劇表演中,除了對白,還有肢體語言,比如演員的表情、肢體動作等。如果你想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戲劇表演能力,你需要觀察和學習戲劇表演中形體語言的使用規則。想提高看劇的能力,可以在觀看過程中,仔細研究相關演員形體語言的規律??梢哉f,無論是話劇表演者還是觀眾,對話劇表演中的形體語言以及語言的使用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話劇表演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行為。它的完美呈現需要語言和形式的相互協調。就像著名話劇大師焦菊銀在《茶在“畫廊”中》嚴格要求相關演員,讓每個演員從動作開始,在每個動作的開始和結束時實現動作的統一。只有這樣,才能將《涼亭》中的人物完美展現給觀眾。而劇中的相關演員也能將茶館的獨特場景展現在觀眾面前,從而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和情感沖擊。在《茶館》的演出過程中,就情境而言,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形體語言,使每個人的人物形象更加立體清晰,如招手吶喊、茶客四方、他們互相聊天的不同表情、茶館老二的倒酒動作等等,讓觀眾充分感受濃厚的藝術氣息和舞臺的魅力,從而加深了對話劇表演的印象,讓話劇表演更加完美且富有魅力。
話劇表演中的形體動作和臺詞是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互關聯的。話劇表演中形體動作和臺詞的融合可以有效提升演員的表演張力,臺詞與形體動作的結合使整體表演流暢自然,表演的可信度和表演帶給觀眾的沉浸感會更強烈。此外,在話劇表演中,形體動作和臺詞之間存在優勢互補的關系。單獨的語言或動作的表達就會使話劇的整體效果略顯單薄,而形體動作和臺詞的結合則足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演員要讓以上兩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共同為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讓觀眾產生情感上的感動,從而上演一場完美的話劇表演。
完美的形體動作,讓話劇在表演上更有說服力和完整性。臺詞在話劇表演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講清話劇中的故事,從而解釋故事的發展情節以及人物之間的性格沖突。但是沒有形體動作,會讓劇中的表演顯得蒼白無力,無法觸動觀眾,使之沒辦法產生共鳴,適當的形體動作可增強該劇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因為話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要用語言來表達,還需要用形體動作來表達內心的感情,因此,添加相應的形體動作也可以給觀眾更多的代入感和沉浸感。同時,形體動作和臺詞的有效融合可以進一步增強話劇表演的藝術效果和張力,讓觀眾有進一步的情感體驗,這對于成功的話劇表演非常重要。
空間語言,簡單來說就是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難以察覺的無聲語言。一般來說,人們在相互交流中,身體之間會保持一定的距離。它經常出現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空間語言比較抽象,導致分析空間語言有一定難度。在表演中就需要充分利用空間語言,發揮空間語言的作用。
通過人的身體表達的一系列具有一定意義的形體動作都被稱為形體語言。形體語言是通過人的身體在同一部位表達的語言,如手臂、肩膀、背部、大腿和頭部。在話劇表演過程中,身體語言占有重要地位。話劇表演中的主要形體語言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為了滿足戲劇演員的需要,用手臂等完成表演。二是把自己當作日常生活中的戲劇演員,從而將形體動作帶到話劇表演的舞臺上。三是話劇演員表演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以通過形體語言充分展示自己的專業精神和表演水平。因此,演員在表演話劇時要注意形體語言的運用。
情感語言主要是通過人的面孔來表達,所以它也被稱為模態語言。演員在表演中一些更復雜的心理變化也可以通過面部表情來傳達,比如眼神等,這樣會更好表達劇中人物的內心。因此,可以有效幫助演員使用情感語言塑造劇中的人物形象。
