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斯璇
(山西青年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2)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職業教育改革的一種新興模式,高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中的重要環節,更應該探索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思想和理念,將其與文秘專業有機結合,探索培養文秘人才的新途徑[1]。目前高職文秘專業在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問題,文秘的素質、文秘的專業知識與當代社會發展的方向不符,因此,為進一步構建行動導向教學法下的人才培養模式,高職文秘專業需要通過改革課程配置、人才培養模式等,提高文秘專業學生的素養。
高職院校在構建課程體系的過程中,需要首先意識到學什么、培養什么樣的人,通過確定學習的內容、培養人才的方式之后,再確定課程設置類型,確定課程偏向理論還是偏向實踐。而高職文秘專業理論性和實踐性都比較突出,因此,在構建課程的過程中,需要平衡理論和實踐。然而,目前多數高職文秘專業在設置課程的過程中,并沒有擺脫傳統的教育思想,仍以學科為中心,構建有關漢語知識類、文學欣賞類、文秘操作類等專業課程,過分強調學科中心而忽略學生的實際需要,會讓課程體系與學生的發展不相適應。另外,一部分技能或實訓課程更多以文秘的職業能力為主,并沒有培養學生的文秘素養,不符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秘書。
一般來講,高職院校的所有專業都需要配備專門的實訓基地和實訓室,高職院校在構建文秘專業的過程中,更多傾向于理論設施的構建,大量購買有關文秘的教材和設備。但并沒有根據文秘專業的實際特點、企業對文秘的實際需求設計實訓室,有一部分高職院校雖然斥巨資建設文秘實訓室,但其利用率根本不高。教師在授課時將實訓室當作普通教室使用,造成了文秘實訓室的資源浪費,也會影響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少實訓室中的設備與企業的崗位要求不符,因此很難培養出實踐能力強、理論知識充足的文秘人才。
文秘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雖然都很強,但現代社會更加注重實際操作,也就是說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進行融合,通過大量的實踐驗證理論知識,提升理論知識的高度[2]。目前高職院校的文秘專業大多是新興專業,發展時間較短、專業教師的數量較少,有部分文秘專業教師之前從事漢語言教學或管理類教學活動,對文秘專業的知識和實踐活動并不了解,由于專業實踐能力和理論知識方面的欠缺,不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文秘教學服務。而新時代高職院校更需要通過雙師型教師培育全面發展的人才,但就目前來看,高職院校并未有專項的資金來建設雙師型教師,與企業展開合作的過程并不深入,教師無法進入企業進行文秘實踐工作,就無法積累文秘的實踐經驗,無法帶給學生真實地感受,教育純屬于紙上談兵。
行動導向并非一種教育理論,也并非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種教育范式。也就是說需要通過某一工作的完成,調節行動過程和行動產生的環境條件,通過實施和評價教育活動,判斷其是否恰當。行動導向教學更多指向教育教學活動的實踐性,因此,學生和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都需要樹立正確的工作思想。教育是顯性的,而育人則是隱性的,通過顯性和隱性的結合,既能體現未來職業發展的理念,也能讓學生在特定的崗位中進行文秘工作。只有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以行動導向為基本原則,按照社會生活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范式來進行課程設置,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才能有效體現出高職教育的文秘專業課程特色。
高職院校可以根據行動導向性原則的具體需求,構建三位一體的教育教學模式,通過確定文秘專業的培養規格、人才培養方式、教育教學手段等,既符合行動導向教學方式的需求,也讓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得以發展[3]。在利用行動導向性原則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需要注意職業的導向性,根據職業的內容和特點、企業對職業的標準和評判,解決現存的文秘專業問題。如可以平衡理論和實踐教學環節,還可以根據企業從業者的內在調節機制設計文秘專業的教學活動。通俗來說,行動導向教學方式更多體現職業的需求,體現職業的發展內涵和發展方向,因此在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需要判斷所有課程與崗位的聯系;學生的發展方向與職業教育的標準適應程度,讓學生學為所用,讓教師無界限地組織教學與實訓練習。通過相輔相成的理論和實踐環節,達到教育學一體化。根據行動導向教學方式,高職文秘專業的基礎課程體系、課程結構、學生模式和評價模式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在行動導向的指導下,文秘專業課程的教學環境、教學理念都會有一定的提升,這對學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高職院校可以優化建設的總體思路,通過正確把握文秘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式,讓人才培養的過程更加貼近于真實的職業崗位,貼近真實的社會生活,既要讓人才培養過程體現高職院校教學的特色性,也要讓人才培養的過程與社會環境相適應,為培養健全的文秘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傳統的高職文秘專業課程存在斷層,也就是說,理論和實踐課程存在脫節的情況,因此,在行動導向方式的指導下,高職院校可以構建無斷層的課程,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無縫銜接,提高學生理論知識和技能的結合,使學生的知識技能形成一個整體。