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1460)
“信息素養”是由英文Information Literacy翻譯而來。最早被認為是通過利用大量的信息和信息工具解答問題的技能?,F在認為信息素養作為人的整體素養中的重要一部分,決定著個人對知識的創造和應用的能力。[1]對于大學生而言,信息素養能夠反映大學生在信息化的社會中,對信息的獲取、利用、開發的能力,這些涵蓋了大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在當代的大學教育中,如果一個學生沒有掌握信息知識并且不具備獲取和利用開發信息的能力,則就不能算作一個合格的大學生。
信息素養教育是指通過有效的方法和途徑,提升學生信息意識,加強學生挖掘、利用、創造信息的能力。信息素養教育對培養大學生掌握社會生存必備技能,提高大學生在現代信息社會的生存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信息素養教育主要包含:提高對信息重要性的認知、專注信息需求和問題的關鍵點、制定信息搜索的策略、掌握信息檢索的技術、評價信息的優劣、運用信息的技能。具體到大學教育中,信息素養教育主要是以提高大學生的信息素養為目的教育活動。通過利用計算機、網絡等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方法,有效獲取、利用、評價信息的能力,使得大學生在信息意識、觀念、道德和運用技能上和現代的信息化社會相適應。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信息在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重要了,高校在教育工作中也逐步地重視起來,但是總體情況并不是很樂觀。根據目前高校大學生的教育現狀來看,我國大學生已經對科技信息的重要性有了相當必要的認識,但是大部分并不知道信息素養的真正意義。當代大學生對于網絡的需求非常大,并且呈現多元化的需求,網絡不僅能夠滿足大學生社交方面的需求,還能開闊大學生的視野,方便生活。[2]但是大學生利用網絡大多是滿足娛樂功能,并沒有充分利用高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偟膩碚f,當代大學生在信息素養方面主要存在:信息意識缺乏、信息道德意識淡薄、信息道德修養低、信息發掘和運用能力差等。
據全國圖書數據顯示,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總藏書量占全國圖書館總藏書量的一半以上。高校圖書館的藏書都是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科研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需求,對相關的資料和文獻進行引進,歷經時間久,收藏了非常豐厚的信息資源,這為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提供了很堅實的物質基礎。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信息化的提升,圖書館的藏書也由單一的紙質書籍和報刊豐富為電子版刊物瀏覽、文獻網上檢索和網上信息查詢等集電子、期刊、網絡為一體的中外文藏書庫,逐步成為大學生豐富知識、提升素養、陶冶情操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圖書館的信息載體是多元化的,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載體多元化,因此,圖書館里一般都會有涵蓋了紙質、電子、光盤、聲像等刊物。然后就是對于每位大學生而言,圖書館不僅能夠為他們提供與本專業相關的知識信息,而且能夠提供專業外的知識信息,可以讓大學生在自身專業的基礎上,自由地選擇自己想要的書籍,開拓自己的知識面,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最后,圖書館一般會設有專門的外文刊物館,為大學生提供除了中文期刊外的外文期刊和書籍,一般包含有多個國家的文獻作品,幫助同學們足不出戶了解更廣闊的世界。
各大高校圖書館的書籍和期刊以及數據庫的信息,一般都是根據學校相關專業的科研老師的意見采購進來的,因此,在信息質量上具有高品質,在信息時效上具有與時俱進的優勢,并且一定是更專業的精髓。另外,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都是具有專業的圖書管理經驗的高級知識分子,他們不僅精通圖書管理業務,對于圖書館館藏的書籍也是具有更加充分的發掘能力,這些能夠充分發掘圖書信息的人才,對大學生的信息素養的提升,也提供了更加強而有力的保障。
綜上來說,圖書館的信息集聚優勢能夠為大學生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能夠為大學生的信息素養的提升提供很大的幫助。
高校的圖書館不僅僅是提供圖書借閱的一個場所,更是大學生思想交流、協同進步的理想平臺。圖書館里的學習方式是自由開放的形式,能夠讓學生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這里也有很多科研學者、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具有濃厚的學術氛圍,這種圖書館特有的學術氛圍和學習感染力對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具有不可忽視的潛在價值,能夠為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提升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圖書館在大學教育中似乎一直承擔著圖書查閱的作用,因為其自身的宣傳力度不到位導致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意識比較淡薄,這就使得圖書館在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中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圖書館可以通過加強對自身的宣傳力度并結合現代信息發展趨勢,充分利用校園網來發揮在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中的作用。
