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鑫
(西安翻譯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5)
教務管理,也稱為“教學行政管理”。它是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實施的基本任務,是依據教學計劃,將各類課程、教材、以及教師工作整合為一個高校的體系,從而依據各個專業教學計劃,合理、有序地組織教學,以保障學校教學管理工作得以順利展開。隨著高校教育改革活動的逐步推進,教務管理工作實施方法也在不斷進行著變更,從而適應新時期的人才培養與開發的需要。
PDCA模式,也稱為戴明環,是指任何一項活動,均能夠通過一種合乎邏輯的程序,實現質量管理與各項工作的安排[1]。該模式中主要包含了計劃、執行、檢查、以及處理四方面[2]。比如,將PDCA模式應用于高校教務管理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員先確定教務工作開展目標,再按照教務工作計劃逐項執行,檢查教務管理工作完成情況,最后再實行教務管理內容的優化處理。
隨著國內高校教育工作實施活動逐步完善,教務活動的安排也越來越趨于系統化,這為當代教育工作的深層次實踐提供了更為明朗的趨向[3]。與此同時,信息時代下教育需求的不斷更新,也暴露出了傳統高校教務工作實施中的缺失,現結合高校教務工作實施的具體情況,將其活動推進中的缺失歸納為:
高校教務工作內容繁雜,實踐性較強。如果工作人員不能從宏觀需求層面有一個總調度趨向,各項工作的安排和調節上,將出現教務工作安排穩定性不足的現象。比如,西安翻譯學院教務工作具體實施過程中,工作人員缺少對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解讀,隨意進行教學課程安排,導致教學質量較低、學生理論與實踐學習效果較差等問題,這些都是教務工作安排缺乏方向性的體現。
高校教務管理活動不僅包含日常教學安排工作,還包括學校教學情況反饋、各類教育文件的歸類管理、以及階段性教學考核等方面。多樣化的教學內容之間相互關聯,也存在著諸多差異,如果其中某一方面出現了問題,均會對高校教育工作的成效造成干擾。但從當前高校教務管理活動實施的具體情況而言,學校教務工作設定時,往往只有宏觀管理框架,而具體如何進行各個部分的安排部分,并未給予詳細的分析。同時,在設定教務工作計劃時,量化考核的標準要遠遠高于品質考核依據,此種缺少科學性的教務工作狀態,也會干擾高校教務工作的推進。
高校教務管理活動中,管理工作的執行效率差,執行效果不佳,也是不能忽視的問題。具體而言,高校教務工作實施期間,上層管理者與基層實施層能力不匹配,就會造成教學資源更新速率慢、教學檔案混亂、教學工作考察結果反饋性低等問題。同時,高校教務管理活動實施期間,教務工作實施不夠合理,數字化程序等手段的依賴性較強,教務工作執行環節,逐步呈現出模式套用的發展趨向。
高校教務管理工作實踐環節問題重重,與教務工作檢查、調節環節不到位之間也有直接關聯。其一,高校教務管理活動開展期間,工作人員僅是從結果層面,對教務活動的實施效果進行評價,而對于高校教務管理活動具體實施流程方面的分析卻相對較少。其二,高校教務管理活動實施過程中,后續處理調節階段,存在只進行顯著性問題的調節,而針對小問題方面的調節卻不夠,產生遺漏隱患,繼而對后續工作的展開造成了巨大的干擾。
基于PDCA模式的高校教務管理實踐要點可概括為:
基于PDCA模式的高校教務工作安排活動合理實施,應從明確教務工作分析的主要方向開始。即,進行高校教務系列活動的內容安排上要清晰明了,以明確的方向作為基礎,在趨向結構層面做好引導[4]。
某高校教務管理工作具體實踐過程中,為確保教育活動科學有序地推行下去,工作人員首先是從高校教務管理方向層面進行研究:(1)以我國高校人才輸出指導綱要為參考,結合近年來科學、經濟、教育、以及醫療等社會行業中人才需求,分析本校人才輸出的目標,繼而進行教務工作目標的確定。(2)為確保教育管理活動能夠及時、精確地實施,教務管理目標設定上,更注重階段性目標的合理設定,以確保高校教務活動始終按照社會發展導向進行工作。
高校教務管理活動的有序實施,應從明確教育工作實施方向開始,進行協調、系統的多重管理目標分析。
高校教務活動系統化展開和最優化研究時,需做好教務在PDCA模式中的“計劃”環節的分析。其一,高校教務工作實施管理期間,工作人員除了從教務活動的宏觀層面進行教學工作安排外,還需要將工作計劃細化到每一個執行步驟之上,以便于能夠及時發現影響教務管理效果的因素。其二,教務管理工作的展開,應反復思考“為什么要制定這些措施,工作實施的最終目的,以及每一項措施將分別在哪一個階段實行,且該項工作由誰來負責效果更好?”
