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素芹
(徐州開放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6)
在當前,我國十分需求具有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順應時代的需求,各高職院校也越來越注重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高職院校的青年教師便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添加豐富的創新元素,對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案進行創新和突破,這便要求高職青年教師需要擁有較為豐富的學術素養,也需要跟隨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只有教師擁有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模式,才能夠使學生擁有豐富的創新思維,因此,培養青年教師的教學創新能力逐漸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一般來說,教學能力指的是教師通過自己所具備的教學技能以及知識素養,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的轉換和表達,呈現出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程度。良好的教學能力能夠促進學生在某一專業學科的發展和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高職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1],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剖析和思考,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教學創新能力主要是指教師需要不斷跟隨時代的發展和出現的新要求,對自身思想以及方式方法進行創新和完善,教學創新能力是教師綜合能力的主要表現。
1.教學內容的創新
對于教學內容來說,主要有兩方面需要青年教師做出改變:一是青年教師需要有意識地獲取最新的教學資訊,以及相關專業領域的前沿信息,通過對新內容的學習和思考,將所獲得的成果體現在教學課堂上,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廣泛的學習資源。二是青年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同時思考出一種能夠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
2.教學設計的創新
在教學時,青年教師有必要根據教材中知識的內容框架以及各章節的邏輯關系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并且還要對教材中的整體內容進行框架的設計[2]。之后再根據每一章節所包含的知識內容進行具體的分析,然后對教科書的背景,一些課外知識進行收錄,最后再對一些實訓實驗的內容進行研究和設計,通過信息的收集不斷地更新、完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3.教學思維的創新
教師的教學思維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思維,在進行教學思維的創新時,教師需要跟隨時代的發展,對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更新和改善。
4.教學資源的創新
在如今的教學中,教師有必要積極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比如多媒體、互聯網類的軟件等等,這類的現代信息資源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廣泛的學習空間,也能夠使教師的教學更加的高效、便捷。
5.教學評價的創新
各高職院校有必要為青年教師提供一套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對青年教師的教學創新程度進行檢驗和評價。通過評價體系的開設,使青年教師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教學創新,并且合理的評價體系還能夠通過意見的收集而對教師的創新教學進行調整和改善,對評價體系的不斷完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青年教師的創新潛能。
1.內因
青年教師對教學的創新意識較為淡薄。在大部分的高職院校中,存在著許多學歷較高的青年教師,但其中大部分的青年教師都是在學校畢業后直接進行任教,其教學能力和教學經驗都較為匱乏,其知識儲備和專業能力也十分有限,而隨著近些年來,高職生源的質量明顯下降,許多教師便會認為在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實踐活動的訓練存在著許多問題,而不會將精力放在對教學進行創新方面[3]。并且,在一些高職院校中,有的教師并不是師范類院校畢業,也沒有進行較為系統的入職培訓,并不知道如何進行正規的課堂教學,就更談不上對教學進行創新了。這些青年教師認為,只需將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識點進行傳授便是完成教學任務,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水平,不了解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也沒有意識去考慮教育的發展和相關專業領域的研究成果,導致其教學過于死板、單一,難以得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成果。此外,還存在著一些教師雖然擁有創新意識,但是卻沒有足夠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作為支撐,對教學創新無從下手。并且因為教學創新意味著創造出新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沒有得到實踐前或是只有短期的實踐,是無從得知其教學效果的,所以導致許多教師不愿意去進行教學創新。
因為青年教師工作量較大,導致其壓力和負擔較重,這使青年教師很難擁有較大的精力去進行教學創新。大部分的青年教師都會因為其生活環境、家庭因素等原因,擔負著很大的生活壓力,青年教師為了緩解生活中的壓力,便會接管大量的課務,導致青年教師經常做一些自己所不熟悉的工作。而課前的備課便會消耗教師大部分的精力,導致青年教師很難再進行教學創新。并且高職院校為了降低成本,存在著許多大班教學,教師在教學時很難進行組織和管理,這便加重了教師的工作壓力。
2.外因
因為在高職院校,大部分的學生文化基礎較差,學習意識較為薄弱,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很難對學生進行管理,這種情況會在很大程度上打擊教師對教學進行創新的積極性。并且隨著考試制度的不斷改變,高職院校中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基礎各不相同,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會面臨很大的挑戰,這便會在很大程度上分散教師的教學精力,使教師難以對教學進行有效創新。并且,大部分青年教師在高職院校中處于較低的地位,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教師對教學進行創新,教師作為教育學生的主導人物,卻無法體現其應有的中心地位。在高職院校中,行政管理人員所擁有的權利往往大于任課教師所擁有的權利。并且,行政管理人員掌握著豐富的教學資源,而青年教師所提出的一些合理的業務訴求往往得不到有效的采納。這也是青年教師無法有效對教學進行創新的重要原因。而大部分的青年教師在經歷這些不公平的待遇后,便很難產生潛心研究教學的思想,導致教師只會為了自身的社會地位而做出努力。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不斷應用,在教學過程出現了許多新的理念和方法,青年教師需要嘗試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將自己的教學與時代相對應,學習并熟練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和信息技術,因此,各高職院校需要給予青年教師豐富的學習機會,為教師提供多種渠道和平臺進行學習,并提供教師進修的機會,使教師能夠定期參加教研會,在將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進行交流和溝通時,能夠了解到最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而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通過多次活動的開展來激發教師進行教學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師能夠通過經驗的積累和先進理念的灌輸,不斷地豐富自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技巧,進而培養出符合社會所需的創新型人才。
在教學方面,青年教師有必要定期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和總結。通過不斷地教學實踐,來發現自身教學所存在的問題。通過不斷地調整和改善,逐步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的創新。培養教師的自我反思能力需要得到高職院校的支持,各高校有必要組織相關的總結活動和評價體系,讓教師能夠擬出一份教學反思,將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教學理念進行總結,將創新內容以及接下來的教學計劃進行整理和敘述,使教師能夠將更大的精力放在教學創新方面。
教學模式的創新主要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創新,這是判斷教師是否擁有較強創新能力的主要標準。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不能只將眼光放在教材內容上,還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在選取教學內容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需求進行選擇,并且教師也需要收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與專業領域相關的教學成果,讓學生能夠接收到具有先進性的教學內容[4]。在教學環節方面,教師有必要將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適當的引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來豐富教學環節,其中,在線課程便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將學生的學習內容以視頻的方式進行呈現,使學生能夠轉換學習模式和學習思路,對相關知識內容產生新的理解和認知,讓學生的思維能夠更加的活躍。并且,教師也可以采取翻轉課堂的形式,讓學生能夠充分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讓學生能夠產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的良好習慣,從而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此外,教師也可以采用線上交流平臺,與學生無論是在課上還是課下都能進行有效、及時溝通。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將一些專業領域相關的資訊向學生進行分享,由此提升教師教學的創新性。在教學方法創新方面,教師有必要豐富并潤色自己的教學語言,將理論知識以一種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向學生進行講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參與教改課題的研究活動,從中積累豐富的經驗,為教學創新提供充分的理論支撐。
本文主要講述了教學創新的內容,包括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思維、教學資源、教學評價五方面,之后又介紹了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的現狀以及影響因素,最后從幾方面針對如何進行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的提升這一問題,提出了幾點相關的建議和策略。希望能夠為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