就目前大學生對圖書館的利用現狀來看,大部分學生缺乏去圖書館借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甚至有些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從未去過圖書館,同時根據相關數據調查,部分高校圖書館有百分之五十的文獻沒有被利用,這些對圖書館資源都造成了極大的浪費。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因素有:一方面是慣性使然,大學生從小接受的都是應試教育,被動學習已成為接受知識的一種固定模式,對于知識的攝取缺乏主動性,導致大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且沒有主動利用圖書館的習慣,造成圖書館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是圖書館的宣傳力度不夠,學生只知道圖書館是可以借書的地方,同時圖書館里的結構和功能沒有讓大學生廣泛的了解,沒有對學生產生足夠的文化魅力和精神吸引力。因此,圖書館可以利用校園橫幅或者宣傳欄等方式將圖書館功能和結構加以介紹,讓學生對圖書館了解得更多,從而更愿意去了解圖書館。
圖書館還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發揮自身在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上的作用。圖書館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優化圖書館網站,還可以創建網絡公眾號,優化大學生利用圖書館的體驗感,定時定期做一些信息推送,涵蓋圖書館功能介紹、新進資料導讀以及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網上學習內容,通過增加出現的頻率以期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來激發大學生利用圖書館的興趣。圖書館也可以定期舉辦交流會,組織學生前來參加,增加學生對圖書館的接觸面,刷新學生對圖書館的認知,提高圖書館的利用效率。
信息素養教育中,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重中之重。加強科研力度可以將大學生的信息素養從思想層面上升到實踐層面,這對培養大學生的信息素養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為信息時代的大學生,不僅僅要能夠易于接受新知識,還要能夠善于運用新知識并加以創新和探索。學生在參與科研活動的時候,不僅能夠深化已學到的理論知識,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和研究能力,通過實踐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進而對所學的專業以及相關的信息知識掌握得更加全面。另外,通過科研過程,還能夠提升學生的信息敏感度,讓學生保持在學科的最前沿,接觸到更多更新的信息,幫助他們去充分發揮創造性和獨立性。因此,科研活動與課堂教育的充分結合能夠幫助大學生培養信息素養能力。
信息時代的到來,不僅帶來了大量的信息,也使得信息的共享更加的便捷,同時網絡信息的開放性和交互性也對信息的安全帶來了很大的威脅。就目前高校大學生對信息安全的認知來講,大部分學生存在學術方面的道德缺失,處于一種不自知的狀態。在此,高校的教育一定要注重對大學生的信息倫理進行集中教育和重視,加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大學生的信用,規范學術道德,并且可以開設專業的課程對大學生進行學術道德規范講解,以及對大學生開展專業的論文寫作課程,正確引導大學生利用信息資源,充分發掘信息背后的價值,并在此基礎上學會創新和研究。提醒大學生在面對各種違反學術道德的誘惑時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最正確的選擇,維護社會的公平。
高校圖書館只有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好各種新技術手段,才能夠擁有更加完善的信息系統和服務保障能力,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和教學科研活動。高校圖書館以其豐富的館藏為物質基礎在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對于信息時代來說,圖書館不單單是一個傳統的圖書館,隨之電子科技手段的引進,圖書館的功能更趨向于一個多功能的教育機構或者平臺。其館藏內容和服務內容也更加趨于多元化,不再是以往封閉模式,它將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從簡單的文獻服務到現代化的科技信息服務,能夠為大學生和高校的科研工作提供多層次、網絡化的信息服務。圖書館的業務通過數據庫的加工、開發和重新組合使得傳統圖書館向電子圖書館進化,全方位的提升圖書館的信息化水平,為當代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提供更多的幫助。
圖書館員在圖書館的發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他們是所有制度的執行者,其內在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圖書館未來在學生信息素養教育中成效的好壞。高校圖書館館員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素養:
一是高水準的業務素質。對于圖書館管理學、情報學等專業知識是館員勝任圖書館工作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館員也有具備完善的實際操作能力,比如文獻知識的檢索等一些看似很不起眼的工作。如果不具備這些,則會影響學生或者教師跟圖書館之間的良好溝通,降低學生或教師使用圖書館獲得信息的興趣。二是良好的心理素養。隨著經濟和政治體制的進一步改革,需要館員具備良好的心理素養。良好的心態是干好一項工作的前提,圖書館的工作在外行看來是很清閑的,但是要干好這一項工作其實并不簡單,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管理知識,同時要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敢于競爭的心理。特別是在新時期,館員要能夠及時更新思想,與時俱進才能夠與時代共進步。在人際關系上,館員要能夠處理好和讀者之間的關系,營造一種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才有利于圖書館工作的開展,利于圖書館在信息素養業務上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