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濱 王艷麗(.張家口學院明德學院,.張家口學院教育學院)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高校的發展也在不斷的改革和進步,高校的思想建設也在不斷發展。在大學教師中,應該不斷地加強師德師風的建設,提高教師的水平,同時相關責任人也應該做好帶頭和檢查。對于一部分自覺承擔教育思想和使命的人應該積極地表揚,作為其他教師學習的典型,可以起到榜樣作用,影響其他教師的思想建設。更好地培養新型教師,促進教師團體德育的發展。
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需要大學提供的人才技術,地方高校中一定要重視教師的德育發展,只有這樣才可以培養一個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中要以教師的綜合素質為根本[1],在高校的建設中大多以青年教師居多,因此要著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促成學術氛圍濃厚和思想政治濃厚的校園氛圍。只有對教師的培養力度到位才可以提升教學教育質量的發展,同時影響到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教師德育建設的發展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
在現代的發展中德育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社會對于高等學校的德育建設也越來越關注,同時地方學校之間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2]。在新型的競爭體系下要深刻地明確進行改革的必要性。師德師風的建設有助于本地更好地進行建設和宣傳,把師德師風的優良傳統引入高校建設中來,在新形勢下思想和技術雙重發展,促進本地高校有更濃厚的學術氛圍和良好的師生關系,這對于本地學校教育的發展非常重要。
在新形勢的發展過程中要想有快速的進步就一定要關注高校的和諧。各方面和諧發展才能夠使學校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高校的發展也是需要不斷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諧學校可以促使學生專注于專業學習和創新,有利于創新高校的建設。高校的師德師風建設可以促進青年教師更好地教導學生,在建設高校中也會有更好的發展。
科學的發展不僅需要努力學習,更重要的是對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對自己不斷突破自我的追求。在教師的師德建設中,不斷突破自身教學方法和知識技能,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同時教師的精神理念也會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教師的自身經驗也會促使學生有更加正確的學習方式,在今后的學習中有更加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從而實現更加科學的發展,少走彎路,更容易獲得成功。
盡管在現代的發展中,地方高校的發展具有一定的規模,然而對于德育的建設并不完善,發展的時間較短,因此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經濟和意識之間的矛盾上,師生的師德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同時也缺乏正確的方式來指導。
在一些地方性的高校中存在急功近利的現象,對有關經濟收入的方面過于關注,而對于敬業精神的關注度過小。這就導致在一些專業中,教師敷衍了事,只講課本知識而不關注學生發展等現象。在對于青年教師的訪問過程中,大多是把高校教師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這對于學生的建設非常不利。因為教師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會對學生的價值觀造成嚴重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都會進行效仿。因此如果高校教師沒有進行系統全面的德育建設,會促使學生養成唯利益論,從而影響他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加強對師德師風的建設可以使教師有自身的選擇,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在這樣的指導下學生會更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理論價值體系,明白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引導學生向為國家繁榮昌盛而奮斗,而不限于經濟的問題。
高校教師大多知識技能過硬,因此本身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然而在高校教師的要求中不僅是對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對學習模式的培養和多個學科共同配合的運用。大學教師之間的聯系配合較少,因此學科之間的配合不夠緊密。在教師的日常教學和學科探索過程中,要加強不同學科的聯系和交流,教師之間也應該互動和交流,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使學生的學習和交流更加系統。有些教師對其他同事具有一定程度的敵視,這就使教師之間的關系更加糟糕。現在高校教師很多是青年,對于很大一部分青年教師來說都更喜歡單打獨斗而缺少和諧共處、互利共贏的心態。這些觀念也會無形地傳到學生的觀念中,從而影響他們今后的行事方法。
有一些高校教師為了自身的發展會將自己帶的課程交給研究生代課,這不利于學生的發展。一方面,研究生沒有專業系統的知識儲備,因此在講課過程中無法把知識系統明了地展示出來;另一方面,教師的經驗更加豐富,可以為學生的知識儲備提供應用的場合。這就涉及教師的道德問題,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教師只講最后考察的內容,而對于學生的思想建設沒有任何涉及。對學生有思想的建設滲透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因此注重學生的道德建設也是教師德育發展的重要一部分。
