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菲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0)
社會在進步,教育發展也必須要跟上時代步伐。新形勢下幼兒教育必須要尊重孩子們的身體和生理發展規律,全面提升他們的能力,進行多方面能力的培養。藝術能力的培養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學前教育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很多人都開始對藝術教育有所關注,并且期待孩子們也能接受藝術的熏陶,為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前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比較深遠,很多人的一些學習習慣都是從學前教育延伸而來的。在學前教育能養成一個比較好的習慣,那么以后的學習也就順理成章。隨著時代的發展,學前教育要求學習者的發展必須是全面的,這樣才能適應以后的學習。學前教育不僅要教給孩子們正確的學習方式,還要樹立起對學習的興趣、主動探索的精神,欣賞美的能力等。
所以必須要把學前教育規劃好,幫助孩子們全面發展。近年來,藝術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這是孩子們藝術能力培養的基礎,也是全面發展的組成部分。孩子們從小有一個正確的藝術觀念,對以后的藝術能力培養還是很有好處的,所以必須要重視對他們進行藝術能力的培養。
隨著時代發展,藝術能力也成了學前教育的一部分,它是孩子們必須要掌握的一種能力。藝術能力的培養能讓孩子們正確認識藝術,感受藝術,并且選擇自己喜歡的藝術進行學習。為他們以后的藝術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所以對他們進行藝術培養能提升他們對藝術的熱情,正確認識藝術,感受藝術,發現生活中的美。藝術能力是一個人修養的重要表現,如果缺失藝術整個人看起來就會很不和諧,他們對以后的生活也會感覺非常不適應。所以必須要從小就進行藝術能力的培養,這樣以后才能取得長遠的發展。
藝術能力的培養也能促進其他方面的發展,也符合孩子們的身體和心理發展規律。一個人所有方面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如果缺失了哪一方面都發展都是不完整的。藝術能力也稱為美育,是全面發展中必不可少的,從小培養他們的美育能力也能促進其他方面的發展。所以在學前教育中要滲透藝術能力的培養,這樣就能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孩子們獲取藝術能力培養也主要是在幼兒園,所以幼兒園的辦學水平直接決定了他們藝術知識的獲得。現在一些幼兒園之間在辦學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園長對藝術培養的投資等方面也有很大差距,所以導致藝術能力培養出現不平等的現象。一些園長在藝術能力培養方面投資比較多,重視程度比較大,那么孩子們就獲得的藝術知識就比較多,但是如果一些學校或者機構對藝術不夠重視,那么藝術資源就不那么豐富了,所以孩子們接受到的教育也就比較匱乏。解決幼兒園辦學水平是當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統一要求,統一標準,才能讓所有人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1]。
教師是進行藝術教育的關鍵,如果他們的能力不能滿足藝術教育的要求,孩子們就不能獲得足夠的藝術教育。藝術能力的培養需要的是專業的人才,比如有專業的繪畫基礎、專業的舞蹈基礎以及專業的樂器演奏能力等。但是一些教師根本就不具備這些必備的藝術能力,有時候僅僅靠從網上竊取現成的藝術課件應用到教學中,這是不利于藝術教育的。必須要提高學前教育教師的素質,錄用具有專業能力的教師,這樣才能保障藝術教育的順利開展,否則藝術教育只能停滯不前,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步。提升教師的素質也是幼兒園必須要解決的事情,否則幼兒園的發展就沒有保障,那么孩子的教育就沒有保障,這個問題必須要引起幼兒園的注意才可以,這樣才能促進孩子們的發展。
進行藝術能力培養除了教師具有專業素質之外,還需要有開展藝術教育的必需品,比如基本的樂器、繪畫用品、舞蹈教室等。但是在現實中這些基本的藝術必需品卻不能滿足孩子們對藝術的追求,導致藝術教育也無法推行,必須要保障藝術必需品的供應充足,這樣才能有效推進藝術能力的培養。比如配備多臺鋼琴、有專門的舞蹈教室、專門的繪畫室以及必需品等。只有藝術設備都備齊了,那么藝術能力培養才能順利開展下去[2]。如果什么設備都不全,想要進行藝術培訓也很難實現,所以這些都是推行藝術必需的東西,滿足了這些硬件才能繼續藝術能力培養。