一些年輕的話劇演員在演戲過程中尚未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演出經驗差且在演出過程中缺乏豐富的面部表情,因此,導致演出時常出現問題,肢體語言在話劇表演中的應用是非常死板的。這樣一來,觀眾就很難欣賞到這其中的美感,從而不能產生情感共鳴,大大降低了戲劇性。
許多話劇演員認為,對白是戲劇表演中最重要的表達方式,從而忽略了形體語言的應用。筆者認為,這個概念是不正確。話劇演員本身要有正確的觀念。但是目前的演員在話劇表演中不注重形體語言的運作,從而導致話劇表演吸引力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
很多話劇演員在日常生活中忽視了基本的形體語言訓練工作,從而導致許多演員的協調性和身體靈活性不是很好。在實際的話劇表演時,動作缺乏美感,影響形體語言的作用。
話劇表演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行為,藝術源于生活。演員想讓話劇表演更具感染力,就要多觀察生活,并做一個總結,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將生活中的細微形態用于戲劇表演。只有這樣,形體語言才能更豐富,只有具有感染力,才能被觀眾接受、被大眾認可。
話劇演員要注重基本功的掌握,學習專業的旁白功底,同時,還要提高話劇表演中形體語言的運用能力。例如,在電視劇《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由兩位演員出演。在進行實際表演時,兩個演員的形體語言有時是相同的,有時也會有明顯的沖突。演員要盡量用最微妙的形體語言完美地表達角色內心的變化,從而可以充分展現角色面對眾多選擇時的內心情感,通過形體語言推動劇情發展,向觀眾展現人物形象關系的變化。這一系列的表演需要演員有扎實的功底,否則,表演將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話劇演員要在實際中不斷探索形體語言的運用,只有這樣,形體語言才能在實際的話劇表演中使用。同時,還要注意形體語言在話劇表演中的運用,話劇表演應盡量符合話劇觀眾的審美習慣。在這之前,演員要去觀察觀眾的審美傾向,然后結合人物和人物之間的典型特點,確保在話劇表演中能夠正確使用形體語言。
藝術本身是一種預設形式,話劇也是如此,因此這就需要話劇演員要有一定的演技,從而將所學的技能用在實際的話劇表演中,使觀眾不感到突兀和生硬,更應該讓他們感受話劇表演的美感和真實感。事實上,話劇演出時,演員要根據劇本的情節提前拿到劇本,此外,利用所學的形體語言,結合預先設定的表演和即興表演,將劇中的內容完整地呈現給觀眾。過程中,即興表演對演員的要求更高,演員可以通過觀眾的反應及時對形體語言做出反應,并進行適當的調整,以增加話劇表演的戲劇性。在戲劇表演中,一個演員可以多次演一個角色,而有些演員每次表演時的表情和動作都是一樣的,這樣重復的表演會影響演員本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演員應該在每一次話劇表演中尋求驚喜,從而打破表演過程中出現的不足,進一步采取措施確保劇中的角色下次會更飽滿。
在話劇表演過程中,演員的行為需要以話劇人物的表演為基礎,同時,劇中人物的行為需要滿足劇中的需要,從而更好地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因此,演員需要滿足劇情的需要,憑借自身的表演能力,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這部劇的魅力。
因此,演員要深入了解劇中人物的性格和特點,并仔細琢磨劇中人物內心復雜的情感,在話劇的舞臺上表演所要明白的是,現階段的演員不是他自己,而是劇中的人物。同時臺上的成員之間要全身心投入,感受人物內心的情感,把自己完全融入人物之中,再通過真情表達,喚起觀眾的共鳴,帶領觀眾深入人物的內心深處,表演過程中也要緊跟人物的情緒變化以及劇情走向。這樣一來,話劇的表演也算是圓滿了。此外,演員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職業素質,從而提高形體語言在話劇表演中的運用。在進行日常表現訓練時,更是如此。
綜上所述,當前的話劇表演中形體語言的運用還存在明顯的不足,例如,在話劇表演中存在形體語言使用不當、形體語言感染力不足、形體語言基本功缺乏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形體語言在表演中的運用。我認為,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從現實生活入手,讓形體語言更貼近生活。本著扎實的基本功,不斷探索形體語言的運用規律,通過預設表演結合即興創作,將劇中的人物和演員統一起來,再進行推廣,從而可以更好地提高表演水平。因此,本文對此進行了具體的分析,望日后可以推廣形體語言在話劇表演中的合理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