在大學教師中,盡管教師們擁有教學知識和基礎教學方法,但是相對而言教師的教學方法并沒有隨時間的轉變而創新。教學的設施陳舊,教師的教學方法陳舊,這是因為教師在教學后,部分老師會減少對自身教學方式的思考,因此創新意識較差。同時在課件放映過程中,很多例子與現實生活嚴重脫離,因此需要出現一個符合現代時代特點的例子,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之上對一些內容進行創新。同時在上課過程中,部分教師因為上課而上課,不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同時在調查中很大一部分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都是沒有認真備課。這表明大學教師沒有真正重視備課,同時側面也表現出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不足。與此類似的還有老師對學生的不關注,只關注課時,很少回答學生的疑問,也很少對學生進行指導。
雖然在高校專業中每一屆的知識是固定的,然而每一屆的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因此需要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對于一些刻苦的學生需要指導他們進行實踐,加強對于知識的運用。而對于一些程度較差的學生需要督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明白學習的意義,加強學習的動機,督促學生在大學時期加強學習和社會實踐,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關注遠遠不夠,同時存在一些收受禮物的現象,這使教師師德受到較大的損害。
地方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對于學校的發展非常重要,同時青年教師作為地方學校教師的中堅力量更應該加強師德師風的培養。德育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因此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養。
在高校的日常活動中,應該加強對教師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安排一些相應的課程促使教師加強師德師風的意識。同時在生活中要樹立一些榜樣,對于高校教師進行督促。有了先鋒模范的引領,高校教師會擁有更多的意識,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會促進教師進行相應的活動,從而引導教師抵制不良的社會交往。
在教師的聘用過程中,不僅要對應聘人員的專業知識進行培養,更重要的是要嚴格考察教師的個人品質。重視對于品質的培養,并且在個人品質的考察未通過時,堅決不予錄用。教師是學生的領航者,如果道德思想出現問題,就可能會對學生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最初的教師招聘時一定要嚴格考察,對于一些德育有偏差的人員不可存在僥幸心理。
在成為教師之后也要對教師的師德師風進行培養,在第一次招聘的篩選確保教師沒有大方向的思想認識錯誤之后,接下來應該注重對于教師在師德師風方面進行培訓。在成為一名教師后,要事事以身作則,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榜樣,在日常生活方面鼓勵教師多去關注學生的發展,同時要深入了解學生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解決自身的困難。
在教學過程中只是進行培訓遠遠不夠,這對教師隊伍的吸引力不足,還要進行一些師德師風的獎勵考核機制。可以發動學生和其他教師進行評選,同時在舉辦活動的過程中增加對于德育的宣傳。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之下,學生的意識也會變得相對民主,對于一些問題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因此有助于學生的發展。同時擁有考核制度和獎勵機制后,對于青年教師也有一定的影響,青年教師會自覺關注自己的言行舉止,對一些師德師風的學習也會更加深刻。
教師和學生的接觸時間較長,在多種機制的共同作用下整體的生活氛圍會發生一部分變化。擁有考核機制后,教師不是絕對的權威,因此在與學生交流時也更傾向于互相探討,此時師生關系相對融洽,有利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教師和教師之間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
在個人對于師德擁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后,還要促進教師的團隊發展。在交流中應該多促進教師與教師的溝通和交流。大學教師的個人時間相對較多,促進教師溝通可以加強教師之間的聯系,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應該與周圍教師和學生和諧發展。在個別教師在思想建設中存在偏差時可以及時進行糾正,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加強對教師行業的認識,有助于思想的提升和今后的發展。
師德師風的最高境界就是對奉獻精神的培養,作為教師,有時必不可免地需要損失一些私人時間對學生進行關懷,這是教師事業的崇高所在。因此在日常思想教育中要加強對于奉獻精神的解讀,引導促進教師的精神建設,使他們對于教師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當前石家莊學院在師德師風建設方面有一定的進展,然而也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學校要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在生活中鼓勵教師嚴格要求自身,推出相應的活動來加大影響力。只有學校、教師、學生協調發展才能促進高校有更快的發展。地方高校教師也要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加強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加深對師德師風的理解,才會使學生對今后的發展更加自信,有更加堅實的后盾支持。