想要進行藝術能力培養,那么就需要喚起孩子們對藝術的熱情。但是在現實教學中卻存在孩子們對藝術沒有任何熱情,并且在教學環境中也看不到藝術的影子,沒有對他們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要調動他們的熱情,讓他們參與到藝術創作中來,積極感受藝術的魅力,愛上藝術。學校也應該注重環境的熏陶,讓藝術充滿整個校園,這樣才能在無形中對他們產生影響,才能促進藝術能力的發展和進步。
幼兒園的辦學水平直接決定了藝術能力培養的開展,所以國家應該在幼兒園設立標準上提高層次,統一辦園標準,把藝術培養也納入辦學條件。為孩子們的藝術能力培養創造良好的環境。有了硬性的規定,辦學水平也就提高了,對藝術能力的培養也就有了保障。孩子們的藝術追求也會輕而易舉完成。
比如幼兒園要有足夠的美術用品,比如彩筆、蠟筆、毛筆、畫板等;配置足夠的樂器,比如鋼琴、手風琴、吉他等;專業教師配比等,這些都明文規定,才能保障藝術培養的順利進行。
教師在幼兒藝術能力培養中占據關鍵地位,他們直接決定了藝術培養推進的程度。必須要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一個合格的幼兒教師應該不僅有專業的知識,還有一定的舞蹈、繪畫等基礎。在招聘教師的時候要考慮到專業素養,提升教師的素養,為藝術培養提供充分的條件。幼兒教師也要不斷參與專業培訓,提升自己的能力,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這樣才能保障兒童接受到最先進的藝術培訓。學校也可以組織教師參加一些比較有名的講壇,或者參觀辦學理念比較先進的學校,不斷充實自己的大腦,為以后的教學服務。
以鋼琴教學與演奏為例,教師應該具備基本的鋼琴演奏能力,這樣才能完成對歌曲的演奏,避免出現由于教師缺乏鋼琴演奏能力,或者只能照搬一首歌曲的演奏,這樣才能推動藝術培養的推進。有了專業的素養,才能對藝術培養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才能讓孩子們沉浸在藝術的海洋中[3]。
兒童藝術能力的提升還有一個必要條件就是要有足夠的藝術用品。如果只有專業的人員,而沒有藝術用品,那么藝術也不能傳遞給孩子們。比如有了鋼琴教師,但是沒有足夠的鋼琴,那么藝術也很難進行。所以學校應該提供充足的鋼琴方便教師使用,在很多學校只有一架鋼琴,如果課程安排沖突了就沒有鋼琴使用了,所以在數量上必須要保持充足才可以,這樣才能適應藝術培養的進行。
鋼琴教學與演奏也是藝術培養的一部分,想要培養他們的藝術能力,那么就需要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鋼琴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比較新穎,所以他們就會比較好奇,教師可以通過讓孩子們摸一摸、看一看等形式對樂器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然后用孩子們比較熟悉的歌曲作為引入,比如《數鴨子》,讓孩子們跟著演奏唱。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發現,原來鋼琴還有這么多作用,就會對鋼琴產生比較濃厚的興趣。有的孩子甚至還會萌生對鋼琴的學習,教師也要正確引導孩子,還可以教授給他們基本的手法和識譜,讓他們有一個基本的了解,這樣才能慢慢培養起對藝術的熱情。
藝術氛圍對一個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藝術氛圍的營造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努力,比如可以讓孩子們參與到教室的布置,充分發揮他們自己的想象力,把教室布置成他們想要的樣子。這個過程就是對藝術啟發的過程,在學校內設置專門的藝術角,把平時一些比較優秀的美術作品放在這里展示,讓孩子們感受什么是美。還可以多舉行一些文藝活動,讓孩子們都參與到其中,對會場的布置,節目的演出等都是對藝術培養的運用。在教學中也要注意課程的安排,突出對藝術的培養,這樣才能為孩子們的藝術發展提供足夠的條件。
學前教育是兒童的必經階段,這個時期必須要打好基礎,這一階段的教育影響了以后的發展。所以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新時期不僅要對孩子們進行知識教育還要進行藝術方面的教育,滿足他們的全面發展。藝術培養目前雖然還面臨很多問題,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這些問題都會一一克服。藝術培養決定了孩子對藝術的認識,對他們以后的藝術發展至關重要,所以必須要加強對他們的藝術培養,這樣他們才能適應以后的社會生活,才能對藝術有正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