高職院校可以根據文秘專業的具體就業方向,以企業文秘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為基礎,合理構建理論和實踐課程。如在傳統理論課程上,可以增加秘書實訓課程,通過實踐訓練,讓學生根據崗位角色的要求快速進入文秘工作的狀態,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另外,文秘專業需要有綜合性的文化素養,因此,在專業課程構建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文秘角色的需求,讓學生學習無紙化辦公、文件撰報告書撰寫等秘書的工作方式。由于現代企業的工作環境時常會發生變更,因此,教師需要隨時隨地根據企業的文秘崗位標準,讓學生進行情境演練,這種情境演練既可以在理論課堂上實施,也可以在實踐課堂上實施。如在理論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扮演角色,了解情景模擬過程中的理論性知識,并讓學生通過列舉理論性知識內化知識內容;在實踐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操作真實的企業案例,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秘書的工作流程。通過真正模擬崗位角色的日常,學生既能獲得職業能力,也能在處理工作的過程中養成綜合素質。由于秘書在處理日常工作的過程中會涉及采集信息、撰寫文件、匯報工作等多個流程,因此,學生可以在情景模擬的過程中具備信息篩選和收集能力,提高文件撰寫的效果。
高職院校可以在行動導向教學法下構建符合真實場景的實訓中心,校企合作是高職實踐教育的重要環節,因此,高職院校可以在實訓中心內引入企業,由企業的優秀員工為學生講解真實的秘書工作流程,并讓學生根據實踐中心的自動化設備進行實際的操練[4]。由于秘書實訓中心是一個仿真性的場所,因此,所有的設備都需要按照企業的真實場景進行布置,通過獲得企業的資金和人力幫助,讓學生在仿真的公司內進行職業培訓。這既符合行動導向強調的教學情境性,也會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感受到文秘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學習文秘知識的興趣。在實訓基地中需要安排一名企業的員工和一名學校的指導員,通過雙向結合,既能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基礎知識,也能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塑造個性。在校企合作的過程可以構建真實的“公司”,在公司內設置秘書處、秘書事務所等部門,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職業能力尋找適合的公司崗位,并在日常承接一些項目,展開日常工作。既讓學生真實感受秘書的工作,也能讓學生在承接項目的過程中提升能力。現代公司在承接項目的過程中開展無紙化辦公,因此,學生也需要學習一定的信息技術,通過仿真的實踐訓練,提前適應秘書的角色和身份。
顧名思義,行動導向教學法更多以行動為主,因此,高職院校可以根據學生的行動展開職業教育。通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文秘素養,養成正確的文秘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思想素質。一般而言,企業的文秘通常都需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和保密意識,由于可以直接參與或接觸到企業的決策數據,因此,文秘需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意識。另外,文秘還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形象,具有一定的事物接待能力和商務談判能力,因此,在展開職業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更加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在學生進行實踐操練和理論學習的過程中,為學生灌輸一些職業的特點、職業的發展前景、職業要求的素質素養等,通過多方面思想的影響,讓學生成為高素養、高覺悟的專業文秘人才。
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是文秘專業發展的必備要素,因此,在行動導向教學法下,高職院校可以構建雙師型教師,根據行動導向的情境性原則、實踐性原則,提高教師團隊的素質素養。在教師學歷層次、素養層次達標的基礎上投入教育教學活動中,由于文秘專業的教育內容繁多,因此,高職院校可以鼓勵教師深入企業中實踐,通過定期學習文秘的日常工作流程,促使教師考取文秘職業資格證書。
綜上所述,在文秘專業的設置過程中,行動導向教學方式可以通過加強文秘專業的實踐課程,發揮文秘專業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構成完整的個體。借鑒行動導向理論,高職文秘專業應當引入行動導向理念,賦予傳統文秘專業新的內涵,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中心、以能力為核心的文秘專業課程體系,通過專業課程體系體現學生未來文秘職業活動的導向,遵循文秘工作中的系統化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