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婧韜
(長春科技學院,吉林 長春 130600)
線上對外漢語教學不受時間、地點、氣候、空間和距離的限制,靈活多變,內容豐富,溝通方便,成本較低,回放功能更是有利于學生及時復習和查漏補缺,比起傳統的課堂教學存在一定的優勢。疫情防控階段,基于線上教學的優勢,對外漢語教師對其極為關注,開始積極著手和開展線上對外漢語教學。
目前,對外漢語教學的對象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絕大多數都在自己的國家。不管是學歷學生還是非學歷學生,還是出于某種目的需要學習漢語,需要了解中國文化的人士,都在焦急找尋了解和學習之路。因此,開展線上對外漢語教學是十分及時和必要的。線上對外漢語教學可以保證師生的生命安全,保證教學的順利開展,滿足留學生繼續學習漢語和了解中國文化的需求,保持正常的漢語國際交流,推動中國語言和文化的國際傳播,而且有利于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探索漢語國際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和新手段,形成新的教學模式[1]。
當前的全球疫情防控工作和對外漢語教學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開展。那么,目前的對外漢語線上教學情況如何呢?通過線上對外漢語教學實踐,以及使用調查法和訪談法,對一些線上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師同行展開了深入調查和分析,發現的主要問題如下:
(一)對外漢語教學所需的線上資源不足。目前的線上對外漢語教學資源不足以滿足師生的需求,有效的資源數量上不多,內容上不夠專業,形式上不夠豐富,不能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起到很好的輔助和指導作用。同時,師生對于教學資源的選擇隨意性很大,不夠科學、系統和高效。娛樂性過強、思想片面狹隘的資源,嚴重阻礙對外漢語教學的發展。
(二)線上對外漢語教學使用的教學平臺不夠專業和精準。對外漢語教學的發展歷史較短和發展程度不高,主要以線下教學為主,近期由于疫情限制而轉向線上平臺來進行。師生使用的教學軟件不統一,軟件的特點、功能、穩定性等不是十分適合對外漢語教學。比如中國國內的對外漢語教師往往會選擇微信、騰訊會議、騰訊課堂、釘釘、MOOC、超星學習通、雨課堂等,外派的對外漢語教師可能青睞于ZOOM、TED、Youtobe和Facebook等,個別師生使用娛樂和聊天軟件,如抖音和快手等。但是這些平臺無論是技術、資源和經驗方面,都不是特別適合對外漢語教學,無法完全滿足對外漢語教學的需求。很多對外漢語教師暫時別無選擇,退而求其次選擇使用它們,以便解決滿足學生學習漢語和了解中國的文化的需求問題。
(三)線上對外漢語教學的方法和教學效果不佳。很多對外漢語教師習慣于線下教學,使用的方法也都是線下教學的方法。即使使用了在線直播教學、錄播課教學、網絡一對一教學等新的教學手段,但教學方法沒有創新,固有的教學方法也施展不開,進而課堂環節、課堂氣氛、課堂互動、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都不理想,不能真正及時和有效地督促、追蹤學生的學習,準確地掌握和檢測學生學習的效果等,甚至有些對外漢語教師會期盼盡快恢復線下教學。
(四)網絡平臺學習漢語的體驗感和真實性較差,學習效果不理想。很多留學生都渴望能夠親自感受和體驗在中國的學習和生活,學到地道的漢語,能夠實現與中國人有效地交流和溝通。線上教學省略了親自體驗和實踐這一環節,缺少真實的交際場景,即使有交際訓練也不夠真實自然,美中不足,進而學生掌握漢語的程度會打折扣,漢語水平提高緩慢,成長空間不足。
(五)線上對外漢語教學,師生的教學熱情問題。留學生的學習熱情問題值得關注。線上教學,師生之間不能實現真正的零距離的溝通和交流,缺少集體學習、互助、競爭、進步和進取的動力,久而久之,學生容易逐漸失去學習熱情和動力,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也會降低。師生之間的情緒會相互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會影響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對外漢語教師的教學熱情也會直接影響留學生的學習熱情。線上教學需要教師掌握一定的信息網絡技術,并且對其知識儲備與個人能力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如果教師總被各種信息技術問題困擾,投入到教學的時間和精力勢必受到影響,教學熱情和質量都會降低,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態度,牽一發而動全身。
(六)線上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學監督管理、考試監測等問題。線上對外漢語教學往往會出現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便監管的問題。人的注意力持續高度集中的時間是有限的,加之,網絡授課,身邊無人監管,容易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干擾,自覺性不高、自我約束力不強的學生很容易分心走神,精力不集中,線上聽課速度跟不上,學習效率不高,完成和提交作業不及時。還有,線上考試檢測的問題,雖然可以視頻監考,但是還不能實現全方位無死角監控,還有其他不可控因素,恐怕難以真實而又客觀地反映出現階段的學習情況和存在的學習問題。
(七)其他影響線上對外漢語教學的問題。進行線上對外漢語教學,師生之間的互動存在不迅速和不流暢問題,導致學生不易快速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課堂氣氛不佳。師生所使用的電子設備的質量、功能各異,對線上教學也會產生一些困擾。另外,還有網絡、數據流量等問題。網絡的卡頓導致課堂信息、語音信息傳遞和更新不及時、不順暢,學生無法或者及時配合教師教學,有些教學活動無法開展,甚至容易造成一定時間內的對外漢語教師的“獨角戲”課堂,而且嚴重消耗了雙方的教與學的熱情、耐力和精力,增加了語言理解和學習的難度[2]。