西安翻譯學院在PDCA模式下開展教務管理工作管理分析期間,為確保該部分活動能夠協調科學地進行安排,計劃實施階段的工作要點為:(1)工作人員首先對近三年中來,學院教務工作的開展資料進行整理,總結當前教學課程計劃安排合理的優勢,也歸納了教學秩序不夠穩定、教務工作內容上存在空項、教育環境方面管理不到位等缺點。(2)在新一輪教務工作管理與安排時,工作人員首先就如何影響質量因素進行了確定,其次提出可行性實踐計劃,并評估計劃預期結果。(3)工作人員進行教學秩序設定、教學內容補充、以及教育資源補充等方面的工作,重點從措施實施的目的、工作人員安排以及每一個項目需要實施的具體階段三部分,探究了如何實行教育活動層面的系統研究。
高校教務管理活動具體實施和探究期間,計劃分析階段是否全面合理地規整到一起,并給予詳細的實踐步驟,是將確保高校教務管理工作宏觀與微觀相互對接,工作數量與質量分析兩者相互統一的具體體現。
高校教務管理活動具體實施期間,教務管理要點科學推進,實踐要素最優化調節與安排,在保障教務工作實施成效中發揮著越來越突出的作用。基于PDCA模式下的高校教務管理活動實踐,應在“執行”階段,將工作效率和效果影響因素很好地組合在一起,這一活動也在提升高校教務活動實施中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西安翻譯學院進行教務管理工作安排過程中,為確保該部分能夠平穩有序地展開,工作人員將高校教務管理的系列內容概括為:(1)教務管理人員進行教務活動安排時,通過組織全體教師開展教務工作實踐方法、理論、以及新時期高校教務工作要求學習法,提升全體教務工作參與者的水平。同時,上層管理者在執行前期制定計劃時,還要注意結合一線教學、教育資源補充、高校教育環境情況等條件,進行執行計劃方面的詳細調整。此外,基層執行者,應進行科學系統的教育工作執行,以確保在教育活動具體實施階段,上層管理與下層實施之間能夠完美銜接。(2)當前高校教務工作的開展中,數字化、信息化手段的應用趨向比重最高。實行新時期教育活動定位時,高校教務工作安排盡量將數字化程序作為一種手段。一方面利用數字化程序,形成上下隨時聯動的教育工作實施結構;一方面也要凸顯出人的作用,以凸顯高校教務管理工作“為學生服務”的理念。
高校教務管理工作在PDCA模式下的實施,就是要不斷進行教學執行效率和工作效果方面的安排,在當前教務工作合理實施的狀態下,能夠更進一步對教務管理人員能力、信息手段的應用進行安排。
基于PDCA模式的高校教務管理工作實施,也應在教務檢查和處理調節部分給予分析,這也是將高校教務管理工作安排到一個新高度的有效方式。簡單來說,基于PDCA模式的高校教務管理工作,一方面是在要將只注重結果的研究方式,轉變為過程與結果同步分析的狀態。另一方面是要對教務管理中的大小問題同時進行調節,以彰顯教務管理活動實施的成效。
西安翻譯學院在PDCA模式下實行教務管理活動分析時,教務檢查、調節方面所實施的要點主要包括:(1)采用大數據虛擬分析模型,從日常教學課程安排、教學內容關聯、學生檔案管理、階段性成績考評、教學資源安排、教學活動組織六大方面出發,對本學期的教務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評定。(2)每一個小項進行評定時,應注意各個方面教務管理活動均采用折線分析策略,對當前每一個部分的工作情況進行詳細評估,將過程分析與結果評定兩者承接在一起。(3)初步分析后,工作人員發現教學階段性成績考評階段,存在著明顯效率不足的隱患,同時在學生檔案管理部分,也存在檔案信息錯位的問題,但前者更突出。具體進行問題分析時,教務工作人員一方面進行了教學成績評定信度調節,將原有的理論考核轉換為“理論+實踐”的考核方式;另一方面也針對造成學生檔案管理錯誤問題的原因進行規整,科學實行教務工作內容的完善式調節。
教務檢查與調節方面綜合安排,能夠將高校教務管理活動的成績進行系統分析,也為高校教學工作的優化展開提供了保障。
綜上所述,基于PDCA模式的高校教務管理研究與實踐,是當代教育資源綜合探究的理論歸納。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明確教務工作安排方向、教務工作實施計劃分析、工作執行效率與效果同時性分析、教務檢查與調節方面綜合安排等方面,整理高校教務管理研究方法。因此,文章研究結果,為高校教育活動展開提供了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