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常青
(雞西市消防救援支隊,黑龍江雞西 158100)
隨著近年來國內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升,各類地下室建筑及高層建筑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多。然而,這類建筑往往都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一旦消防應急措施未做到位,最終將極易導致火災問題出現。與此同時,高層建筑及地下建筑往往空間比較特殊,對消防救援工作的要求比較高,消防員的任務艱巨,在極大程度上提升了消防人員的工作難度,同時也給救援人員自身的安全帶來了一定的威脅。對此,有關部門應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把消防救援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到位,為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提供絕對的保障。
近年來,國內火災事故數量仍處于較高水平,火災類型復雜多樣,這就給消防工作人員的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消防滅火本身就是一項極具危險性的工作,對消防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及隨機應變能力有著極高要求,然而各類火災事故變化多端,在消防滅火救援過程中,只有加強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從根本上為前線救援人員提供堅實的后盾,這也是保障消防員生命安全、提高救援效率的重要條件。然而就目前來看,我國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實行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這就給消防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了相應的阻礙,有關部門應及時采取科學有效措施解決這一問題。
在火災事故現場正式展開救援工作前,消防員需要做的就是對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勘察。而在現實生活中,火災現場比較混亂,救援人員往往很難真正做到對現場進行全面細致的勘察。與此同時,還有些指揮人員并未意識到偵查工作的重要性,在組織救援過程中為了縮短救援時間而直接沖向火災區域。這種情況就會導致在消防救援過程中,一旦出現突發性的狀況,救援人員很難準確把握相關信息,無法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來解決問題,給消防救援工作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1]。
消防救援工作具有極高的危險性,火災事故也具有突發性、多變性的特點,對救援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平有著極高要求。伴隨著火災事故的頻頻發生,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開展次數不斷增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防人員的事故發生概率。就目前來看,大部分地區的消防隊伍組成以年輕人為主,這些消防員往往都缺乏實戰經驗及社會經驗,這就大大提升消防救援工作的難度。與此同時,隨著近年來消防救援工作復雜程度的不斷增加,救援工作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這對消防員來說將是巨大的挑戰,對于工作經驗不足的消防員來說,他們未必能在險情來臨時刻及時采取最佳的援救措施,甚至有可能會給自身的人身安全帶來威脅。
伴隨著近年來國內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各類大型商場、高層建筑及化工企業日益增多,大量電子產品設備的用電情況更加復雜、可燃物增多,相應地,各式各樣的火災形式層出不窮,消防救援工作的開展也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此同時,在部分建筑內部,管理人員并未及時對消防設施進行配齊完善,日常的維護工作也比較粗心,這就給滅火救援工作的開展增加了難度。除此之外,某些城市區域存在片區規劃比較密集的情況,常常會導致消防車通道被占用,空間過于狹小甚至沒有專用的消防車通道的情況,給消防車的行動帶來了極大的阻礙,大大降低了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效率,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
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開展過程中,事故現場的安全程度將會直接影響到救援工作的推進情況是否順利??偟膩砜?,目前大部分消防滅火救援安全管理工作面臨著以下幾點問題[2]。
首先,在大部分消防救援現場中,工作人員并未及時做好全面的警戒措施,如救援現場未安排觀察哨、缺少安全觀察人員等,導致火災現場的消息無法被及時傳達給救災人員,消防工作人員對火災災情把握不準,極有可能會再引起二次事故。其次,大多數消防工作人員在開展救援工作過程中并未提前做好現場的預測評估工作,相應的安全保護工作并未及時做到位,在未準確掌握實情的情況下就進入現場實施救援。同時,在清除有毒物質、高處救援等一些危險程度極高的災情現場,消防人員常常在沒有做好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必須提前開展救援活動,給消防人員的人身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最后,消防救援現場往往人員混雜,在群眾撤離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撤離方向不明確的問題,相應的緊急避險措施并未能得到準確落實,從而導致救援時機被耽誤。
在消防滅火工作的日常開展過程中,部分消防員并未定期進行專業的技能培訓,在實戰工作中并未積累到足夠的經驗,在面對各類狀況時未必能迅速做出判斷,無法靈活解決事故現場的突發問題,從而會給消防滅火工作的開展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部分消防單位管理人員的滅火救援安全意識不足,在救援實施過程中并未給消防人員嚴格配備好專業的防護設備,導致消防人員在救援過程中身入險境,增加消防員員出現傷亡情況的概率[3]。
