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婷 丁 毓 王 肖
(天門職業學院,湖北 天門 431700)
許多教育心理學家著眼于當代職業教育教學的現實問題,提出了不同的研究課題,其中學生學習力成了研究的重點及核心。作為職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學習力的發展備受關注,同時不容忽略。有的學生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缺乏一定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意志,在遇到問題時非常容易半途而廢。這一點導致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水準大打折扣,學生難以在完成學業之后順利地走向不同的工作崗位。有的中職院校開始結合目前的教學現狀,站在教學視角來進行反思以及總結,通過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管理等不同影響要素的分析及研究來了解提出發展學生學習力的相關策略及要求,明確前期的育人目標以及運用方向。目前,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不夠理想,學生的學習力也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在深化改革職業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中職院校需要反其道而行,明確提升學生學習力的相關教育目標以及指導要求,采取與之對應的解決對策,順利實現前期的育人目標。保障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發展個人的學習力,主動應對生活以及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
在推進職業教育教學發展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力頻頻出現問題,作為重點研究課題,學生學習力對學生的成長發展以及職業院校的教育改革有著非常關鍵的影響。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學習積極性的調動要求,關注教育領域的重點分析以及研究,著眼于目前的教育教學現狀來了解學生的主體差異性。學生學習力主要是指個人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基礎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素養,這一素養對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及提升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在學習以及成長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力非常關鍵,只有擁有較強的學習力,才能夠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獨立自主的探索不同的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技巧。結合已有的知識高效解決問題,個人的知識遷移能力以及活學活用能力非常強,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主動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實現獨立思考以及自主分析。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心理因素,積極探討影響學生學習力的各項要素,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教育教學原則,以積極正面的引導為依據,教導學生始終堅持正確的心理態度。其中職業教育的改革創新最為關鍵,這一點也是職業教育得以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作為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依據以及內在動力,學習力對學生的影響非常直接和深遠。對于中職教育教學體制改革來說,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主體差異性,關注學生的學習力情況,了解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真實表現,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想象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確保學生能夠變得更加積極。[1]只有這樣才能夠推進政治教育教學體制改革,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成長以及發展。但是站在心理學的角度對學生的學習力進行分析時可以發現,學生出現了許多的心理障礙以及問題,學習力的提升速度非常慢,整體的學習力水平較低。這一點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成長以及教育教學體制改革。
學習動力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支柱,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非常關鍵的影響。有的中職學生缺乏學習動力,還沒有設置明確的發展目標,對自身學業發展的理解以及認知還不夠深刻。往往疲于應付教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還未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難以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更多成就感以及收獲感。有的學生出現了厭學以及焦慮的心理,無法主動挖掘個人的學習潛能,開發個人的智力。學生沒有主動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頻率比較低,非常被動及消極。[2]很少有學生能夠主動地利用課外學習的時間自主翻開課本學習,參與自主學習活動的意愿不足,還沒有與外界保持密切的聯系以及交流。
學習能力是學習力的細節表現,是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之中的綜合素養,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非常明顯的影響。有的學生學習能力比較薄弱,文化成績不夠理想,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以及學習技巧。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在分析以及觀察事物的過程中,個人非常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難以確保個人的自主實踐,無法實現學習的有效轉化,創新思維比較薄弱,只能夠進行表面層次的分析及研究。難以實現深層次的判斷,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不夠理想。另外,學生的知識轉化能力相對較差,無法實現活學活用和舉一反三。[3]盡管有的學生在學習上投入了許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所取得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離不開學生的自主實踐以及長期堅守,如果放任自流,學生就會產生許多消極應對的情緒。有的學生缺乏學習意念,在遇到學習問題以及困惑時直接放棄,很少有學生能夠真正做到長期不懈。這一點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成長及發展。有的學生在遇到困難挫折時直接否定自我,對自己比較消極悲觀。在后期社會實踐時,學生也沒有主動調整學習行為和學習模式。很少有學生能夠靜下心來進行主動思考分析,這一點導致學生的學習力持續下降。[4]
為了有效避免上文中所存在的各類不足,中職院校的教師需要反其道而行,關注提升學生學習力的相關要求,著眼于學生在學習力上的綜合表現來調整教育思路。采取積極有效的教育教學措施來指導學生、鼓勵學生,讓學生能夠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動機,真正擺脫傳統藝人模式的束縛影響。積極構建完善的中職教育教學體系,為學生學習力的成長提升保駕護航。
中職教育是我國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教育板塊主要以提升學生的綜合技能,培養一技之長的全能型人才為目標。教師需要始終堅持技能學習和職業發展,關注對不同課程設置的分析研究,明確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特點和實施要求。其中,教育教學體制管理工作的設置最為關鍵,教師需要以學生的實質需求為依據和導向,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興趣愛好。通過針對性的課堂教學設計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開發學生的智力,不斷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主動發揮個人優勢。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有所區別,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了解學生的學習特征,給予學生針對性引導。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因勢利導的教育教學策略及手段,確保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之下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動機,進而實現個人學習能力及水平的綜合提升。這一點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學生能夠在教師潛移默化的指導下逐步發展個人的學習力,意識到個人的主體地位。這一點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減輕教師的教育教學負擔有非常關鍵的影響。
中職教師需要著眼于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研究結論,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加強對學生的個體能力的開發,高度重視教育板塊。傳統落后的教育教學觀念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教師需要以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理念為依據,站在不同的角度全面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素養,結合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促進教學模式優化升級的過程之中,選擇合適的教育教學策略以及手段。通過靈活利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力。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非常關鍵,這一點要求教師主動表揚肯定學生,確保學生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和知足感。有效挖掘和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為學生的社會實踐以及自主學習保駕護航,保障學生能夠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機。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學習潛能的開發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教師是一個較大的挑戰,教師需要注重時間和精力的合理匹配,針對性調整教育教學策略以及教育學方向。采取積極可行的教育教學措施來發展學生的心理,以此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5]
學生才是課堂教學中的主角,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價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特征,鼓勵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充分彰顯學生自主學習的優勢以及作用。學生學習特點、學習個性的分析非常關鍵,教師需要著眼于這一重要的信息,采取分層教學的策略,鼓勵學生主動審視自己,反思自己。引導學生自主積極探索,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理論知識學習框架。很多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之下不斷發展個人的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能夠獲得更多自主選擇空間以及范圍,學會在不斷改進以及優化的過程中調整個人的學習行為模式,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動機。教師需要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的理念,關注對教育教學內容的及時更新以及適當調整,更好地滿足社會的人才發展的實質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對癥下藥。
教師需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以及思路,關注學生專業學習習慣的培養,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和實踐思維意識,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以培養綜合性的技能型人才為教學目標,在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精心設計教學計劃和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的學習能動性。這一點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以及發展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融入也非常有必要,這一點有助于學生人生三觀的有效塑造。
在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著眼于職業教育發展的全過程,全面發展學生的學習力。了解影響學生學習力的相關影響因素,采取與之對應的教育教學策略和手段,保障學生有所收獲、有所成長,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動機和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