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襄陽 441050)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理念也在悄然發生著變革與創新。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綜合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與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高職教師的青睞。高職公共英語課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學生英語水平的個體差異性,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極大地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從而改善教學效果。然而,在教學實踐中,這種混合式教學模式并不是完美無瑕的,仍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智慧職教,又稱為“職業教育數字化學習中心”。它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設和運營的職業教育數字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和在線教學服務平臺。“智慧職教”云平臺的主要功能有課程創建、班級創建、學生管理、成績管理、課程設計、題庫、作業、考試、成績統計分析等。在教學過程中,具體可以采用的應用功能有投屏、課堂簽到、推送課件、在線測試、在線批閱、在線提問、動態評價、發起討論、小組PK、頭腦風暴、投票、問卷調查等。
在使用云平臺開展線上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在教學平臺上創建相關的課程并要完成課程的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章節設計、資源的上傳、題庫的建設等。在此基礎上創建班級,然后在學生注冊登錄后,使用邀請碼或班級二維碼邀請學生加入相應的班級。目前云平臺支持上傳的資源有文檔、音頻、視頻、圖片、壓縮包等各種格式。
基于“智慧職教”云平臺的高職公共英語混合式教學的實施過程主要包括課前自主學習、課中探討學習和課后鞏固學習三個階段。
首先,在課前階段,教師提前2-3天發布學習任務,推送相關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在課前自主開展學習活動,完成學習任務。其次,在課中階段,教師首先發布當日課堂的簽到檢查考勤,并采用提問、頭腦風暴、發布討論、小組PK、在線測試、發布音頻、視頻、課件等功能和多種形式的教學資源,實現人機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全方位、多角度地為學生提供更具有豐富性、立體性、創新性、操作性和吸引力的混合式課堂學習方式。最后,在課后階段,為學生推送相關的拓展學習資源,發布相關的作業以及測試等,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鞏固、內化和遷移,并適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對后續教學做出調整。
近年來,高職院校的生源種類越來越多樣化,既有普通高中畢業生,也有職業高中或者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隨著高職擴招政策的頒布與實施,高職生源中又增加了社會成人學習者。但是,無論是哪一類別的生源,其共同點是絕大多數學生對英語課程缺乏學習興趣,且英語基礎薄弱,獨立完成線上學習任務困難較大,也缺乏主動學習意識。這些問題對云平臺教學的課前預習階段和課后鞏固階段的線上學習活動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給教學效果帶來了不利因素。
當前,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師由于自身的年齡、學歷層次、個人的性格、教學理念以及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態度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教師之間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發展參差不齊。年輕教師對云平臺相關功能的使用相對更為嫻熟,部分年齡大的教師未能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仍然習慣于傳統的PPT講演式教學,對提升個人信息化教學能力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還不能夠獨立完成課程的建設,也不能熟練應用云課堂的相關功能。這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基于“智慧職教”云平臺的高職公共英語混合式教學的推行。
眾所周知,云平臺在資源上傳時具有普適性,對資源的種類自動進行了分類,比如:文檔、音頻、視頻是分開的。然而,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是一門集視聽說為一體的課程。授課中,為了保證教學效果,需要文字和音頻或者視頻同步播放。然而,在實際運用云課堂的過程中,英語教師會發現PPT課件中的音視頻的超鏈接是失效狀態,給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帶來了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使用云課堂授課的積極性。
在實際教學中,英語課程非常需要為學生“量身定做”地開發課程資源。然而,從教學內容或者學習任務的角度來看,許多資源的關聯度不強,而且,教師對于部分來自網絡的資源也沒有進行二次加工,且資源堆砌重合的現象較為突出。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線上學習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另外,教師自主開發學習資源嚴重不足,且大對數教師缺乏開發課程資源的意識和能力。
首先,教師要轉變學生長期以來認為的“英語無用論”思想。教師可以通過分析當前就業市場對學生英語能力的需求以及英語對于人的全面發展的意義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觀。同時,教師要改革教學內容、整合教學資源并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英語學習的實用性,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3]其次,教師在教學中要增加對平臺的使用頻率和深度,將教學設計、教學內容與云平臺的應用功能深度綁定,讓云平臺成為學生學習英語不可或缺的學習工具。最后,要利用簽到、作業、討論、統計學習時長和學習進度等功能加強對學生在云課堂開展學習活動的過程性考核,并提高該項考核在期末總評成績中的占比,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當前,鑒于部分老教師還不能熟練操作云平臺,首先,公共英語研究室層面可以根據教師對云平臺操作的熟練程度以及教師的年齡來合理分組,每個小組由教學空間建設優秀且能熟練操作云平臺相關功能的教師擔任組長,從課程搭建、資源上傳、云平臺功能應用、信息化手段的應用、教學資源的自主開發等方面來培訓其他教師,以提高教師的信息化能力。其次,學校層面則可以在每學期期末根據教師教學空間建設情況,教學中對云平臺的使用頻率和使用深度等后臺統計數據等,來評定優秀的團隊或個人,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以調動教師使用云平臺的積極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希望云平臺的相關功能可以得到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比如:可以讓英語聽力音頻、視頻等直接插播在相對應的文字材料中,而不需要老師或者學生退出PPT界面后再另外點開單獨的音頻或者視頻資源。此外,也希望能夠研發更多便于外語教學抽測的功能。例如:考評學生語音的功能、詞匯拼寫檢測功能等,用更好地使用和學習體驗來調動廣大師生使用云平臺授課和學習的積極性。
混合式教學的教學內容主要來源于教材和線上教學資源。眾所周知,教學中不可能存在完美無缺的教材,每一套教材的教學內容都需要一定程度的整合和優化。云平臺上傳的很多資源是對教材相關內容的補充或者拓展,因此,量不在多而貴在精,可以是一些有趣、實用以及符合時代特點的口語教學微課、中國傳統文化的英文介紹、美文賞析、英語考級技巧等。這就需要教師在選取資源上傳時,要從海量的資源中用心遴選和甄別,還要進行必要的二次加工。此外,要提高教師自主研發課程資源的能力,在結合學生的英語水平的基礎之上,積極開發相應的配套教學資源,比如:口語微課、語法微課以及寫作微課等。
隨著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到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成為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智慧職教云平臺為高職公共英語課程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供了平臺支持,對高職院校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和教學理念的轉變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然而,云平臺在實際教學應用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亟待解決。相信未來在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這些問題都能夠一一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