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茜 重慶三峽學院美術學院
現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而因為街道是城市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出行的基礎,所以與其他城市公共空間相比,街道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1]。街道是與居民聯系最為密切且是居民能直接接觸的城市空間,城市街道景觀也是整個城市景觀的重要框架,在城市街道景觀的襯托下,整個城市景觀變得更加豐富、有層次感。此外,城市街道景觀還是一座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體現,所以為了實現城市化、促進居民生活水平質量的提升,加強對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的研究勢在必行。相關工作者應根據城市發展情況找到合適的城市街道景觀設計方案,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街道在一座城市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因為街道是構成城市形象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人們認識城市的重要途徑[2]。因此,與其他的城市構成要素相比,街道景觀是最具有生機和活力的。也正是因為街道具有獨特性,城市街道有了更多的人文背景和景觀特色,街道景觀也擁有了自身的特點和意義。
從城市空間的角度分析,城市街道景觀指的是一切由實體建筑圍合起來的室內景觀以外的景觀的形態,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外部庭院、街道、廣場及公園等,能為人們提供生活的空間[3]。
從城市街道環境的構成上分析發現,城市街道景觀是人與自然及社會接觸的活動場所,其中的建筑、綠化都與人的生活有著直接聯系。對于大眾而言,擁有舒適的生活城市街道環境,其心情也會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街道環境也能從側面反映城市的形象,但如果一座城市的街道景觀是嘈雜和混亂的,那么住在這里的人們的心情也會變得糟糕,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導致人們對這座城市避而遠之,不利于城市的長遠發展。
如今,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推動著城市化的發展進程,如今的城市高樓林立,導致原本的親切宜人之感逐漸消失。為了留住溫情,現今我國對城市道路景觀的研究越來越多,筆者在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中發現,現今社會城市街道景觀建設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其阻礙了城市街道景觀的發展。
對現在諸多城市街道景觀建設進行分析就會發現,很多街道景觀建設大致相同,缺少變化,也未能有效地將街道景觀與當地的人文特色結合在一起[4]。
在進行深入研究后筆者發現,城市街道景觀建設方面存在著“跟風”現象。比如,前幾年流行仿歐式建筑,所以很多城市和街道都呈現仿歐式風格,而未考慮當地的人文特色及當地居民對景觀的感受,也沒有充分考慮其耗材和設計,缺乏個性和特點,導致實現長遠發展的目標變得不切實際。
在對我國的城市街道景觀建設進行分析后發現,當前我國街道綠化系統建設不完善,存在千篇一律的情況。很多街道景觀綠化都是盲目進行的,未能及時修補損壞的部分,而且街道綠化帶中的景色圖案也較為相似,缺乏新意,久而久之容易導致大眾審美疲勞,使得城市街道建設失去意義。
城市街道景觀建設強調其功能性,以期更好地服務大眾。但我國一些城市街道景觀較為形式化,未能為市民提供良好的服務,導致街道景觀建設失去了原本的意義,不利于城市未來的發展。
城市景觀建設屬于公共服務基礎建設的一種,如果基礎設施如城市的公共廁所、地下通道等不完善,將會給大眾造成不便。如今,很多城市街道景觀建設未能充分考慮老人、殘疾人的需求,在無障礙設計方面較為欠缺,不僅無法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還會給人們的生活造成阻礙。這要求相關工作者及時完善城市的基礎設施,從而保證城市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對于大中型城市而言,隨著經濟的發展,私家車的數量不斷增加,而私家車的普及對道路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導致一個奇怪現象的發生——城市道路建設“重車不重人”,很多城市的道路依舊存在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并行的現象,綠化帶建設也不夠合理,不能發揮其綠化、消除噪音的作用。一系列因素導致街道步行方面存在諸多安全隱患,這一問題若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將對城市的建設發展造成阻礙。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城市生活高速發展,傳統的交通工具已經難以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自行車被機動車取代,如今機動車數量的不斷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城市街道景觀建設。很多城市街道的建設圍繞機動車進行,注重對路面的拓寬,卻忽視了景觀建設,從而不利于街道景觀建設的發展。
如今,我國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但基礎設施建設未能及時跟上城市發展的步伐,導致一系列問題出現。相關工作者若能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將使城市街道建設更具美感,從而化解城市化進程加快與城市街道景觀建設之間的矛盾。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發展,越來越多外來文化涌入中國,一些城市為了追求潮流,會仿建一些國外建筑,這些建筑難以與當地風格更好地融合,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建筑造成一定的沖擊。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必然會促進房地產企業的迅猛發展。當前階段,我國房地產開發產業不斷發展,對城市街道景觀建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一些房地產開發商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未考慮城市景觀建設情況,建起清一色的“水泥森林”。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擠占了街道景觀空間,導致人們缺乏室外交流的機會,不利于人們之間的情感交流。
城市街道景觀建設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對城市街道景觀建設及城市化發展造成了阻礙。想要促進城市化進程的順利發展,相關工作者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想要使城市景觀建設滿足大眾的需求,相關工作者需要在建設的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人在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所以在進行城市街道景觀建設時,相關工作者應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并為人們的活動提供方便,更好地照顧殘疾人、老人、兒童等弱勢群體,從而營造良好的城市街道環境,提升人們的幸福生活指數。
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烙印,每座城市歷經多年的變遷,在長期積累的過程中也形成了獨特的城市街道文化,擁有自己的個性。所以想要改變城市街道景觀建設千篇一律的情況,相關工作者在建設城市街道景觀的過程中就必須尊重歷史,將街道建設與當地文化結合在一起,引發大眾的共鳴,賦予街道景觀當地特色,在滿足大眾需求的同時,更好地保護城市中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促進城市的長遠發展。
城市街道景觀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因為城市街道建設種類非常多,為了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相關工作者必須充分考慮城市的整體性和協調性,從而使大眾在享受生活的過程中擁有流暢、自然的感覺,使城市街道景觀更符合城市發展的審美需求和活動需求。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造成了環境的惡化,在這一情況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被提出。在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的過程中,相關工作者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崇尚自然,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使街道景觀更具有自然特色,從而更好地滿足大眾的需求。除此之外,相關工作者也要遵循個性化原則,實現城市街道景觀共性與個性的和諧統一。
城市街道景觀設計與城市化的進程息息相關,想要實現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的長遠發展,相關工作者就必須緊跟城市化發展的步伐,堅持以人為本和整體性原則,使城市街道景觀具有自身的特色,滿足大眾的需求,從而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