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是確保救援工作順利實施的基礎保障,有關部門務必要及時建立健全可靠的消防滅火救援安全管理制度。一旦在消防救援工作中出現人員傷亡的情況,有關部門需要及時針對事故進行深度調查,及時找出疏漏的問題并予以處理,進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杜絕類似事故的再度發生。除此之外,管理人員還需要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來對消防員的防護措施進行定期檢查,以防在救援過程中出現防護不當的情況。同時,在設備的配備過程中,應盡可能選擇專業程度最高、質量最好的防護設備,從根本上為消防人員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將事故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有關部門還需要對風險管理制度不斷進行改進,在實施救援前需要對現場的情況進行初步的把控,確定好事故的危險系數,明確好救援工作的最終目標,將救援工作的效率提到最高[4]。
在日常消防救援工作中,大多數消防員雖然具有不怕苦不怕難的精神,但往往嚴重缺少自我保護意識。安全管理觀念的強弱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救援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因此,消防工作人員需要積極轉變自身的安全管理思想觀念。首先,需要把消防滅火救援工作與時代發展緊密結合,提高消防管理人員對該方面問題的重視,全面提升消防部門安全管理領導水平。其次,消防部門需要定期組織消防工作人員進行思想教育培訓,重點提升消防人員自身的安全隱患意識,增強他們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確保他們能夠謹記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消防救援工作中能夠在保護好自我安全的前提下開展救援工作。最后,消防部門還需要對消防滅火救援安全管理工作予以創新,幫助工作人員樹立起新型的發展理念,積極轉變以往陳舊的思想,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創造更多的機會。
針對消防滅火救援工作,有關部門應不斷加強對消防員的實戰培訓工作,確保每位消防員都能更好地掌握消防救援技能,在多次練習后能夠在實戰面前做到真正的臨危不懼,并更好地展開救援工作,為自身的人身安全提供保證。在日常實戰訓練過程中,管理人員必須對每位消防員進行嚴格要求,認真對待每一次練習,同時,消防部門也需要對模擬訓練場進行合理設計,提高模擬火場的真實性。在模擬火場中需要盡可能將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模擬進去,確保消防員能夠更好地把握事故現場的各類情況,面對突發狀況能夠從容面對。消防救援工作危險性極高,只有經過反復多次的系統化練習,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消防員的操作水平,將他們的技能發揮到極致,并提高他們的安全責任意識。除此之外,在日常訓練過程中,管理人員還應要求消防員穿戴整齊所有的防護裝備,確保與實戰保持一致,消防員還需要及時熟練掌握新型設備的操作方法,確保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發揮設備的最大作用。最后,在每次實踐訓練完成后,消防員需要集中對相應的經驗和教訓進行總結,吸取訓練過程中的教訓,以確保日后的救援工作能夠更加順利地開展下去[5]。
在消防滅火救援工作中,消防部門還需要做到對戰術措施的科學應用,將相關策略合理引入到消防滅火救援安全管理工作中,這不僅能夠為消防員的人身安全提供更多的保證,也將有效提高救援工作的效率,降低由于安全隱患所造成事故的發生。對于消防員的設備設置,至少需要符合最基本的安全防護標準,包括消防頭盔、安全服、空氣呼吸器等。除此之外,在處理高空事故乃至更加艱巨的救援任務時,消防部門還需要專門為消防工作人員配齊更加高級的裝備,在設備方面予以消防員最強的保護。
消防救援器材裝備是整個消防滅火救援工作實施的重要基礎,只有使用良好的消防救援器材,才能為救援工作的切實開展提供保障。因此,有關部門需要提高重視,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可能選購一些先進的救援滅火裝備,不斷加大對消防器材裝備資源的投入,確保相應設備在種類、數量以及質量方面都能達到要求標準,加強對消防器材設備的管理工作,從根本上提升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開展效率。除此之外,消防部門還應安排專門的器材管理人員,對相關設備器材定期進行檢查維修,對于瀕臨淘汰、過于老舊的設備,應及時予以更換,充分發揮消防滅火器材的使用效果,避免給消防救援工作的開展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在消防救援工作的實際開展過程中,管理指揮人員往往起到了穩住全局、指揮全場的重要作用。然而與此同時,由于我國消防救援隊伍的組成人員比較復雜,消防員的文化程度、社會經歷都各不相同,在工作過程中的思想和心理也存在差異,很難真正做到統一行動,完全默契,這就給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實行帶來了不利的影響。指揮人員作為整個消防救援隊伍的核心,在每次任務執行過程中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想要提升消防滅火救援工作效率,消防部門還應重視對管理指揮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要求指揮人員積極參與到日常的訓練演習中來,與消防員共同進步,在不斷磨合過程中加深彼此之間的信任和默契,同時在反復地訓練中幫助指揮人員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提升自己,從而為后續的救援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開展,對我國社會的穩定以及城市的發展起到了極度重要的作用。因此,有關部門務必要加強對該項工作的重視,通過建立健全可靠的消防滅火救援安全管理體系,全面提升消防員的安全管理觀念,加強消防員的實戰訓練,將戰術應用于消防滅火救援安全管理中,加大消防滅火救援器材裝備資源的建設管理,以及全面提消防管理指揮人員的綜合素養來提升消防滅火救援過程的安全管理水平,為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