總之,線上漢語教學問題不少,也各不相同,具有地域性特點,也急需解決。線上對外漢語教學何去何從,該如何有效地進行,成了師生心里的一個心結,值得我們去關注和思考。
在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下,面對線上對外漢語教學出現的共性問題,以下解決問題的策略值得關注和思考:
(一)制定適合線上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學大綱、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對外漢語教師要結合當前對外漢語教學的實際需求,與時俱進,制定、修改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的教學大綱。確立合理的教學目標,并結合留學生特點及其學習漢語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取教學內容,保證線上教學的科學合理、高效和可操作。
(二)重視跨文化交際問題。跨文化交際問題一直是困擾對外漢語教師和留學生進行有效交際的問題之一。在當前疫情防控趨勢下,更為敏感和突出。所以,作為線上漢語教學的引導者,對外漢語教師要豐富自己的跨文化交際知識,注意靈活運用,積累自己的跨文化交際經驗,同時,注意處理好跨文化交際問題,避免跨文化交際中的雷區,與留學生實現和平、友好而又有效地交際,有利于線上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開展。
(三)關注、使用和開發專業性對外漢語教學資源和平臺,豐富教學。利用好現有的線上教材、影視、圖片、課件、教具等教學資源的同時,應該注重線上教學資源和專業性教學平臺的研究和開發。在使用原有授課平臺的同時,可以更多地關注和利用好對外漢語教學的國家級專業性平臺。充分學習和利用好中國教育部設立的發展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專業公益教育機構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它是一個集教學、培訓、學習資源于一體的資源平臺,重點關注網絡孔子學院的豐富的教學、教輔資源,項目活動和HSK考試等相關信息和資源。同時,努力豐富和建設更多的專業和高水平的資源和平臺,用專業的資源和平臺做專業的事情,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有利于線上對外漢語教學的發展。
(四)增加真實的漢語場景的體驗機會,科學合理地提高漢語水平。我們可以搭乘現代科技之舟,為外國漢語學習者盡可能多地提供真實的體驗、鍛煉、學習和交際的漢語場景。比如,將VR技術應用于對外漢語教學,利用好網絡孔子學院及其中文聯盟等APP。它們可以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料,模擬很多真實的教學、工作和生活場景,實現身臨其境學漢語,快速提高漢語交際能力。利用好這些先進科技、資源和平臺,可以實現足不出戶,有真實的體驗感和參與感,滿足外國漢語學習者的需求,提高其學習興趣和趣味性,學到高水平的漢語課程,提高其漢語學習和運用能力,從而實現有效的交際目的。同時,教學相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五)注重創新對外漢語教學的模式和方法。對外漢語教學積勢、蓄勢、謀勢已久,在這次疫情沖擊下,更應該時變、應變和求變。對外漢語教學應該注重教學質量、教學評價、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創新,因材施教,因事施教、因時施教,實現與時俱進的對外漢語教學。注重主動求變,努力探索個性化、國別化的對外漢語教學之路,培養國際化的漢語人才。目前的線上和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模式,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情景、交際教學法等都可以推廣到對外漢語教學領域,也很適合現階段的對外漢語教學。隨著應用條件的愈加成熟,對外漢語教學的創新模式和方法前景良好,對于留學生的漢語學習和語言能力的提升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會促進漢語國際教育的迅猛發展。
(六)加強對外漢語教師的培養。對外漢語教師要終生學習、不斷創新、主動求變,加強教學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學習,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游刃有余地開展教學。有扎實的專業基礎,使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的對外漢語教師,有利于調動和增加留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提升教學效果。無論是當前疫情防控階段,還是后疫情階段,對外漢語教師自身能力的提高,都是當今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教師自身不斷完善的需要,更加有利于整個對外漢語教學行業的發展。
抗擊和防控疫情需要所有成員積極面對和應對,共同努力,攜手共克時艱。與此同時,線上教學以及線上對外漢語教學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必將深遠地影響教育生態。打破舊的教育生態環境,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理念、模式、資源、內容、方法和手段是未來發展之趨勢,勢必產生巨大的變化,也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和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